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荀子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但荀子思想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荀子不仅系统发展了孔子礼教学说,而且首创了中国社会学;其社会管理学可以为今天社会建设提供颇多的大智慧,对于我们处理好社会阶层、民族、宗教、行业之间的关系有直接启迪作用。 本书对荀学进行了分析、评述,回顾了荀学的历史,提炼出荀子的群学十项要义,并进而探讨新荀学的新结构,在“新荀学与新经学”一节中还大胆提出中华新的核心经典“六典五经”说和“九典五经”说以及新经学若干构想。 作者简介 牟钟鉴,山东烟台人,1939年生。196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方向研究生毕业。1966年4月至1987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87年底至今,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等。著有《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中国宗教通史》(合著)、《宗教·文艺·民俗》、《民族宗教学导论》(主编)、《老子新说》、《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探讨》、《新仁学构想》等十余部。发表《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等四百余篇论文。获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 目录 一、荀学的历史 (一)荀学在历史上几起几落 (二)孔、孟、荀比较 (三)荀子与诸子百家 (四)荀子与中华礼义之邦 二、荀子群学(即今之社会学)要义 (一)明分使群论 (二)隆礼重法论 (三)天人之分论 (四)人性趋恶论 (五)君舟民水论 (六)尚贤使能论 (七)爱民富民论 (八)君子守德论 (九)劝学修身论 (十)神道化俗论 三、新荀学探讨 (一)从群学到社会管理学 (二)职业分工与社会和谐 (三)共同富裕与合理等差并行 (四)礼义与当代法治的有机结合 (五)孔孟荀互补促教育改革 (六)荀子群学与当代宗教事务管理 (七)新荀学与新经学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