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创业项目,如何获得投资人的垂青? 创业起步,如何选择适合的赛道? 创业过程,有怎样的方法和步骤? 成功创业,应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 这些都是初次创业者面临的根本问题,他们上下求索,却又屡屡碰壁,就像一个被遗忘的群落在经济大潮中孤立无援、自生自灭。在本书中,优米创始入、CE0王利芬,全面复盘离职央视创业十年的成败得失和心路历程,一一解答上述问题。关于创业公司早期业务探索、创业者认知能力提升、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以及合伙人的选择,作者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她还深情回忆了与柳传志、马云、史玉柱等商界传奇的交往细节,以及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 本书既是一部写给创业新人的商场避险指南,也是你不可错过的成功路线图! 作者简介 王利芬,优米网创始人&CEO,央视资深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2006年,创办《赢在中国》电视节目,它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节目。2007—2009年,马云连续三个赛季担任总决赛评委,并担任“36进12”和“12进5”的评委。 2009年底,创办北京优视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担任制片人、主持人,制作《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公益真人秀节目,马云再次担任总决赛评委。 目录 引言 从创业赛道的解说员到参赛者 第一章 创业十年的业务探索 1 淘脑网 2 优米网 3 电视产品向地面频道分发 4 线上视频付费 5 众创空间和优优说以及行行 6 放弃创业 7 聚焦创业者服务 第二章 十年中我错过哪些创业机会? 1 知识付费这个赛道是我的机会吗? 2 知识付费赛道上我的成绩如何? 3 个人IP打造是我的机会吗? 4 创业服务我错过了机会吗? 第三章 我到底是否适合创业? 1 项目思维与互联网创业是不同的 2 媒体人的有些优秀特质恰恰是商业的障碍 3 身段不柔软也不利于创业 4 我并不是一个愿意冒险的人 5 我的创业其实有后路 6 创业十年后我对自己的认知 第四章 十年中明白了九条创业硬道理 1 赛道的选择才是创业的根基 2 创始人是成败的关键 3 没有合伙人是创业的硬伤 4 创业是有实操步骤和方法的 5 投资机构是做大做强的助推器 6 用户需求的满足是商业不变的本质 7 不做上市公司仍然可获得商业成功 8 创始人必学的业务知识 尾声 创业,草根阶层迈向社会主流的万里长征 附录 创业十年的感谢名单 序言 安度人生,才是每个人躲不开的创业 本书的写作是从模糊到不断清晰的过程,其间,我必 须将创业十年的经历对象化,将与之相连的人和事客观 化,还需要有一种真正不取悦他人、不再向他人证明自己 的心态。以这种心态完成写作当然并不容易,但因为有一 个强烈的探究自己能力和认知自我边界的动机,再加上时 间的沉淀,我做到了。 每一次直面过去都包含着并不愉快的记忆,我翻箱倒 柜把相关材料找出来的过程,基本上伴随对自己的责难和 高度不满,我会一次次地骂自己“太愚蠢了!”这个过程 其实还原了自己,打掉了自己莫名的优越感,加深了对犯 相同错误的创业者或者对相似的人和事的理解。 在翻阅旧照时,我顺带翻看了以前在央视的节目和照 片。我在央视工作的十五年恰好是中国电视发展的黄金时 期,我所做的栏目都在社会关注的焦点上。回看我那时的 表情和姿态,让今天的我略微感到不舒服。我知道那是一 种从国家话语中心滋生出来的俯瞰大众的优越感,用一句 大俗话说,就是一个被权力机关架得过久之后人性被侵蚀 过的样子。其实,这种感觉在那些权力较大的机构的工作 人员身上都可以轻易找到,那是我心性中不喜欢或者索性 说厌恶的东西,它离人性远,离膨胀或者骄狂近。如果不 是这十年的创业,有机会看到更复杂的人性和不曾预料的 场面,并且摸到了自己认知和能力的天花板,我是很难意 识到过去自己有这一面的。 与每一位创业者深交后,我都能感到他们在夜深入静 时的无力感,同时也更清晰地感知到他们来自方方面面的 巨大压力。这种既无力又倍感压力的状态,如同我们正在 经受的经济衰退中的通货膨胀。 每一个创始人都有自己缓解压力的方法,长跑、喝 酒、发脾气、练太极、穿越沙漠、爬珠峰,五花八门,不 胜枚举。这些选择背后,创业者们不仅是在减匝,更是在 寻找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 创业,是一个不断突破创始人脑力、体力、心力、意 志力、定力上限的过程,是自尊、自强、自卑、自轻、自 贱、自大、自恋、自我膨胀、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 肯定相交替相混合的命运交响曲。 创业十年,我所经历的人和事刷新着我固有的认知, 也带给我实实在在的成长。我曾经在创业之初说过一句十 分极端的话,“我宁可暴死在未知的路上”。当时能这样 说,足见我是多么痛恨那种一眼就可看到坟墓尽头的人 生,多么厌恶重复、没有挑战、没有热情的工作。如今回 看这十年,收获的岂止是未知的旅途。 我用十年的时间懂得了商业的力量;懂得一家成功的 创业公司不只是字面上的来之不易;懂得所有的成功都必 须是以血和泪的付出为前提,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付出和 回报并不成正比;懂得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对人的禁锢深 度;懂得了中国社会深层运转的基本逻辑对生存在这片土 地上的人的影响。 当然,我得到的并不只是这些观念的刷新,还有对创 业和商业的判断。我把自己十年中种种的错误和我了解的 许许多多创业者犯的错误进行了化合和提取,找到了把一 个公司做大做强的几个基础性要素;经过三届创始人培训 实践的检验,打磨出了《赢在中国·创始人特训营》这个 产品。这是一个作为创始人和CEO必修的专业课程,这是 我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十年的创业实践相结合的一枚小小 果实。这枚果实将作为我本人解剖创业项目的方法,而这 个方法并不是站在岸边的观察所得,它更多来自我本人创 业过程真实的痛感和切身体悟,还有与众多创业者近距离 交流中形成的对于初创企业相对系统性的认知。 当然,我最看重的还是自我认知的提升,因为这是每 一个人走向未来的支点。 今天,我看待光芒万丈的事物会下意识去看它的背 面,因为背面的东西更接近事实本身,更决定事物的走 向。我看一个人说什么的同时,更会看他有哪些不想说或 者一直锁死在心里的东西;我比以前更容易区分事实的本 身和巧舌如簧的解释,也基本不受那些看似没有漏洞的说 理蛊惑;我能看到流利表达中残存在一个人内心的疑惑, 振振有词中对灵魂深处恐惧的掩饰。更重要的是,我现在 对自己所拥有的、没有的事物或才能,无论怎样努力都不 可能达到的目标,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我可以在别人的 褒贬中不再有多余的情绪起伏,仍然从容。 …… 1994年也就是二十五年前,我即将毕业入职央视时, 曾带父亲走过央视大楼前的那条林荫大道。那时他神采奕 奕,尽管他退役了几十年,但大踏步中仍能看出一个军人 脚步的有力。二十五年后,他即便推着助步器也只能行走 百米。时光流逝的无情,生命的与生俱来的脆弱本身就有 一种让人难以释然的紧迫和恓惶。 时光飞逝,不舍昼夜。它的不间歇让人有时会发疯似 的要留住它,而当这个念头升起时,它又大踏步向前了。 只要是晴天,父亲每个正午间都会坐在窗前晒太阳, 冬天更是如此,因为人生到了晚年越来越需要外在的能量 补充。他的窗前有一栋楼。有一天他不经意地说,太阳到 了十二点时,正好会经过窗前那栋楼 导语 创业项目,如何获得投资人的垂青?创业起步,如何选择适合的赛道?创业过程,有怎样的方法和步骤?成功创业,应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这些都是初次创业者面临的根本问题,他们上下求索,却又屡屡碰壁,就像一个被遗忘的群落在经济大潮中孤立无援、自生自灭。在本书中,优米创始人、CEO王利芬,全面复盘离职央视创业十年的成败得失和心路历程,一一解答上述问题。关于创业公司早期业务探索、创业者认知能力提升、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以及合伙人的选择,作者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她还深情回忆了与柳传志、马云、史玉柱等商界传奇的交往细节,以及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本书既是一部写给创业新人的商场避险指南,也是你不可错过的成功路线图! 书评(媒体评论) 2017年优米重新起航,也推出了新版《赢在中 国》节目,讲述了三个陷入低价竞争泥潭的企业,最 终突出重围转型升级的故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 遭遇很多的沟沟坎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再跟自 己的实际相联系,这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种很好的 学习方式。这些真正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思考, 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助益。 ——优米投资人、联想集团原董事长 柳传志 创业者没有先,没有后,没有大,没有小,每个 人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优米投资人、阿里巴巴董事局原主席 马云 既然想创业,尤其是在初期的时候,一定要给自 己的万丈雄心做一个精密细致的策划。 ——优米投资人、巨人集团董事长 史玉柱 精彩页 第一章 创业十年的业务探索经历(节选) 2010年优米网上线这一年,中国互联网已历经了十一年的发展。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其实是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风口。在过去的十一年间,纯线上的创业机会有门户网站、游戏、视频网站、搜索、社交软件、导航网站、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安全等等,这些机会带来了前后几十家在美国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在恰当的时间窗口解决了基本靠线上互联网工具就可以解决的需求,这就是当时互联网所面对的最丰厚和最广泛的需求金矿。但创业之初,对于互联网产业哪怕是这样粗浅的分析也没有,当我要死要活一头扎进互联网创业河流中时,不要说了解这个产业,就连它发展的基本脉络也没有时间梳理一下。 这个基础性认知的缺失,带来了创业后几段无疾而终的业务探索。 2009年秋天,马云约我去参加阿里主办的活动,当时我已经决定离开央视,我想告诉他并希望得到一些指教。在杭州西湖边的一家饭店里我们一起午餐,我把要离开央视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当时的表情有那么一点点吃惊,然后问我要做什么,我说你做了淘宝网,我想做一个淘脑淘知识的互联网平台。在2019年中国互联网前100强揭晓之际,阿里巴巴位居第一时再来看这句话着实让我脸红,实际上我对互联网平台和淘脑这个产品怎么设计都十分模糊,也可以说不着边际,接着我还说许多人生前会在各行业积累很多经验和独特的知识,如果去逝之前没有挖掘并传授出来,最后带进坟墓就太可惜了,我就是要用互联网把它们保留下来。他静静地听着,没有多说什么,2009年马云即便从1999年开始创业算起也有十年,如果要从他做海博翻译社开始算,他已创业17年了,一个创业老兵的见地,一定知道我那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事情,但他并没有直接否定我这个无中生有的创业项目,而是把聊天的话题切换到了他正在做的事情,他的云计算的布局。 2009年云计算还处在十分早期,我根本没有听懂,但那时正是淘宝打败EBAY之后阿里巴巴蒸蒸日上的时期,看着他飞扬的神彩,我就在想,只有创业才会给人如此向上的精神面貌,那时的我,象是拿了个创业的锤子,看到所有的人和事都是钉子。 我那个大而化之的淘脑网创意,还获得了马云个人的投资,幸运的是,在2011年年底,柳传志和史玉柱三位优秀的企业家一起成了优米的股东。我在收到马云的钱后竟忘了给他一个谢谢,还是他来了个短信催问收到钱没有我才想起。 之所以忘记,是因为刚刚创业我的确处于一个疯狂的工作状态。我基本上是早上进办公室,深夜出办公室。白天一整天经常忘记喝水,回家时嗓子也干得冒烟,有几次不知道为什么难受,后来才发现是渴了没有喝水。由于白天工作一天说话太多,嗓子经常丝丝刺痛,带着疼痛还必须赶紧吃安眠药入睡,否则,完成第二天早已排满的日程一定很吃力或者效率很低。 创业生活如同高速奔驰的列车,窗外的风景刷刷掠过,日子也过得飞快。似乎一下子就到春天了,一下子感到衣服穿多了又到夏天了,然后发现风变凉了又到秋天了,再然后发现外出要穿更多的衣服,因为已经到冬天了。P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