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传统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概念入手,分别从历史、理论、制度、现实、实践和发展的角度,对人民调解的发展及价值、依法治国对人民调解的要求、人民调解的内在机理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刻的探讨。 作者简介 刘树桥,1968年出生,河北河间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速记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执行委员,广州市经济法学会学术评审工作委员会主任。 1994年至今在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从事法律教学工作,现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副主任、法学教授,在《学术界》《人民检察》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法的原理与应用》《人民调解实用技能》等教材8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史海钩沉:传统调解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传统调解的历史沿革 一、起源与发展 二、成熟与完备 三、传承与创新 第二节 传统调解存在和发展的多维度考察 一、乡土社会:传统调解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小农经济:传统调解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三、宗法制度:传统调解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四、和谐与无讼文化:传统调解存在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 传统调解的历史贡献 一、第三方以一个中立者的身份进行调解,展示了纠纷解决途径的理想模式 二、调解过程的道德教化既使纠纷得到彻底解决,又使传统文化的内涵得以丰富和传承 三、传统民间调解的形式和地点的灵活性,为现代调解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第二章 社会转型:依法治国背景下现代人民调解的勃兴 第一节 依法治国:我国法治建设的理性思考 一、西方法治的经验 二、西方法治的理性逻辑 三、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现代调解的历史演变:确立、发展、弱化与法治下的勃兴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确立和曲折发展 二、强诉讼、弱调解时期 三、依法治国等因素推动下的人民调解的勃兴 第三节 依法治国对现代人民调解的要求 一、完善包含调解要素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二、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三、发展人民调解员队伍 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第四节 人民调解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价值判断 一、人民调解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人民调解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 依法治国进程中人民调解的运行机理 第一节 法治视域下人民调解的内在要求 一、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真正将人民调解纳入我国法治的重要因素中 二、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 第二节 不违法原则在人民调解中的运用:法、理、情的融合 一、人民调解法、理、情融合的价值基础:从人民调解本身说起 二、人民调解法、理、情融合的基本路径 第三节 人民调解中的语言运用 一、善于运用人民调解语言是人民调解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二、语言富有感情色彩是人民调解语言运用的内在要求 三、语言的灵活运用是人民调解语言运用的效果要求 第四节 人民调解的风险防范 一、人民调解员违背人民调解规范性要求的风险及防控 二、纠纷当事人或和纠纷有一定关系的人的非理性行为所导致的风险及防控 三、人民调解文书材料导致的风险及防控 第四章 依法治国进程中人民调解的展望 第一节 大调解格局的构建 一、大调解内涵的界定 二、我国大调解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我国大调解机制存在的正当性 四、我国大调解机制的现状 五、我国大调解机制的健全、完善 第二节 依法治国进程中人民调解的发展展望 一、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未来建设思路 二、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基础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路径 三、律师调解———人民调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