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书只是一座桥梁,它本身不是目的。它是路,不是天堂。”该书讲理详细,拓展思维,强化实用,在理论性、知识性、思想性、应用性、趣味性等方面皆独树一帜。陈钢老师将带领我们共同感受《黄帝内经》带给我们的思想的震撼、精神的愉悦,希望读者能够攀上一座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找到一条到达幸福天堂的路。 谨以此书,献给广大的、真诚热爱中医的、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医接班人。 作者简介 陈钢,曾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国家级特色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负责人,四川省精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四川省“师带徒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中医临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多次受邀到以色列、日本、德国开展中医学术讲座与交流等,多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台湾长庚大学讲授《黄帝内经》,常年在川渝云贵等地讲授《黄帝内经与临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部,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级奖励10余项,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部局、省厅、校等各级20余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目录 第一章 走近《黄帝内经》 第一节 为何要学习《黄帝内经》 一、《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渊源 二、《黄帝内经》指导与开拓临床思路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身份之谜 一、书名之由来 二、成书于何时 第三节 怎样读好《黄帝内经》 一、同化 二、立志 三、学思习行 四、效法自然 五、技进于道 六、解释学的启示与思考 七、诵解别明彰 第四节 《黄帝内经》对临床管用吗 一、《黄帝内经》的功能 二、《黄帝内经》应用的要点 第二章 阴阳——医道开卷第一义 第一节 “阴阳应象大论”之命名 一、阴阳 二、应象 三、大论 第二节 天地之道为阴阳 第三节 阴阳之清浊升降 一、阴阳之升降 二、阴阳之清浊 第四节 气味的阴阳变化 一、形精气味的关系 二、气味之厚薄 三、气味之性质 四、气味之作用 第五节 阴阳偏颇的病变 第六节 六淫七情所致病 第七节 五行与自然、人体的关系 第八节 阴阳的具体表现 第九节 调和阴阳的重要性 第十节 阴阳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的概念 一、何为藏象 二、如何认识藏象 第二节 五脏的藏象 一、心 二、肺 三、肾 四、肝 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第三节 十一脏取决于胆 第四节 奇恒之腑 第五节 传化之腑 第六节 魄门亦为五脏使 第七节 脏与腑的功能与区别 第八节 脾胃的生理与病理特征 第九节 太阴阳明的致病特点 第十节 脾病四肢不用 第十一节 脾不主时 第四章 精气神 第一节 营卫的来源、特性、循行与交会 一、营卫的生成 二、营卫的特性 三、营卫的运行 四、五十而复大会 五、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第二节 营卫与三焦的关系 一、卫出于下焦 二、卫出于上焦 三、卫出于中焦 四、卫气与上中下三焦皆有关 第三节 汗与血的关系 第四节 三焦的主要功能 第五节 决气 一、六气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二、六气的病症 三、六气的化源 第六节 本神 一、治要本神 二、对神的认识 第五章 养生 第一节 天真与养生原则 一、“上古天真论”之命名 二、学医者的素质和要求 三、古今之人的寿命与养生方法不同 四、人体生长壮老的过程 五、讨论 第二节 养生的目的与方法 一、养生目的、原则和方法 二、讨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