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国际战略,这个战略致力于在全球、区域、国家等层面理解和保护全球植物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同时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并促进能力建设。本报告总结了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的进展,从总体上看,中国在认识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方面进展较好,在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科学普及方面还有待加强。本报告对2020年后中国执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提出了建议。 本报告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和政策,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的科学依据,也可供生态学、林学、农学、生物学及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绪论 评估方法 目标1 建立涵盖所有已知物种的在线植物志 目标2 评估所有已知植物的保护状况以指导保护行动 目标3 开发和分享用于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所需的信息、研究及相关成果产出和方法 目标4 通过有效管理和恢复,每个生态区或植被类型至少有15%得到保护 目标5 每个生态区最重要的植物多样性地区中,至少有75%的地区得到有效管理,以保护植物及其 遗传多样性 目标6 对至少75%的生产用地采取了兼顾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管理措施 目标7 对至少75%的已知濒危植物物种进行就地保护 目标8 对至少75%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迁地保护,至少20%的珍稀濒危植物可用于生态恢复和修复项目 目标9 加强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与其他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植物物种的种质多样性保护,同时尊重、保存、维持相关的本土与地方性知识以达到《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目标 目标10 制订有效的管理计划,防止新的生物入侵,并对被入侵的植物多样性重要地区实行管理 目标11 杜绝国际贸易对野生植物物种的威胁 目标12 加强野生植物原材料产品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目标13 与植物资源相关的本土与地方性知识的革新和实践得以维持或增加,并尽可能地用于支持民间利用、可持续生计、当地粮食安全和健康保障 目标14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保护需求纳入了传播、教育和公众意识计划 目标15 根据国家需要,确保相关机制配备足够数量的受训人员,以实现《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各项目标 目标16 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或加强植物保护机构、伙伴关系和网络的建设,以实现《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各项目标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机构及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