(上)
李白及其家人名字寓意之推断
关于李白离开永王军的时间问题
——以《南奔书怀》诗为中心
李白交游考录三题
李白长流夜郎新考
李白流夜郎的法律分析
李白东鲁寓家地考
从兖州近年出土的四件文物看李白在山东寓家地点
关于李白之死和墓及其后人的几个问题
范碑所述李白世系的谱牒学问题
李白与三峡若干问题辨析
再论李白不卒于宝应元年
从杜甫诗论测李白生平的一些问题
唐代流人制度与李白的流放
关于李白与安徽的五个问题考论
李白再次入越之缘由与贺知章之影响
李白与许氏婚姻推论
李白郎陵学禅考
文学研究的创新仍应以文献及其解读为基础
——以李白与科举相关问题为例的分析
论李白的散文
论李白诗的飘逸风格及其成因
李白《梁甫吟》解
盛唐时期歌行的发展
——以李白的第一人称歌行为中心
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为伪作
魏晋审美观与李白诗歌
李白词辨证稿
论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
关于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讽喻表现
——以比喻论为中心
从五言乐府诗看李白革新诗歌的实绩
李白饮酒诗中的生命价值取向
“赠给妻子的诗”与“爱怜妻子的诗”
——论李白和杜甫诗中的妻子形象
从情意模式角度看李白绝句的成就
李白五律的艺术成就
李白献赋考
充满现实感的历史世界
——论李白的咏史怀古诗
李白的咏史诗及其审美价值
李白《贞义女碑》考辨
李白诗文理论和创作中对几种固定范式的承传
李白诗中的“自然”意识
李白赠孟浩然与黄鹤楼送孟诗的年序问题
论李白《大鹏赋》的主旨
——兼谈大鹏意象的演变
命运与性格的对话方式
——李白诗中的牢骚
李白《白头吟》考辨
李白拟古诗的诗学意义
——以李白“着题拟古诗”为例
论李白的诗序
论李白乐府诗的创作思想、体制与方法
解读李白的一扇窗口
——试论李白作品中的谋臣策士形象
李白古乐府学内涵探
论酒在李白诗中表现的生命形象与情调
从《古风》五十九首看李白诗歌的“穿越”之“思”
浅议李白诗歌中的自我称谓
(下)
李白的文学批评
李白个性论
李白的宇宙境界
论李白的主体意识
——兼论历代对李白的评价
庄屈思想与李白性格
李白与名士传统
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
李白诗中对自我的仙化倾向
李白诗歌理论二题
论李白的功成身退思想
李白乱后心态矛盾性的文化解析
论作为玄宗诗坛之批评家的李白
李白诗对温庭筠五律的影响
李杜诗歌比较评述
李白与李商隐
——兼论“三李”并称
唐人选唐诗与李白诗
李白对郭祥正诗歌创作的影响
咸淳本《李翰林集》源流概述
宋代题画诗词中的李白形象
从宋人的模仿与次韵看李白词的传播与影响
李白的独酌与后世文人的独酌情怀
《文苑英华》之录李白诗文所本寻踪
苏轼论李白浅述
20世纪以来李杜比较研究评述
试论王世贞对李白的接受和评价
简论李白诗歌对卢仝创作的影响
唐宋《李白集》编纂过程中的诗、文分合及相关问题
民国时期李白评传说略
百年来李白传记书写的四种类型
历代文献李白画像考
浅论李白诗歌在唐宋之际的经典化问题
——以《蜀道难》为例
李白的价值重估
——兼论李白的文化意义
“太白遗风”论
李白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旋涡中的溺水者
“李白文化现象”论纲
李白的文化人格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李白的文化性格与待诏翰林政治失败漫议
河东文化对李白的滋养
巴蜀文化与李白
李白与五松山关系三考
——兼论唐代诗人对后世文学地图意识的影响
山神·先贤·谪仙
——李白文的寿山、东山隐喻及其自我写真
李白命名地名及其相关问题探析
李白诗中之谜
——关于天宝丑闻的补充注释
读《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札记
天姥山得名考辨
李白自比相如及其与苏颞之关系
李太白诗话十则
李白诗“流霞”考
——兼论汉唐“流霞”义衍变
漫说唐诗“酒中趣”
——以李白诗为核心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