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施继坤著的这本《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披露与资本成本--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以及围绕内部控制展开的相关研究文献,其次运用契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显示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的自愿披露影响资本成本的理论基础,借以推演出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资本成本的作用机理。而后,考虑到资本市场不同参与者在获取信息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其对内部控制治理机制的依赖程度和关注程度也就不同。在后续实证检验部分中,根据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不同,立足于股票市场、公司债券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分别考察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其不同融资来源资本成本的影响。此外,针对债务资本成本,考虑到我国债务契约往往内生于制度环境,还从上市公司产权差异对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的信号显示功效产生的可能影响进行了探讨。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主要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 2.2 内部控制及其披露的经济后果 2.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3.1 理论基础 3.2 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影响资本成本的机理分析 4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主板市场经验证据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披露与债券融资成本:一级市场经验证据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5 基于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6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披露与债券融资成本:二级市场经验证据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 基于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披露与银行借款成本:深市A股经验证据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 研究设计 7.3 实证结果分析 7.4 基于产权分组的进一步检验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