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为落实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及系列讲话精神,2014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中心联合全国师范院校和社会各界力量,面向全国中小学发起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截止2017年,“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已实施3年。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编的《2017年中国好老师育人故事(教师篇之一)/中国好老师在行动》是“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开展3年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总结,是由公益行动办公室在2017年,经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同意后,面向全国参与了“公益行动”的老师们开展的案例征集活动后的案例的结集,主要涉及学生问题处理、师生关系、教书育人、班级建设、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记录了教师育人过程中的生动案例和感人故事。 目录 我的成长我做主 我给你平台 你送我惊喜/王和珍 我和学生一起做研究/王静 音乐教师的育人之道/林蒂 苹果树的故事/刘威茜 学生教我做班主任/程世高 如果抄作业,你的老师会怎样/许二娟 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勤”“隋”“晴”“擎”/高晶 进一步,再进一步 ——我和叛逆班级的“耳鬓厮磨”/叶莹 为诗歌插上“彩色”的翅膀/李爱利 爱过,才知情之深/吴海红 关注细节 培养习惯 构建班级新生态/刘颖 承载生存之重 ——五元钱城市生存挑战/武晓秋 在真实学习、项目推进中感受汉字文化 ——记五年级班徽设计育人案例/王春霞 有一种爱叫“放手”/李长林 我的“教育心路”之旅/王运芹 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黄崇飞 你的成长我陪伴 播种希望 收获幸福 ——我和学生的故事/王家敏 让每个孩子在和谐的集体中闪耀个性的光芒/冯国蕊 走进孩子的生命里/吴晓静 打牢人生之基谋学生长远发展/张艳波 美术育人的思考/黄芳 幼小衔接,我们这样做/周丽娜 缘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尤苑 用心,让一切美好变得更有可能/杨秉瑾 “放牛班”的春天/夏培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沈江 “小二子”变形记/赵海霞 老师与爸爸的约定/凌浩 卷你来“共同体”/茆小梅 小学班级管理新理念分享/李小利 种子“变奏曲” ——我的班级管理范式/侯利华 建平台,促家校融合/龙朝晖 让我们一起感受家的温暖/陈玲 一个人的名字很重要/王磊 让“好学生”的心中阳光更灿烂/吴菲 不要牵一只流泪的蜗牛去散步/郭泽敏 走进学生心灵,建立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王绍明 花落无声 师爱有痕/濮赫男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武巍 不忘初心 一路前行/潘辉静 爱心育人,追求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岑祝英 不变的爱与成长 ——用多元化评语一路陪伴/李鹏 连接家校,助力成长 ——不一样的成长记录本/陈瑶 无批评日/张晓平 心霾拨散是晴空 ——对一位自残女孩的辅导案例/蔡辉雄 每日几句轻寒喧 胜似百酒解千难/刘超 我的班级故事/梁雪芹 书面沟通,是释冰的一剂良药/王艳霞 小小任务单 大大促成长/梁玉倩 天涯有爱不觉远,雨润桃李花千树/李琳 我和学生共成长/李静 写接力日记辟育人之蹊径 ——以“接力日记为载体,提高小学高段德育的实效性”实验报告/刘晶、高勇 献给折翅的天使/李伟
序言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 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重要讲话,号召广大 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 心的“四有”好老师。同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和其他十 余所兄弟师范院校一起,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发起 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旨在提升我国基础教育 阶段教师的育人素养和能力,推动教育公平及优质发展, 促进亿万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几年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大力弘扬“四 有”好老师精神,营造了立德树人、尊师重教、争做“四 有”好老师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与教师 的育人能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认同。 当前,一方面,各地学校和教师在推进基础教育事业 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了科学有效的实践举措,积累了丰富的 育人经验,总结形成了很多优秀成果,但这些好资源和好 做法未能得到有效的交流与分享,亦未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另一方面,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 重教书轻育人的情况,亟须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提升 整体育人功能。有鉴于此,“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 以学校共同体为基本组织形式,采取“总结一创新一宣传 一表彰一推广”的方式,积极在广大中小学幼儿园中播撒 优秀育人经验的火种。 2017年10月,“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面 向各基地校开展了优秀育人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相关案 例近万篇。其中教师育人案例9000余篇,学校育人案例600 余篇,各省市工作推进经验60余篇。“中国好老师”公益 行动计划办公室邀请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教育一线 的40余位专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三轮评审,在择优表彰的 同时,又遴选了等奖案例结集出版,这就是此刻您手中这 套《2017年“中国好老师”育人故事》。 书中案例丰富翔实,记录了育人过程中生动感人的珍 贵点滴。这些案例均来自鲜活的教育实践现场,提炼和总 结了不同育人情境中的有效方法,记录了教师在育人探索 中的心路历程。它们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仅因 为处处展示出教师的育人智慧、对孩子们的仁爱之心以及 对教育的热爱之情,而且更因为它们真实可信。希望这些 优秀案例得以广泛传播。我相信,不仅广大教师能从中汲 取育人方法,获得育人动力,教育研究者和观察者也会受 益匪浅。当越来越多优良的育人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生长 ,我们的教师就能收获更为精彩的教育人生,我们的学生 就能够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2018 年教师节期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 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和崇高地位,指出广大教师是人类 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看传播知识、 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 时代重任,勉励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 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 们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将继续与各基地校携手,汇 聚力量,为亿万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美好未来不断努 力。作为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北京师范大学将进一步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搭建“四有”好老师成长平台,为建设教育强国、 努力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积极贡献应有的力量。 董奇 2018年11月
导语 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全国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习总书记的讲话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同年12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全国师范院校和社会各界力量,面向全国中小学发起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编的《2017年中国好老师育人故事(教师篇之一)/中国好老师在行动》收录了《我给你平台 你送我惊喜》《我和学生一起做研究》《音乐教师的育人之道》《苹果树的故事》《学生教我做班主任》《如果抄作业,你的老师会怎样》等文章。 精彩页 我给你平台 你我惊喜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一马路小学 王和珍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从事教育工作23年了。在这23年里,我一直担任班主任。作为一名老班主任,在紧张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想办法、找机会,为孩子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所有的学生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014年9月,我又接了一个一年级新班。为了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决定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实施“培养班队会主持人”的计划。可谁做第一个主持人呢?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流露着胆怯的眼睛,望着他们紧锁的眉头,我犯难了。哎,万事开头难啊!孩子们都生怕第一个会是自己。我苦思冥想,先安排了几个平日里表现积极的学生来当主持人,并且要求他们自己选择一名同学做搭档。我只提供班队会的主题和基本要求,内容和形式由家长协助主持人设计,所有的参与人员由主持人自由选择,并且主持人和所有参与人员需要在班队会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最终在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下,第一次的班队会获得了圆满成功。我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微信平台,将孩子们首次登台亮相时精彩绝伦的表现发到家长微信群,迎来了家长们的一致赞扬,孩子们的主持热情也随之高涨。仅仅一个学期,十几个小主持人就在我们班产生了。 到了二年级,我开始“大撒网”,让学生毛遂自荐,主动来当主持人,唯一的条件是必须由一个主持过的学生带着一个新手,搭档主持班会。就这样,我们班兴起了“手拉手”“老带新”的主持小高潮,平时的课间、双休日,他们谈论的话题大多都是与班队会有关的,有的家长还把两个小主持人聚到一起练习,真是全家上下齐上阵啊!又一学期下来,有主持经验的同学越来越多了,就连家长们也风趣地说:“我这才明白班队会是怎么一回事儿啊。”“我也学会设计班队会内容了。”“我姑娘平时少言寡语,现在竟然敢主动当主持人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班队会不但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还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我们做家长的必须大力支持这项活动。”听了家长高度赞扬的话语,看到他们积极配合的态度,我工作的动力和信心又增强了不少。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我要求所有没有当过主持人的同学必须承担一次主持任务,搭档可以自己选择。有经验的主持人都求他们“选我吧!我会我会!”“选我吧!所有的设计我全包了!”到了三年级,全班62人,人人都当过主持人了,人人都有了丰富的设计班队会的经验。于是,我就要求大家按学号轮流当主持人:1号和2号,3号和4号,5号和6号……每周的班队会,学生和家长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同学们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确定后,家长就会把分配好的任务发到家长微信群,家长可以领着孩子提前熟悉稿件。班队会那天,有的主持人的家长主动到班级现场,亲自观看孩子们的表现,还把录像发到微信群,让全班的家长都来欣赏孩子们精彩的瞬间。现在,每次和家长、孩子们提起班队会,他们都兴奋不已。班队会成了我班家长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了孩子们逐步成长进步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家长们可以增进友谊、创造和谐;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由驰骋、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作为孩子们最亲密的引导者,教师要挖掘孩子们的艺术潜能,只单单抓住班队会这一个平台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我还用心设计其他平台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风采。 一年级入学开始,我班每天安排五人讲课前小故事,按学号轮流,每学期每个孩子至少能上台讲故事七次,一直坚持了三年,效果显著。四年级刚开学,我又把这项活动改为“才艺展示”,按学号轮流,每天两人进行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起来,有人唱歌,有人跳舞,有人弹琴,有人打快板,有人打手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家长们也特别支持,背着琴、扛着鼓,乐此不疲!两轮过后,我又改革了,即孩子们不用按学号轮流了,可以自由组合。孩子们编排集体舞、课本剧等,再一次展示自我,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进了友谊。现在,孩子们已经能自编、自导、自演了,太令我吃惊了。这也许就是三年来我们师生、家长共同努力的成果吧!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存于心,爱在于行。只要我们教师肯给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学生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