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干预研究?
干预的定义
干预是有目的的改变策略
风险过程
保护和增强
干预层面:个人被嵌入环境影响之中
结构性干预和结构模型
干预的效果
保真度与改编:新干预的来源?
将干预研究结果转化为实践
实践中的干预研究
“作出选择”项目
学校成功档案
通过研究来设计和优化干预
扩展阅读
第二章 干预研究的步骤
在系列研究中优化干预
历史视角:干预的设计和开发
阶段一:问题分析和项目策划
阶段二:信息收集和综合
阶段三:设计
阶段四:早期开发和试点测试
阶段五:评估和进一步发展
阶段六:传播
规定性干预的出现:手册化的干预和组织化的内容
干预研究的步骤
干预研究的步骤一:明确具体问题并开发一种项目理论
干预研究的步骤二:创建并修订项目材料
干预研究的步骤三:完善并确认项目成分
干预研究的步骤四:在不同实践背景和环境中评估效果
干预研究的步骤五:传播研究结果和项目材料
结论
扩展阅读
第三章 步骤一:明确具体问题并开发一种项目理论
开发一种问题理论
问题是什么?
用问题理论来建立一项干预
开发一种项目理论
逻辑模型:从项目投入到远端结果
变化理论
结论
扩展阅读
第四章 步骤二:创建并修订项目材料
实践手册中的差异
干预手册的要素
手册化干预的历史
开发项目手册和材料的阶段
第一阶段:项目手册和材料的制定
第二阶段:通过专家评审、试点测试和有效性实验来修订手册
第三阶段:在实践环境中的差异化
第四阶段:转化和改编
总结
附录4-1 什么是目标?(问题解决第三步:设定目标)
第五章 步骤三和步骤四:从完善项目成分到测试效果
测试的程序
实验的逻辑
研究设计
干预研究中的实验设计
干预研究中的准实验设计
案例研究: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预防感染
步骤三:完善并确认项目成分
初步开发之后对干预进行的试点测试
有效性测试:完善并确认项目成分
步骤四:在不同实践背景和环境中评估效果
治疗意向分析
有效性子集分析或干预
在有效性实验和效果实验中测量效果
在有效性实验和效果实验中测量保真度
保真度与干预研究阶段
开发保真度测量
在实践中测量保真度:多系统疗法
连接有效性实验和效果实验:从研究到实践的挑战
扩展阅读
第六章 步骤五:传播研究结果和项目材料:循证实践的挑战
循证实践的挑战
循证实践把研究结果与临床判断整合在一起
循证项目实施的阶段
提升相关性和范围的文化改编
文化改编是否提升了效果?
其他的改编
影响项目实施和采纳的因素:传播的五个标准
在干预研究过程中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从研究到实践:弥合差距
总结
扩展阅读
第七章 干预研究面临的挑战
干预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改编与保真度之间持续存在的张力:当干预研究重新开始
实践中的随机实验设计
设计随机分组研究面临的两个挑战
基于地域和类聚的随机抽样
小组随机抽样的准则
当随机抽样失败或不能使用时的选择性偏差:倾向值
适应性干预的动态系统建模:超越随机对照实验
伦理:干预研究者的独立性
总结
扩展阅读
术语表
参考文献
马克·W.弗雷泽,杰克·M.里奇曼,梅达·J.加林斯基,史蒂文·H.戴著的《干预研究--如何开发社会项目》是一部有关如何做干预研究的方法类图书,由七章构成,内容涉及,什么是干预研究,干预研究的五个步骤——步骤一:明确具体问题并开发一种项目理论,步骤二:创建并修订项目资料,步骤三:完善并确认项目成分,步骤四:在不同实践背景和环境中评估效果,步骤五:传播研究结果和项目资料,最后分析了干预研究面临的挑战。本书通过具体事例来阐释干预研究的过程,内容可读性强,适合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及相关的教育、医疗、公共政策等领域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