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导语 第一章 聚焦博士写作 第二章 文字工作与身份认同 第三章 把章鱼放入罐中 第四章 抓住文献的关键点 第五章 重新考虑人称 第六章 给导师的语言学工具箱 第七章 组织论点 第八章 论文之外的发表 第九章 院校与博士写作实践 参考文献 导语 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不仅对学生是个挑战,对导师也同样是挑战。从与导师们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从学生通过资格考试直到毕业,写作都是个大问题。导师们常常把学生形容成两类:会写的和不会写的。常见的问题主要是行文松散、论点不清、文献冗长。导师有很多谜团:为什么我的学生不会阐述论点?怎样能让他们写得简明扼要?怎么做能帮他们写得有逻辑?为什么他们的行文缺乏自信? 指导学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实践。这项实践是熟手和新手之间的合作,是历经多年完成研究项目并把它变成学位论文的漫长过程。在此过程中,导师的起点是作为专家指导整个过程——必读的文献、田野调查或者文本调查的设计、论文写作。渐渐地,导师开始放手让学生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建立权威,“学生”的身份逐渐被“研究者,学者”的身份所代替。 成长为学者是写作博士学位论文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指南类书籍以讨论技巧为主,本书把写作与身份认同融为一体的特性作为博士生指导的核心。 内容推荐 《如何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给导师的教学法》2006年出版了第一版,2014年再版,得到了广大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的广泛好评。本书与其他指南书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出发点不是直接告诉博士生怎么完成论文,也不是告诉导师应该怎么教,事实上由于学科差异这也很难办到;本书主要的特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讨论和探究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的“语言”。著者多年的经验和实证研究发现,博士生导师在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的时候缺乏讨论写作的恰当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缺失导致双方在交流上的障碍(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导师只能告诉学生某篇论文的学术水平不够,但为什么不够却很难用语言精确地描述出来)。本书用了大量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开辟了一个讨论如何辅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的有效空间。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博士生导师,但对于博士生和初入学界的青年学者都是难得的经典参考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