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黑桑/红木棉原创儿童文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梁安早
出版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部少儿生态小说讲述了机智少年柳金和孤独小豹黑桑的动人情谊,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描绘了“五岭逶迤”之都庞岭的壮阔、富饶、神秘、刺激,展示了桂北瑶寨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具有浓郁的冒险元素和地域特色。
瑶寨少年柳金,在深山里意外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金钱豹黑桑,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山外的偷猎者重金诱惑柳金的阿爸去猎杀黑桑。柳金为了保护黑桑,也为了阻止阿爸犯法,千方百计与偷猎者周旋。在偷猎者和阿爸进山打猎遭遇野猪群攻击时,柳金和黑桑联合击退了野猪群,救了大家。阿爸幡然醒悟,不再猎杀金钱豹,在进山采药材时失足跌落悬崖,黑桑再次救助了阿爸。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黑桑闯入寨子里猎食,村民们如临大敌,设下陷阱捕捉黑桑,柳金勇敢地站出来保护黑桑。不久,在大家的帮助下,黑桑再次返回丛林。
作者简介
梁安早,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桂林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广西第五届少数民族花山文学创作奖获得者,被新闻媒体誉为“书写唯美童话的作家”。现为小学语文教师,高级职称。出版童话集《时间碎片》《纸飞机信使》《树上的梦》等。
目录
第一章
沉重的岁月
第二章
力争
第三章
金钱豹
第四章
黑桑
第五章

第六章
重逢
第七章
来客
第八章
抉择
第九章
引开
第十章
盗取子弹
第十一草
作梗
第十二章
跟踪
第十三章
野猪群
第十四章
报复
第十五章
相救
第十六章
遇险
第十七章
捕捉
第十八章
揭秘
第十九章
变化
第二十章
尾声
创作手记
导语
这部少儿生态小说讲述了机智少年柳金和孤独小豹黑桑的动人情谊,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描绘了“五岭逶迤”之都庞岭的壮阔、富饶、神秘、刺激,展示了桂北瑶寨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具有浓郁的冒险元素和地域特色。
后记
近几年来,我陆陆续续阅读了不少中外动物小说。每
一次阅读,都会给我带来感官上和心灵上的双重刺激,并
颇受启迪。每一次掩卷之后,我的内心都会产生一种强烈
的冲动:我也要写一部动物小说!但冲动过后,理智告诉我
,这种题材的小说,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如果没有
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动笔,要么落入窠臼;要么半途而废,
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么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可这种冲动仿佛是在地底剧烈运动的炙热岩浆,在我的
大脑中左冲右撞,却又找不到一个出口,搅得我坐卧不宁
——我为找不到新鲜的题材而苦恼。
直到有一天,八岁的女儿兔子缠着奶奶要听故事。我
惊讶于八十七岁的母亲依然头脑清醒,乐观向上,每顿能
吃一大碗米饭,晚上雷打不动来二两小酒。她不识字,但
善于讲故事。那些故事是她那读过几年私塾、能识文断字
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说给她听的。这些故事,她也曾说
给我听,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在我的脑海中已被抹得
一干二净。
母亲给兔子说的这个故事,叫《老虎报恩》。故事里
说,一个穷后生帮一只老虎拔了卡在嘴里的骨头,老虎感
激后生,经常给他送去野猪、山羊等猎物作为报答。当听
完这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故事,我心里莫名地颤动了一
下,似乎感觉到有一种无形却又无比宝贵的东西,将我脑
海里那股岩浆导出,使我豁然开朗。同时,我记起小时候
家里的一只豹掌,我觉得我找到了一部长篇动物小说。姑
且不论这部小说的角度和素材是否新颖、是否独特。
最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一个少年和一只金钱豹并排
站在夕阳中的情景,然后是这个少年的成长轨迹。这仅仅
是一部书稿的骨骼。有了骨骼,还要有灵魂,有血,有肉
,这样的小说才有生命力,有可读性。随着思考的加深,
一些生活经验和学生的成长轨迹就像血肉一样不断融入我
的这部书稿中。至于小说的灵魂,我设置为人文意义上的
“生态道德”。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开始动笔。写作
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我在开始写这部小说时,内心完
全被小说里的人和事所占据,其间有痛苦,也有快乐。这
两种情绪经常相互交织,让我产生一种坐过山车般的感觉
,但我乐在其中。
首先,我来说说《黑桑》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
我是在巍峨连绵的都庞岭群山腹地中一个贫穷落后的
小瑶寨中长大的,并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多年,没有因为它
的贫穷落后而嫌弃它。我热爱这片土地,自然而然地,在
我的作品中会出现大山、丛林、河流、云雾、吊脚楼、苞
谷地等各种景观,以及野猪、野鸡、乌獠、麂子等飞禽走
兽。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都庞岭群山中还有老
虎、豹子、豺狼等猛兽繁衍生息。之后,大片的原始森林
被砍伐,这些猛兽的活动区域日渐缩减。那时也没有保护
动物的观念,它们遭到大肆捕杀。我出生之后,就没有见
过它们的踪影。我想,用文字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讴歌
和赞美家乡,是每一个写作者所具有的文人情怀,我也不
例外。 其次,我谈谈这部小说的定位。 一个写作者要
想写好小说,必须会讲故事。因为故事里有社会生活内容
,当然还有人性。在叙述故事时最忌讳的是平淡无奇,情
节一定要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讲述少年柳
金和小豹黑桑的故事时,我运用大量的对比凸显矛盾,增
强戏剧冲突,直到最后一刻,才揭示黑桑在野鸡坪出现的
来龙去脉。为了深化故事主旨,通过猎杀与保护金钱豹的
一系列故事,探讨了“人性”与“兽性”、“文明”与“
自然”的相对关系。同时,我也希望小读者能思考:人应
该怎样活着?什么是真正的爱?人类与动物应该如何相处?当
不同的爱之间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当然,只会
讲故事,只为讲故事,不是一个写作者的使命。作者不能
只停留在炮制悲惨故事和博人眼球、博人泪水的层面上,
而应该揭示生活真相和人性真相。因此,我将《黑桑》定
位为小说,而不是故事。
动物小说以动物为主角,从动物视角出发,用动物的
遭遇让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侧面谴责人类对
大自然的破坏。我这部小说虽然出现了动物,但主角是少
年柳金。因此,我又把《黑桑》定位为一部少年题材的小
说,而不是动物小说。我还是偏离了写这部小说的初衷。
谢谢在那个有阳光的下午母亲讲的故事!谢谢这部小说第一
位读者——我的爱人,我每写完一章,就拿给她看,她都
会提出一些中肯的修改建议。感谢一切该感谢的人,正是
因为他们的关心和鼓励,才使得这部书顺利出版。 希望
读者朋友们喜欢《黑桑》。
梁安早
2019年4月8日
精彩页
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当第一缕明媚的阳光柔柔地照射在苍莽的都庞岭上空时,丛林中腾起一层层轻纱般的薄雾,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影影绰绰。当风掠过树梢时,那阵阵松涛声若远似近,似金戈铁马,似疾风骤雨,似泉水幽咽,又似蜜蜂飞舞的嗡嗡声或妙龄少女的私语,悦耳动听,醉人心魄。那在风中摇曳的树枝,恍如仙女们曼妙的舞姿。
树底下各种鲜花怒放,那花香被风带到丛林中的角角落落,熏醒了做着美梦的鸟儿们。于是,它们钻出温暖的窝,站在枝头呼朋引伴,引颈啼鸣。
鸟儿们清脆婉转的歌声惊醒了酣睡中的各种动物,这些动物或咯咯叫着伸懒腰,或漫无目的地嗒嗒奔跑,或扯开嗓子大吼几声……整个丛林活跃生动起来,新的一天徐徐地拉开序幕。
豆苗村像一位熟睡的老人,也慢慢地苏醒过来。先是有一家的屋顶飘出袅袅炊烟,接着有第二家、第三家……那乳白色的烟很快就融人上空的雾霭中,令人分不清哪是烟,哪是雾。
豆苗村是都庞岭腹地中的一个小村庄,位于一个狭窄的山谷小盆地中,四周是陡峭的山岭,三十多幢别具风格的干栏式吊脚楼就像火柴盒似的,密密麻麻地挤在有限的空间里。
九曲十八弯的羊肠河唱着欢快的歌谣,迈着轻盈的步伐,像玩捉迷藏的孩子在深邃幽曲的山谷中转呀转,绕啊绕,回回环环,最终冲出山谷。羊肠河在流经豆苗村时,变得温顺老实起来。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如丝缎般,静静地、缓缓地向前流淌,唯恐惊扰了小村的宁静。 小村的确非常宁静,宁静得像世外桃源,没有现代文明的冲击,没有外人来惊扰,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安静的生活。
这里山高岭陡,寒冷的时间要比山外漫长许多,无法种水稻。村民们平时到山上开荒种苞谷、红薯,闲时进山打猎、采药,以此来养家糊口。
“柳金他阿妈,”一天早上,村东头一幢独门独户的房里,男主人赵一松一边擦着锃亮的柴刀,一边对正在做早餐的妻子说,“你给我多准备点东西,或许今晚我会在山里过夜。”
豆苗村的猎人有时候为了追踪一头野猪,一只山羊,一去就是两三天,在山里过夜是常有的事。
“做好了!”赵一松的妻子揭开用竹片编成的锅盖说。
霎时,一股特别好闻的混合香味在整个厨房弥漫开来。锅里蒸着三个白花花的大米饭团以及两块泛着金色油光的熏野猪肉。
“阿妈,我饿,要吃!”蹲在一边看父亲磨刀的柳金闻到香味,像猴子一样迅捷地蹿到锅边,伸出黑乎乎的手就去抓饭团。
“这是为你阿爸准备的!我们的在那儿,自己去拿。”阿妈拉开儿子的手,指着另一口冒着热气的锅说。
“我才不吃那难咽的红薯和苞谷饼!”柳金委屈极了,把手指塞在嘴里吮吸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不要这样对儿子!”赵一松瞪了妻子一眼,从锅里抓出两个大米饭团塞到柳金的手中,抚摸着他的脑袋说,“吃吧吃吧,趁热吃才香,都怪阿爸没有本事,不能让你吃饱。”
“我不要!”柳金后退几步,盯着饭团吞咽了几下口水,懂事地说,“留给阿爸到山里打猎吃。要是你没吃饱,即使打死一头大野猪,也没力气扛回来。”
赵一松一把将儿子揽入怀中,快速将一个饭团塞人儿子的嘴里。
柳金抵挡不住饭团香味的诱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看着儿子吃得很香的样子,赵一松咧着嘴呵呵直笑。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他必须在这段时间里猎到一两头大猎物,扛到山外集镇去卖,换回几袋大米,再给老婆、儿子买套新衣服,过一个快乐、祥和、喜庆的新年。
以前,村里的猎人一直遵循祖上传下来的“幼者、孕者、群小者不猎”狩猎法则,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相处得很和谐。可是,近些年来,由于野味价格暴涨,村里的猎人已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老狩猎法则抛到爪哇国,开始滥捕滥杀,山里猎物老老幼幼、大大小小成批地倒在猎枪、毒箭、套索和夹子下。为了躲避被猎杀的命运,猎物往丛林深处迁徙,村子周围十多公里的猎物急剧减少。
现在,要想在近处捕获一头大型的猎物,就像买彩票要中头彩那样艰难。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3: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