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编》收集古代书法理论资料相当丰富,辑录者是北宋的朱长文。此外,朱长文常在篇首卷末发表自己的评语,有的论点十分精到。在体例上创分门别类的先河,分为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八类,每类又各析次第。收辑著述比较广泛,凡笔法要旨、名家品评,以及历代古碑文房四谱,无不收录,是书法史上第一部分类研究的著作。作者对各类问题的考核、评议,都有独到的见解,为研究古代书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县人(今属江苏苏州)。嘉祐四年(1059)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家居20年,筑藏书楼为“乐圃坊”,藏书2万余卷,当时有名人士大夫以不到“乐圃坊”为耻。着有《吴郡图经续集》《琴台记》《乐圃余稿》《乐圃集》等。
《墨池编》,二十卷,宋朱长文撰。长文,字伯原,号潜溪隐夫,两浙路苏州吴人(今江苏省苏州市)。祖亿,曾待诏翰林,内殿崇班,出知邕州,卒赠刑部尚书。父公绰,师侍范仲淹,为时名儒。仕任光禄卿,知舒州。长文幼而聪慧,长而勤勉,从泰山孙复学,于《春秋》创获尤多。年未冠,登嘉祐四年乙科进士榜,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守许州司户参军,苏州教授,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文字等职。以伤足不复出仕,隐居乡里,以教书树人为乐。久居乐圃坊,道德文章,灿然可观,堪称楷模,里人时贤尊称“乐圃先生”。长文交游甚广,知交亦众。范纯仁、纯礼兄弟,林希、旦兄弟,晏知止、练定、章岵等地方吏员,元绛、程师孟、卢革等缙绅乡贤,苏轼、米芾等文人名士,与长文多有往来,酬唱亦多;与方惟深、杨懿儒等过从甚密,情谊颇笃。富于藏书,博通经史,勤于著述,至老不辍。有《春秋通志》、《吴郡图经续记》〔二〕《琴史》《乐圃余稿》等多种著作传于世。
《墨池编》卷首一卷,载长文《序》及目录。正文二十卷,分为八门,即字学(卷一),笔法(卷二、三),杂议(卷四、五),品藻(卷六至卷十),赞述(卷十一至卷十三),宝藏(卷十四至卷十六),碑刻(卷十七、十八),器用(卷十九、二十)。长文节选前人专论成书,分类汇编,间有考订,亦极审慎典核。历代笔法、品鉴及碑刻、文房之论,汇集于斯,提示门径,昭示成就,堪称书史经典著作,非书贾陈思《书苑菁华》等相提并论也。另外,卷九、卷十名《续书断》,为赓续唐张怀瓘《书断》之作,价值犹大;姚淦铭、刘文秋二先生有《朱长文·续书断》一书,对《续书断》书学价值,详加探讨,可参,此不再引述。又,《墨池编》一书,亦曾先后载于《石刻史料新编》第四辑、于玉安编辑之《中国历代书□□著汇编》等丛书中。本次整理,当为首部标点整理本,意义颇大而责任亦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