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本质出发,证实了内部控制在银行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向我国商业银行展示了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提升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经营效率与效果,确保合规稳健经营,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提升我国经济运行效率与经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杨增生 博士,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审计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博士毕业后曾在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工作三年,主要从事银行风险管理及内控合规管理方面的工作,通过商业银行工作实践加深了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的理解与研究。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3 主要创新与贡献 2 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 2.1 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2.2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 3 银行业的基础理论 3.1 银行业的特征 3.2 银行业的风险类型 3.3 银行业的内部控制 3.4 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 4 内部控制质量与银行风险承担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内部控制质量与银行资本充足率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内部控制质量与银行业绩——风险敏感性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5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7.1 研究结论 7.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8 加强银行贷后管理,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8.1 “重贷轻管”现象严重 8.2 贷后管理的重要性 8.3 贷后管理薄弱的原因 8.4 加强贷后管理的措施 9 优化提升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及风险处置能力 9.1 知形辨势,前瞻前置,加强宏观形势和监管政策研究分析 9.2 运筹千里,中观调控,加强行业研究、区域监测、集中度与限额管控 9.3 质量为纲,效益立行,不断夯实信贷风险管理基础提质增效 9.4 科技赋能,数据驱动,共同开启风险预警科技监控新时代 9.5 关口前移,预防为先,加强分行风险防控意识和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