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侯宏堂,1971年生,安徽定远人,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新宋学”之建构——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等,参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美学简史》《文艺学美学研究导论》等教材,在《国学研究》《近代史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阴阳学说与传统宇宙观念研究 阴阳观念起源新探 阴阳学说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意蕴 阴阳学说与中国人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 中国艺术理论与美学思想研究 论阴阳辩证思维及其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影响 内向思维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主体精神 试论朱熹《诗》说的美学意义 宗白华中国美学研究的三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践论美学的自我反思 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 宋学诠释与现代学术思想研究 陈寅恪对“宋学”的现代诠释 钱穆对“宋学”的现代诠释 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 从“朱陆之争”到“内在理路”——余英时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理念与方法管窥 余英时中国文化重建思想述略 后记
内容推荐 侯宏堂著的《中国学术思想散论》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丛书之一种。 本书对中国学术思想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领域:阴阳学说研究、中国艺术理论研究、宋学与新儒家思想研究。 基于这三大领域,全书稿分为三个篇章,囊括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十五篇学术论文:第一篇“阴阳学说与传统宇宙观念研究”,论及阴阳观念的起源、发展及其与中国人的宇宙观之间的关系;第二篇“中国艺术理论与美学思想研究”,主要论及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宗白华、朱良志等当代美学家的理论建树;第三篇“宋学诠释与现代学术思想研究”,从历史和哲学的双重角度论及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的学术因缘及他们各自对“宋学”的现代诠释,梳理“新宋学”理念的建构过程。 本书视野开阔,观点新颖,文献功底坚实深厚,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在中国学术思想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