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四时之词(宋词中的二十四节气)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关鹏飞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关鹏飞,浙江安吉人,博士,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与文献。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府新论》、《文艺评论》、《中国韵文学刊》、《社会科学论坛》、《散文诗》等发表十余篇论文和若干作品。出版有《探源诗经》及《楚辞》注评类著作。 书评(媒体评论) 四季是天地运行的节奏,诗词是内心思绪的脉动 ,二者相遇,必有可观焉。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家讲坛》 主讲人 莫砺锋 鹏飞硕士期间研读《诗经》,博士期间探究苏轼 诗歌,如今顺源而下,触类旁通,涉足宋词,波及节 气,虽时代变迁,文体有别,想鹏飞诗心不改,初衷 如故,所谓君子结于一也,可不勉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格平 天行有常,四时有序。传统节序的仪式化与娱乐 化催生了唐宋节令唱词的风气。本书以节气为枝干, 以宋词为花叶,灵动圆密,优美晓畅,甚有裨益于现 代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人关系的一个丰富侧面。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然 目录 春 立春东风起·万物生 雨水雨润物·细无声 惊蛰春雷鼓·地力苏 春分昼夜均·莺燕群 清明扫墓归·踏青回 谷雨春阑珊·农事晚 夏 立夏木成荫·暑尚微 小满与芒种新面熟·蒸米成 夏至夕漏迟·一阴始 小暑简书畏·水菽欢 大暑人避暑·草化萤 秋 立秋凉飙行·万物实 处暑溽暑伏·蝉饮露 白露罗袜湿·木樨香 秋分暮霭寒·蟾光满 寒露露乍冷·情难歇 霜降百工休·草木零 冬 立冬菊晚秀·万物收 小雪寒气薄·雨凝雪 大雪积雪盛·吟墨冻 冬至葭灰吹·初阳复 小寒劲风冽·瘦梅发 大寒河封冰·心忧民 精彩页 立春:东风起·万物生 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代表春季开始。《礼记》曰:“立春之日,天子迎春于东郊。”民间有“打春”之说。主行春天时令的天帝为青帝。 战国时的列子,御风而行。 他所驾御的风,称作离合风。 在立春这天,离合风开始吹拂八荒。那些刚刚经历寒冬考验的草根、秃木,被这离合风一吹,万物生长。 等到立秋那天,离合风离开地面,钻进地下的风洞,这时万物凋零。 离合风掌管万物生死,列子居然能够驾御离合风,自然也是超凡脱俗。 作为万物之一的普通人,我们也受离合风的约束,这时便会羡慕列子。但在立春这天,古人却没有时问羡慕,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办理。其中最重要的,当数迎春。 在汉代,立春这天,百官都要穿上青色衣服,竖着长条春旗,门外摆放着泥土做的耕牛和耕人,迎接春天到来,祈祷耕种有好的开端。 到宋代,百姓把泥做的耕牛和耕人发展成一种商品——耕牛变成小春牛,耕人换作各类玩杂技的人,既保留着原有的韵味,又增加了新趣。他们通过买卖来传递祝福,跟我们今日购买春联等行为,已差不多了。 万物生长的春天,对没有冰箱、没有大棚种植技术的古人来说,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新食材的食用。 据《四时宝镜》记载,立春这天,大家都喜欢吃“生菜”,把这道菜称作“春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生菜”可不是我们鸡蛋灌饼中夹着的生菜,而是指韭菜。 文学家中最知名的美食家苏东坡就说“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这个“黄韭”就是指的嫩韭菜。 在苏轼之前,杜甫《立春》诗已写到韭菜:“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诗中“细”和“青丝”,很形象地传达出“生菜”的特点——是韭菜无疑。 杜甫诗中指出装韭菜的是白玉盘,这是唐代的惯例。君王在立春这天,用白玉盘装韭菜,颁赐群臣。杜甫吃韭菜还不忘朝廷,就是苏轼评价他“一饭不忘君恩”的具体表现。 立春之后,天气变暖,春景灿烂。白居易《立春后五日》就写道: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白居易眼中看到的春天,一片欣欣向荣。 水面上的残冰已经融化成一片一片的,像玉片一样;一些花蕾如红色颗粒,排列在枝上。 随着万物生长,白居易受到感染,也想告别冬天取暖的炉火,但春天才到五天,寒意没有完全消退,对于白居易这样的老人来说,还要再静候到春意更暖的时候。 等到立春七日,情况有所变化。 罗隐在《京中正月七日立春》诗中随性地说: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进冰出。 对比白居易的诗,可见立春七天之后,不仅花蕾萌发,万木的枝叶也开始萌芽。不仅冰块融化,连游鱼也开始欢跳。总而言之,随着立春到来,万物一天一个样。 在这片喜春之声中,也有一些伤感的声音,主要来自游子。唐代诗人窦常就在《途中立春寄怀杨郇伯》中说: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P3-5 导语 时节更替,节气轮回,这是中国独有的节日文化。本书以二十四节气诗词为线索,选取宋词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作品,用散文笔法串联岁时节序中的光阴之美、幽趣之美、民俗之美,共同绘成一幅幽美的光阴画卷。由此,二十四节气从古人清婉的诗词、水墨氤氲的画卷中走来,踏过二十四节气的轮回,盛放于你的眼前。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叫《四时之词:宋词中的二十四节气》 。“四时”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南宋遗民陈普在其 《石堂先生遗集·气候》中说得很清楚:“天有四时,寒 暑系焉。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二气为一月,六气为 一时。备四时之气,凡二十有四。”十五天是一个节气, 两个节气是一个月,六个节气是一个季节,即“一时”, 四季便是二十四节气。元代胡炳文《二十四气论》、明代 郎瑛《七修类稿·气候集解》都有详细的解说,感兴趣的 朋友可以找来翻翻。 以时间为线索来编排诗词,古已有之。有“诗鬼”之 称的李贺,就写有《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虽名为词, 实乃诗句。南宋蒲积中编有《岁时杂咏》,按节气、时令 收诗。当代隋唐史学者蒙曼老师所著的《四时之诗:蒙曼 品最美唐诗》,便是以时令收诗的佳作之一。以时令收词 也不少见,如《群英草堂诗余后集》中就有《节序》篇, 选“上元”“立春”等词,但数量极有限。南宋宗室赵长 卿的《惜香乐府》,就干脆以时令安排词作。当代则有《 中国二十四节气诗词鉴赏》《宋代节序词研究与欣赏》等 书。本书便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 为普及中华文化略尽绵薄之力。职此之故,为更好地传播 传统文化,方便读者朋友更有效、轻松地阅读本书,做些 简介是有必要的。 首先,节序词不乏佳作,但诚如南宋遗民、著名词论 家张炎所论,好作品太少,他在《词源·节序》中说:“ 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付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 应时纳俗之声耳。”认为节序词本来就很少,而且多草率 粗俗之作。尽管他也指出一些好词,但数量太少,要写成 一本书,就不能不先回答这些问题。确实,节序词不多, 有些节气,如小满和芒种,我们能够完全确定的宋词几乎 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本书从三个方面解决。第一,选采 南宋以前的节气诗歌,为宋词溯源。第二,寻找南宋以后 的节气词作,为宋词开流。第三,偶尔兴起,代为填词一 首。至于节序词比较草率粗俗的毛病,这实际上跟本书关 系不大。因为本书是通过宋词中的节气词来触摸节气文化 ,本非仅仅流于欣赏字句而已,更何况好与不好的标准, 本就很主观,我们不必迷信权威。恰恰相反,这倒带来一 个好处,因为节序诗词多被传统词论家、诗论家轻视,所 以诗词选本所选节序诗词不多,本书所选一百六十多篇诗 词中,进入《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选本的不超 过三十首,这就大大拓宽了读者朋友的阅读视野,为进一 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既然很多诗词,尤其是词,选本没选,甚至没 有进入学者专家的视线,那么解读起来难度可想而知,本 书能够胜任吗?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一点。我虽为古代文 学博士毕业,跟从导师莫砺锋教授研习唐宋诗词,但在写 作过程中仍然常常感到诗词尤其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免有汲深绠短之叹。每当此时,我只能采用笨办法,多 方收集资料,再涵咏体会,以期尽可能得出相对合理的答 案。比如韦应物写过一首《夏至避暑北池》,其中有一句 是“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这里的“粉”字,《韦 应物诗集系年校笺》《韦应物集校注》等都没出注,后来 读到李商隐“绿筠遗粉箨,红药绽香苞”诗句,才恍然大 悟,“粉”跟“粉箨”有关,盖竹笋上的笋壳,初脱时笋 节旁常见粉末,即竹粉是也,如程垓《望秦川》词就说: “竹粉翻新箨。”李商隐写的是竹笋已经脱落外壳,韦应 物所写则是笋壳脱落,笋干上还有竹粉。此类例子甚多, 我也不敢说完全正确,欢迎诸君批评指正。 最后,此处想要说明的是,尽管本书写于2019年,打 基础却在几年前。很多节气、诗词的领悟,早在写作本书 之前就已开始。 我曾花一年时间创作了一本新诗集,取名叫《一年四 季》,从2016年2月19日《临寒食帖》到2017年2月3日的 《雨中立春》,共创作诗歌181首。这些诗歌有些发表在《 散文诗》等杂志上。诗歌创作让我对季节、节气和万物有 了更深的体会。所以创作完《一年四季》后,我把精力更 多地放在观察植物上。当时临近博士毕业,工作已经确定 ,没什么事,我便把南大仙林校区和附近的花看了个遍, 写了个遍。让我欣喜的是,我创作的习作中有一首《石竹 花》,可以跟唐代诗人独孤及写的《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 花见寄》对读。由此可见,诗心诗情,虽历千年,亦有相 通之处。这些都促进了拙稿的诞生。 当然,拙稿之所以能诞生,还跟诸位老师的谆谆教诲 密不可分,其中跟本书最密切的是以下三位老师。记得在 浙大跟陶然老师学习古典诗词,我负责花间词派的课堂展 示,陶老师当场考我温庭筠为什么又叫“温八叉”,我虽 回答上来,却不免一惊:如果看书不仔细,就语塞了。由 此提醒我日后读书,不敢掉以轻心(如今我也如法炮制,经 常在学生课堂展示时提问)。在北师大读研期间,跟随导师 韩格平教授学习古籍注释学,让我在处理纷杂的材料时有 头绪,有线索。而在南大读博期间,又在导师莫砺锋教授 的言传身教下,加深对材料的精细理解,让人有观点,有 情怀。以上三位老师都是我的榜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他们还在百忙中抽空为本书撰写推荐语,尤其是韩老师 还在病中,爱护之情,令我无以为报,唯有端正态度,治 学不辍,庶几能无愧于心。 著名学者陈垣先生,在北师大教史料学课程的时候, 喜欢引用“勿信人言,人实诳汝”的诗句,来告诫那些“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学子不要被作者的话给欺骗了。我 在序言中说的话是否正确,也需要读者朋友们翻阅本书方 知。但有一句话,是此刻一看就知没错的,也就是这篇序 言的最后一句话: “谨以此书献给H——我美丽的新娘。” 己亥谷雨 写于金陵适彼斋 内容推荐 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在四季时令中阅读精选的宋词作品,品味宋词的语言美、文学美,讲述文化典故,进入词人心境。宋代词人灿若繁星,作者以美的维度遴选比较,选取了秦观、李清照、晏殊、柳永、晏几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代表词人描写四季时令的作品,带读者走进宋词的唯美境界,体悟花与四季节气之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