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深度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的,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地利优势”,在上海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文字,创新的“T”字形叙事结构,娓娓讲述中国其产党诞生的艰辛与辉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叶永烈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深度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的,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地利优势”,在上海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文字,创新的“T”字形叙事结构,娓娓讲述中国其产党诞生的艰辛与辉煌……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亡》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记录;《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华丽转身》、《出没风波里》:《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走进历史深处》以及《他影响了中国——陈云》、《中国改革第一将——万里》、《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钱学森》。 作者也致力于“行走文学”的创作,著有“叶永烈看世界”20册,包括《美国!美国!》、《我在美国的生活》、《三探俄罗斯》、《米字旗下的国度》、《如画北欧》、《樱花下的日本》、《大陆脚游台湾》等。 目录 序章? 追寻 红色“福尔摩斯”出了好点子 《往矣集》记述了如烟往事 “恒昌福面坊”原来是块宝地 、董必武投来关注的目光 美国发现一大文献 在苏联找到了俄文稿 第一章? 前奏 出现在奥地利的神秘人物 列宁委派他前往中国 “马客士”和“里林”名震华夏 《新青年》“一枝独秀” 蔡元培“三顾茅庐” 群贤毕至北京大学 初出茅庐的“二十八画生” 的午宴被“五四”呐喊声淹没 “新”游艺场蹿出黑影 骡车载着奇特的账房先生去天津 第二章? 酝酿 鲜为人知的“俄国华员局” 来自海参崴的秘密代表团 乔装“新闻记者”访问 三益里的“四支笔”投奔陈独秀 渔阳里石库门房子中的密谈 张东荪和戴季陶抽身离去 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 添了一员虎将—— 作家茅盾加入了“小组” 陈独秀出任“小组” 第三章? 初创 “S.Y.”和它俞秀松 新渔阳里6号挂起魏碑体招牌 刷新《新青年》,与胡适分道扬镳 跟张东荪展开大论战 月刊和《产党宣言》 穿梭于京沪之间的“特殊学生” “亢慕义斋”里成立了北京小组 和刘仁静加入北京小组 第四章? 响应 “毛奇”和新民学会 蔡和森从法国给写来长信 “何胡子是一条牛” 湖北出了个董必武 陈潭秋、包惠僧加入武汉小组 山东的“王大耳”族青年邓恩铭 斯托诺维奇在广州找错了对象 北大三员“大将”南下羊城 陈独秀在广州建立小组 周佛海其人 赴法寻求真理 赵世炎加入旅法小组 第五章? 聚 维经斯基圆满完成来华使命 伊尔库茨克的共产远处 张太雷出现在伊尔库茨克 共产三大在克里姆林宫举行 密探监视着来到上海的马林 尼克尔斯基之谜终于揭开 “二李”发出了召开一大的通知 15 位代表聚上海 “北大暑假旅行团”博文女校 查清一大开幕之日 第六章? 成立 法租界贝勒路上的李公馆 中国现代划时代的一幕 一番又一番的激烈争论 密探突然闯入会场 子夜作出紧急决定 大东旅社发生凶案 匆匆转移嘉兴南湖 产党宣告正式成立 陈独秀返沪出任中央 二大在上海辅德里召开 国共携手建立统一战线 三大的主题是国共合作 第七章? 锤炼 有人,也有人落荒 王尽美积劳成疾,心力交瘁 从容就义绞刑架 张太雷血染羊城 李汉俊遭捕后当天即被处决 邓恩铭“不惜唯我身先死” 何叔衡沙场捐躯 杨明斋死因终于大白 马林死于法西斯屠 陈独秀凄风冷雨病殁江津 陈潭秋被秘密害于 沦为巨奸,陈公博千夫所指 卖国求荣,周佛海呜呼狱中 维经斯基花甲之年病逝莫斯科 在中蒙难 董必武“九十初度”而逝 离世震撼 陈望道脱党又重新入党 “栖梧老人”原来是包惠僧 冻死于加拿大养老院 车祸使刘仁静丧生 终于找到尼克尔斯基的照片 尾 声? 产党历程 导语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景再现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因后果。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酝酿、诞生的?是如何从起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大执政党的?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新民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中国执政党的?本书将从中国共产党从何而来、如何建党的角度,解开这些谜题。 精彩页 红色“福尔摩斯”出了好点子,时间如东逝的流水。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昔日闪光的浪涛,往往颇费周折…… 1950年初秋,金风驱走了酷暑,在上海市中心一条并不喧嚣繁华的马路一黄陂南路一一男一女缓缓而行。那女的东张西望,在寻觅着什么;那男的跟在她的后边,总是保持半米的距离。 那女的49岁,一身蓝布衣裤,一头直梳短发,最普通的打扮。然而,那精心修剪过的一弯秀眉,那双秋水寒星般的眼睛,风韵犹存,看得出曾经沧桑,非等闲之辈。 她叫杨淑慧,写信或写文章署“周杨淑慧”。她的知名度并不高。不过,那个冠于她的名字之前的“周”——她的丈夫周佛海——却是个名噪一时的人物。在汪精卫伪政府中,周佛海当过“行政院副院长”(相当于副总理),当过“财政部部长”,当过“上海市市长”,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大汉奸。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病死于监狱之中。 那男的34岁,穿一身蓝色干部服。他在出门前脱下了军装,摘掉了胸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标牌。瘦瘦的他,戴一副近视眼镜,举止斯文,倒是一派知识分子风度。 他姓沈,名之瑜。虽然他的子女也姓沈,但其实他原姓茹,名志成。他的胞妹茹志鹃后来成了中国的知名作家。 他本是画家刘海粟的门徒,1935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7年毕业后,他留在这所美术学校当助教。战争的烽火,烧掉了他的画家之梦。1940年,他离开日军铁蹄下的上海,来到浙江西南偏僻的遂昌县,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茹志成改名沈之瑜——因为茹是中国的稀有之姓,他不改名换姓很容易使弟妹受到牵连。不久,这位画家进入苏中抗日根据地,在那里当起参谋、文工团团长来。此后,他在陈毅将军统率之下,进军大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他是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干部。 沈之瑜跟杨淑慧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如今,他与她怎有闲工夫徜徉在黄陂南路上? 事情得从几天前的一个电话说起…… 你马上到建设大楼来一下。”沈之瑜接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姚溱的电话。 姚溱其人,曾以笔名“秦上校”“丁静”“萨利根”活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报刊,尤以军事述评为世瞩目。外界以为“秦上校”必定是一员武将,其实他乃一介书生。他18岁加入中共。1946年,25岁的他在中共上海地下市委负责文教宣传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从1959年起,姚溱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66年7月23日逝世。 沈之瑜奉命赶往位于上海福州路上的建设大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处成为中共上海市委的办公大楼,中共上海市委的首脑人物陈毅等都在那里办公。那时,只要一说去建设大楼,便知是去中共上海市委。 当沈之瑜一身军装跨入姚溱办公室,姚溱当即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干部杨重光找来,三个人一起开了个小会。 “交给你们两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姚溱用苏北口音很严肃地说出了这句话。 沈之瑜的目光注视着姚溱,急切地想知道这项不寻常的政治任务究竟是什么。 “是这样的……”姚溱顿时成了“秦上校”,向他俩以命令式的口吻下达任务:“这项任务是陈毅同志提议,经市委讨论同意的——寻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因为我们党是在上海诞生的,明年7月1日是建党3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寻找党的诞生地是自己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沈之瑜一听,显得十分兴奋。他是个老上海,对上海熟门熟路。他问姚溱:“有线索吗?” 听说是在法租界开的会。”姚溱答道。 “法租界大着呢!”沈之瑜双眉紧锁,“洋泾浜以南,城隍庙以北,这一大片地方原先都是法租界。长长的淮海路横贯法租界。那时淮海路叫霞飞路,是以法国将军霞飞的名字命名的。这么大的范围,怎么找法?” “你别着急,我给你一把‘钥匙’!”姚溱笑了起来,“市公安局局长扬帆同志跟我说过,他把周佛海的老婆从监狱中放出来,她能帮助你们寻找!” “周佛海的老婆怎么会知道中共一大在哪里开的?”沈之瑜感到颇为奇怪。 “因为周佛海当年是中共一大的代表!”姚溱说出其中的缘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