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巴金作品(学生版)/名家作品名师赏析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巴金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巴金先生的作品精选集,挑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篇目,如《海上日出》《灯》《鸟的天堂》《繁星》《月夜》等作品,展示这位百岁老人不同人生阶段的所思所感和生活踪迹。这些作品或描写各地风物,细致入微,极有意境;或叙写日常生活,充满情趣;或怀念故人亲友,情真意切,真挚感人;或呈现幽默讽刺,诙谐风趣。语言雅俗共赏、干净鲜活、平易精致、幽默机智。从这些至情至性的文字中,我们看到巴金的欢乐与忧愁,挫折与追求,以及他对这个世界深沉的爱与思索。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巴金早年受五四文学思潮洗礼,追求民主、平等,追求光明、正义,毕其终生从事文学创作。其作品大多以进步的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暴露旧制度、旧道德的罪恶,歌颂反抗和光明,艺术风格明朗、炽热、流畅。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寒夜》《憩园》《随想录》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
目录

海上日出
索桥的故事
给家乡孩子的信
繁星
桂林的微雨
月夜
将军
隐身珠
鸟的天堂
我的心
呓语
爱尔克的灯光





家庭的环境
我的幼年
我的老家
怀念萧珊
再访巴黎
小狗包弟
病中(一)
静寂的园子
筑渝道上
沙多—吉里
序言
真读妙契识书韵
杨邦俊
中学时代最有价值的
事情,莫过于与书结缘,
识得书中的韵味,享受暖
暖的滋润。
捧一本心爱的小书,
在光光的天底下,敞开心
扉,用心灵去摩挲那米黄
的书页,心也随着故事奔
向远方——这种不带任何
功利的阅读,是最真实的
阅读。唯有如此风雅,方
能妙契自然,真心喜欢上
阅读,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
这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可
供我们真读的佳作。
翻开手头这本集子,
如同走进中秋月夜,满满
的是清辉、宁静和深邃,
扣动我们心灵的还有相思
、不舍与怀念。
《鸟的天堂》写巴金
早年在华南西江游历的一
段经历。作者带着闲适的
心境,走进新会乡村一处
小鸟的天堂,用连环顶真
的手法,写出了观鸟的真
趣:“看清楚这只,又看
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
第三只又飞走了”“三只桨
有规律地在水里拨动”。
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因
为内心宁静,能够捕捉到
自然的真声,传达出对大
自然的赞美和内心深处的
愉悦。“沙多—吉里”是巴
黎近郊的一座小城,法国
著名寓言诗人让·德·拉封
丹就诞生在这里。1927
年巴金来到拉封丹中学就
读,创作完成他的处女作
《灭亡》。20世纪70年
代,作者以古稀之身,重
返故城,去找寻自己生命
的痕迹。巴老找到了自己
的书桌,看到桌上还放着
自己的书籍和练习簿册,
稍立房外,仿佛又回到那
些宁静的日子。后院的苦
栗树还在,仍然枝叶繁茂
。作者心怀感激,写下《
沙多—吉里》这篇美文。
这些看似闲碎的回忆,饱
含生命的本质。阅读这些
作品,也能分享到一个世
纪老人对岁月那份粗疏的
怀念之情。
阅读是带着我们的心
灵去旅行,唯有给自己的
思想放个假,才能慵懒地
享受一路的阳光、雨露,
随意也随缘地去领略那大
自然的灵动和生气,获得
恬适的春意。
读完《小狗包弟》,
我只想说:“人有时不是
人,但狗永远都是狗。”
一条与人相依为命的小狗
,一条给人带来无限快乐
的小狗,却因一场变故而
不得不惨遭抛弃。这本是
一件小事,在一般人看来
,为了生存抛弃一条小狗
,又算什么!但巴金不这
样想。狗是情义之兽,能
与主人同生共死,但人类
怎么就能因自身遭遇变故
,人情殆尽,就背叛狗呢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这是人类在自然生物法庭
上遭到审判时必须回答的
一个问题。
作者说:“不能保护一
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
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
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
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遭
遇类似的事情,巴金不能
原谅自己,难道我们就能
原谅自己。拭干眼角的泪
珠,心头泛起一种深深的
凄凉,后来的日子,我们
还要读,读我们自己的《
小狗包弟》。
妻子萧珊陪伴巴金走
完风雨人生,晚年,却因
自己而受到牵连,身患绝
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
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
就离开人世。人类有时不
能选择自己要的生活,人
生也难免遇到厄运,但那
些至亲的人们,因患难与
共、相濡以沫而伟大。读
过这些作品,我们深深地
为之震撼。在心中一遍又
一遍对自己说:明天的太
阳升起来了,我们一定不
能让乌云遮住了他的光芒
。即使到了昏暗的夜晚,
我们也要寻找月光,不能
让黑暗吞噬了我们的灵魂

阅读是给我们的灵魂
沐浴,书中有数不尽的是
清流和温泉,甚或还有佛
门与山寺,投身其里,能
够澡雪精神,悄然荡去我
们满身的俗气,把心灵还
给山林,参悟深幽的禅意

《月夜》写于20世纪
30年代,华南地区觉悟农
民与乡村土豪之间残酷斗
争的故事,但作者不像一
般小说那样,采用简单直
白的方式来表达主题,而
是把人物的悲剧置于一个
优美的环境中来展现,把
复杂的政权争斗缩放到一
块狭小的河岸边来展示,
既有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
美,又有现代小说的结构
美。故事虽小,优美和残
酷结合,包含着丰富的社
会内容,保持了巴金前期
一贯的青春明朗的格调,
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和含蓄
的韵味。要真正读懂小说
的这些韵味,需要跳出传
统小说阅读的俗套,像鉴
赏诗歌意境一样,关注文
中的景物和意象描写,细
心体会文本深处隐藏的情
感。
这种风格的作品在这
本集子中,还有《静寂的
园子》等名篇。抗战时期
,昆明虽然是大后方,但
是这里仍然充满了恐怖的
气氛。作者没有明写战争
的硝烟,描写的却是园子
的寂静。松鼠在窃窃私行
,各种鸟无知发出叫声,
听不到狗的叫声,自然也
就没有人影。这寂静里满
是战争,满是恐怖,全用
景物来暗示,给文章蒙上
了一层凄美的诗意。
阅读是良知来敲门,
叩问的是我们的良心,书
中有滚滚红尘,有历史的
暗角,阅读能够开启我们
的冰心,送给我们玉壶,
收敛尘世的聒噪,消净衮
冕上的浮华,淘尽战争的
硝烟。
《醉》《生》《梦》
《死》是一组生活素描,
作者把诗意的笔触对准人
情世相,写出了世界的本
色。读后,我最喜欢其中
的《醉》和《梦》。
前者的选材和立意异
常新颖,文章从醉汉的一
句醉语写
导语
翻开手头这本集子,如同走进中秋月夜,满满的是清辉、宁静和深邃,扣动我们心灵的还有相思、不舍与怀念。
阅读是带着我们的心灵去旅行,唯有给自己的思想放个假,才能慵懒地享受一路的阳光、雨露,随意也随缘地去领略那大自然的灵动和生气,获得恬适的春意。
书评(媒体评论)
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
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
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
家。
——鲁迅
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
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
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

——贾平凹
精彩页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人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1942年2月在桂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8: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