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旅游开发背景下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作者 胡金龙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漓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景观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支撑下,按照“格局—过程—效应”的研究思路,在3S技术支持下,利用多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研究了漓江流域1973—2013年间土地利用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从格网单元和镇区等不同尺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和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的影响,提出了漓江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成果为漓江流域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本书可供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高校教师参考。
作者简介
胡金龙,山东诸城人,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9—202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访问学者。2018年入选“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教育厅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恭城县三庙两馆、红岩村景区创4A规划编制》《十里平坦景区创3A规划设计》《永福县凤山公园总体规划》《逍遥楼东西巷旅游总体规划》等风景旅游规划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目前主要从事风景园林相关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风景旅游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规划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2.2 地质与地形地貌
2.2.1 地质
2.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3.1 气候
2.3.2 水文
2.4 土壤与植被
2.4.1 土壤
2.4.2 植被
2.5 社会经济状况
2.6 生态环境状况
2.7 漓江流域旅游发展概况
2.7.1 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现状
2.7.2 漓江流域旅游发展历程
2.7.3 漓江流域旅游产业现状
第3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3.1 数据收集
3.1.1 遥感数据
3.1.2 野外调查数据
3.1.3 其他数据
3.2 Landsat数据源介绍
3.3 数据处理软件
3.4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3.4.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3.4.2 影像预处理
3.4.3 遥感影像解译
3.4.4 分类后处理
3.4.5 分类精度评价
3.5 高程和坡度段划分
第4章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4.2.3 景观格局指标的选取
4.2.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4.2.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3.2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3.3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4.3.4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4.4.1 小结
4.4.2 讨论
第5章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业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5.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5.2.4 TOPSIS评价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5.3.2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5.3.3 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机制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5.4.1 小结
5.4.2 讨论
第6章 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6.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6.2.4 基于格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6.2.5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
6.3.2 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向分析
6.3.3 基于镇(乡)区的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
6.3.4 基于格网单元的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
6.4 小结与讨论
6.4.1 小结
6.4.2 讨论
第7章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生态风险评价单元划分
7.2.3 生态风险指数
7.2.4 空间分析方法
7.2.5 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指数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土地利用变化及结构合理性评价
7.3.2 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7.3.3 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结构分析
7.3.4 漓江流域生态风险时空分异
7.3.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风险分布
7.3.6 漓江流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7.4 小结与讨论
7.4.1 小结
7.4.2 讨论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漓江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议
8.2.1 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促进流域协调发展
8.2.2 实施漓江水系保护工程,改善流域水环境
8.2.3 加快石漠化治理,保护喀斯特遗产地
8.2.4 加强耕地保护,提高旅游用地效益
8.2.5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8.3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8.4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