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基姆(学生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英)拉迪亚德·吉卜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拉迪亚德·吉卜林,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回英国受教育,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由于工作关系,他游篇印度的风土人情以及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生活有相当透彻的了解。
书评(媒体评论)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
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7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
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马克·吐温
目录
第一章 世界之友和喇嘛师傅(1)
第二章 世界之友和喇嘛师傅(2)
第三章 世界之友和喇嘛师傅(3)
第四章 血统证明的秘密(1)
第五章 血统证明的秘密(2)
第六章 向老军人透露军情(1)
第七章 向老军人透露军情(2)
第八章 喋喋不休的王后娘娘(1)
第九章 喋喋不休的王后娘娘(2)
第十章 绿地红牛(1)
第十一章 绿地红牛(2)
第十二章 绿地红牛(3)
第十三章 好心的人种学家(1)
第十四章 好心的人种学家(2)
第十五章 印度最好的学校(1)
第十六章 印度最好的学校(2)
第十七章 铁路边惊魂夜(1)
第十八章 铁路边惊魂夜(2)
第十九章 初遇罗干大人(1)
第二十章 初遇罗干大人(2)
第二十一章 初遇罗干大人(3)
第二十二章 初出茅庐(1)
第二十三章 初出茅庐(2)
第二十四章 偶遇E.23(1)
第二十五章 偶遇E.23(2)
第二十六章 偶遇E.23(3)
第二十七章 新任务(1)
第二十八章 新任务(2)
第二十九章 新任务(3)
第三十章 雪山上的枪声(1)
第三十一章 雪山上的枪声(2)
第三十二章 雪山上的枪声(3)
第三十三章 山姆里格之花(1)
第三十四章 山姆里格之花(2)
第三十五章 箭河破土而出(1)
第三十六章 箭河破土而出(2)
第三十七章 箭河破土而出(3)
精彩页
第一章 世界之友和喇嘛师傅(1)
在老拉合尔博物馆对面,有一座砖砌的平台,上面摆放着一门加农炮。通常人们把这座老博物馆叫作“妙屋”,而把那门大炮叫作“喷火龙”。基姆正不顾当局的命令往上爬,还把一个孩子踹下了大炮。
大炮是战争的战利品,人们觉得控制了它就获得了控制权。现在,印度在英国人的控制下,所以基姆觉得自己坐在上面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因为他就是英国人。虽然从小就和街市上的小孩厮混,言行举止和印度人没什么两样,但他终究是个英国人,不过是最穷最穷的英国人罢了。他的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得病死了,而他的父亲——基姆·欧哈拉——爱尔兰“小牛”团队的掌旗军士则沦为瘾君子,最后也死了。现在,他由开旧货店的姨妈抚养,不过她是个大烟鬼。可怜的老基姆临死前把三份文件交给他:退伍证书、共济会会员证和基姆的出生证明。他告诉基姆,它们带有很大的魔力,总有一天,世界上最精锐部队的上校会骑着骏马,带着奉绿地红牛为神的九百个健儿来接他。老基姆死后,姨妈把文件缝在护身符里,挂在基姆的脖子上,让他随身携带。
基姆本来会被送到山里的孤儿院去,正是那些文件救了他。他更愿意待在这里,拉合尔的一砖一瓦对他来说都无比熟悉。他身手矫健,喜欢在夜里翻墙爬房替人干些需要保密的事情。久而久之,人们都叫他“世界之友”。他过的生活野得像《天方夜谭》里说的那样,不过那些一本正经的传教士和慈善团体的秘书老爷们可没看出来他的生活有多美妙。他喜欢印度人或教徒的穿着,因为这样更方便他在晚上做事。可他的姨妈非要他穿着欧洲人的衣服。不过这对他来说也不打紧,在尼纳兰姆木场的木头堆下面,他藏着一套印度野孩子穿的衣服,那是一个年轻人给他的。每次他要出去办事或者玩耍时,就会跑来这里换上这身衣服。
他和乔塔拉尔和阿卜杜拉正在玩“国王和城堡”的游戏。他骑在喷火龙上不停地对博物馆的警卫讲粗话,不过警卫并不理睬他。事实上,除了从乡下进城的农民和外地人,街上的人没有不认识他的。
“你快下来,该轮到我了。”阿卜杜拉在下面大喊道。
“别做梦了,你早就被赶下喷火龙了。”基姆笑道。
“让我上去!”乔塔拉尔尖叫道。他的父亲很有钱,可此时这并不能帮他坐上喷火龙。
“你也一样,喷火龙没有你的份儿。”基姆喊道。“说完这句话,他的眼角瞄到街市的转角处走来一个穿着怪异的人。基姆从小在街市长大,什么人都见过,想要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可这个人不同,他看了好久,也没看出这个怪人是千什么的。
“你们说他是干什么的?”基姆问旁边的小伙伴。
“谁知道呢,或许是个喇嘛吧。”乔塔拉尔回答说。
他们看到他走向妙屋,比画着跟警卫说着什么。不过看警卫皱眉摇头的样子就知道他一定没听懂。“‘世界之友’,你知道他在说什么吗?”警卫大喊道。 “他不过来和我说话我怎么能知道,你个蠢货!”基姆回答说。
警卫示意那个人去找基姆,当他走近了,大家才看到他是个老头子。
“你知道那儿是什么地方吗?”老人用蹩脚的乌尔都语说。
“妙屋。”基姆答道。
“我可以进去吗?需要钱吗?”老人问。
“门上写着呢,谁都可以进。至于钱嘛?反正我没看过谁给钱。”
“那太好了。”老人说完,转身朝妙屋走去。
“你是做什么的?从哪儿来?”基姆从喷火龙上跳下来,追过去问道。
“说了你也不知道。我是个喇嘛,按你们的话说,就是法师。我是从西藏来的。”
“西藏法师?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样的人呢。”
“我们一直住在喇嘛寺里,你当然难见到,我这次出来是想在死前去四大圣地看看。”他停了一下,然后指着妙屋问:“里面有很多神像吗?”
“有,原来你也是过来拜偶像的啊?”阿卜杜拉抢着回答道。
“别听他胡说,”基姆打断他说,“那里面只有一个白胡子洋人,你要是想看我带你去。”
基姆正准备往前走,可被乔塔拉尔拉住了袖子。
P1-3
导语
在这部小说中,吉卜龄透过一个孤儿的经历来表达他对于东方人的理想。他借由基姆这个人物写出了他自己对于大英帝国与印度之间的矛盾情感。基姆是印度教圣人的门徒,同时又是英国政府的间谍。他既是土著,又是殖民者;他是爱尔兰人、英格兰人、同时也是印度人。他的身份不断变换。通过刻划人世的无常和基姆多变的性格,吉卜龄鲜明地描绘出了大英帝国和印度之间历史文化与政治信仰交缠的复杂性。
内容推荐
基姆是一个英国白人小孩,但他生在印度,长在印度。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他的父亲是爱尔兰“小牛”团队的旗手,他在基姆三岁时也因为抽鸦片死了,最后这孩子只能跟一个开旧货店的穷女人一起生活。不过父亲一直告诉基姆,有一天会有一个骑着骏马率领世界上最精锐部队的上校来迎接他,还会有九百个奉绿地红牛为神的健儿吹号欢迎他,这个预言就像咒语一般,被封存在基姆脖子上的护身符里,护身符里其实是他父亲临死前给他的三份文件。
贫穷激发了基姆的求生欲,他熟悉城市里的一切,为了生活,他学会了各种生活手段,他在夜晚替人办事,被所有街坊称为 “世界之友”。有一天,他意外结识了一名来自北方雪山的西藏年老喇嘛,莫名其妙地成了喇嘛的徒弟。这位道行高深的肃仁寺住持德秀喇嘛有个悲愿,他千辛万苦来到这里,打算走遍印度,寻找一条传说中的河,相传这条河是释迦牟尼当年身为王子时射出的一箭而涌出来的。据说那条河可以洗清人的罪孽,让人逃离轮回之苦。与此同时,基姆的老友—马贩子马哈布·阿里的一份白雄马血统证明也将基姆卷入了一个危险却又刺激的“大游戏”中。之后,这奇怪的一老一少、一白一黄便结伴而行,在广阔无边的印度找寻一直召唤自己的东西—在无限大的世界中冒险旅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