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布鲁斯·富勒所著的《标准化童年:美国学前教育的政治与文化之争》以一位美国学者的观察与视角,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普及学前教育运动中的政策制定过程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体制。书中对儿童的本质、学前教育的目的与质量要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如何以不同的理论框架去透视教育面临的复杂性问题,并通过研究设计给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可参照的证据,进而以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关照儿童发展中的差异性与标准化等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政策推行中的美国经验也给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带来诸多启示:统一的幼儿园模式未必能适应所有家庭的育儿需求;制定多元化的政策以促进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建设,也许能更好地适应当下中国学前教育倡导的以公办为主的发展路径;内涵建设已成为幼儿园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即通过关注过程性质量要素、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敏感性及对儿童语言的反应将有助于幼儿社会性技能和情感的发展,也能促使幼儿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需求。 作者简介 布鲁斯·富勒(Bruce Full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院教授,《教育评估与政策分析》(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杂志主编,曾在哈佛大学、世界银行等机构任职。 目录 写给中国读者 前言 童年由谁定义? 第一章 普及学前教育运动因何在当今兴起? 第二章 有关幼儿教育的历史之争 第三章 欢迎来到彩虹屋 第四章 俄克拉何马州——勇敢新世界 第五章 多元化的学前教育 第六章 哪些儿童从幼儿园受益? 第七章 美国拉美裔群体的幼儿教育 第八章 迈步向前——更强大的家庭,更多彩的童年 研究团队、研究方法与致谢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