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的研究尝试基于科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从整体概括性、逻辑一致性、简单性和预测性的角度着眼,研究《史记》中的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功能。《史记》中的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不仅具有多种语篇衔接功能,而且在叙述者的语篇建构和接受者的语篇识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书解析了其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的语篇衔接功能,探讨了这些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模式建构功能,并从数理分析的角度阐释了由这些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引导的语篇结构关系,包括顺承串联关系、并列并联关系和补充关系等。除此之外,本书从接受者的角度论证了接受者的语义识解和语篇识解过程。 作者简介 吴术燕,女,1981年生,辽宁朝阳人,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专业为汉语言文字学。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研究方向:汉语修辞学、汉语语用学、普通话教学。发表学术论文14篇,主持科研项目5项,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史记》的叙述与语言传承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 研究对象 二 《史记》研究概述 三 时间范畴研究概述 四 语篇衔接及回指研究概述 五 指示代词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一 研究方法 二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史记》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衔接功能 第一节 “是时”“当是时”“当是之时”等的语篇衔接功能 一 “是时”的语篇衔接功能 二 “当是时”的语篇衔接功能 三 “当是之时”的语篇衔接功能 四 “方是时”“方是之时”的语篇衔接功能 第二节 “此时”“当此时”“当此之时”的语篇衔接功能 一 “此时”的语篇衔接功能 二 “当此时”的语篇衔接功能 三 “当此之时”的语篇衔接功能 第三节 “是日”“是岁”“是年”的语篇衔接功能 一 “是日”的语篇衔接功能 二 “是岁”的语篇衔接功能 三 “是年”的语篇衔接功能 第四节 “是后”“自是后”“自是之后”“其后’’的语篇衔接功能 一 “是后”的语篇衔接功能 二 “自是后”的语篇衔接功能 三 “自是之后”的语篇衔接功能 四 “其后”的语篇衔接功能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史记》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模式建构功能 第一节 个体篇章结构的傅里叶分析 第二节 时间引导的事件关系的数学分析 一 顺承串联关系 二 并列并联关系 三 解说补充关系 第三节 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衔接功能的平移不变性 一 空间平移不变性 二 时间平移不变性 第四节 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语篇建构功能的认知分析 一 时间表达背景化 二 增强语篇结构紧凑感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史记》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识解功能 第一节 GSP理论与《史记》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识解功能 一 语类结构中的时间要素与接受者的语篇识解 二 语类结构的人物要素与接受者的语篇识解 三 语类结构的事件要素与接受者的语篇识解 第二节 概念整合与《史记》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识解功能 一 转换视角功能与接受者的心理空间建构 二 总评上文功能与接受者的概念整合 第三节 关联理论与《史记》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语篇识解功能 一 关联理论与《史记》指称事件时间连接成分的导引解说功能 二 关联理论与因果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