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森林报(春彩图美绘版)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苏)比安基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受够了城市的喧嚣,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吧,这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有趣的故事!看哪,蚊虫从土里爬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候鸟张开翅膀,又开始了艰险的远征;树林的空地上,两只驼鹿正在决斗,撞得脑袋都起包啦!森林里的故事多得说不完,快拿起一本《森林报》看看吧,森林里发生的新鲜事都在上面写着呢!
本书为其中的春册。
作者简介
维·比安基(1894-1959),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父亲是俄国知名的生物学家。比安基从小就跟随父亲上山打猎,跟家人到郊外、乡村或海边小住,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动植物,并学会记录大自然中发生的趣事。
1924-1925年,比安基开始在《新鲁滨孙》杂志上开设描写森林生活的专栏,这就是《森林报/经典文学名著》的前身。1927年,《森林报/经典文学名著》集结出版,便有了这部在世界儿童文学中占有独特地位的科普名著。
目录
致读者
本报第一位驻森林记者
森林年
森林历
No.1冬眠苏醒月(春一月)
一年:太阳在12个月内谱写的乐章
喜迎新春!
林中轶闻
来自森林的第一封电报
新春降生的第一只蛋
雪地里的兔宝宝
率先开放的花儿
春天的伪装
过冬的客人
森林雪崩
湿漉漉的卧室
奇异的“茸毛花”
四季常青的森林
白嘴鸦和鹞鹰
来自森林的第二封电报
城市要闻
阁楼人家
麻雀的恐慌
无精打采的苍蝇
苍蝇,小心流浪汉!
晒太阳的迎春虫
列斯诺伊观察站
为椋鸟修建住宅
群蚊乱舞
最先出现的蝴蝶
公园中
新造的森林
春之花
漂浮过来的动物
款冬
空中喇叭声
庆祝会通行证
来自森林的第三封电报(急电)
春潮涌动
农场纪事
农场新闻
拦截春水
100个新生儿
乔迁新居的马铃薯
绿色要闻
援助“饥民”
狩猎
猎捕求偶的鹬鸟
松鸡的恋爱场
森林大剧场
黑琴鸡的求爱场44百目
祖国各地无线电大串联!
呼叫!呼叫!
北极回电!
中亚细亚回电!
远东回电!
西乌克兰回电!
苔原亚马尔半岛回电!
新西伯利亚原始森林回电!
外贝加尔草原回电!
高加索山区回电!
海洋回电!北冰洋回电!
黑海回电!
里海回电!
波罗的海回电!
中亚细亚沙漠回电!
打靶场
第一场竞赛
通告:急征住房
No.2候鸟回乡月(春二月)
一年:太阳在12个月内谱写的乐章
候鸟的返乡之旅
佩戴脚环的鸟儿
林中轶闻
泥泞时节
积雪下的浆果
欢度佳节的昆虫
柔荑花序
蝰蛇的日光浴
蚁窝微动
水塘中
森林里的环卫工
白色寒鸦
罕见的小兽
飞禽传信
春潮泛滥
遭殃的兔子
坐船的松鼠
鸟儿也受灾了
意外的猎物
残留的冰块
大江、小河和湖泊
冬天的鱼儿忙些啥
垂钓好运!
林间大战
农场纪事
农场造林运动
农场新闻
一座新城市
马铃薯欢度佳节
古怪的坑
剪指甲
农忙时节
古怪的嫩芽
飞行的小鱼
城市要闻
植树周
树种储蓄箱
果园和公园
奇特的七星虫
街头生活
城里的海鸥
搭飞机的有翅乘客
阳光雪
咕——咕
基特的故事
我的十次观察经历
狩猎
去马尔基佐瓦湖猎野鸭
在集市上
在马尔基佐瓦湖里
奸细母野鸭和白袍隐身人
水上小屋
诱猎天鹅
屠杀
翌日
打靶场
第二场竞赛
通告
《森林报》“火眼金睛”大比拼启事
No.3欢歌曼舞月(春三月)
一年:太阳在 12个月内谱写的乐章
愉快的五月
林中轶闻
森林乐团
旅客
田野中的声音
鱼之歌
天然房顶
森林里的夜晚
嬉戏和舞姿
最后到来的鸟群
秧鸡徒步行千里
哭与笑
松鼠吃肉
我们的兰花
寻找浆果
这是哪种甲虫
燕窝
白腹鹟的窝
林间大战(续前)
农场纪事
大人的小帮手
新森林
农场新闻
逆风帮忙
今天头一次
绵羊脱掉了皮大衣
妈妈在哪里?
牲口群壮大了
重要的日子
新生活农场
帮帮六条腿的朋友
城市要闻
列宁格勒的驼鹿
说人话的鸟儿
海上来客
试飞
路过城郊
有生命的云
列宁格勒州新出现的野兽
欧鼹
蝙蝠的回声探测器
给风力定级
狩猎
坐船进入汛期的茫茫水域
放诱饵
打靶场
第三场竞赛
通告
场景和音乐
“火眼金睛”大比拼
打靶场答案
第一场竞赛
第二场竞赛
第三场竞赛
“火眼金睛”大比拼答案及解释
第一场测试
第二次测试
基特的故事释疑
我的十次观察经历
序言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
儿童文学作家比安基最著名
的作品。1924~1925年,
比安基开始在《新鲁宾孙》
杂志上撰写描写森林生活的
专栏,渐渐形成了“报纸”的
特点,这就是《森林报》的
雏形。1927年,《森林报
》结集出版,便有了这部在
苏联儿童文学中占有独特地
位的名著。
比安基(1894~1959)
是苏联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动物学家。1894年,比
安基出生在一个充满自然气
息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苏联
知名的自然科学家。从小,
比安基就跟随父亲上山打猎
,跟家人到郊外、乡村或海
边去住。在那里,父亲教会
他怎样观察、积累和记录大
自然的全部印象,例如怎样
根据飞行的模样识别鸟儿,
根据脚印识别野兽……这不
仅开阔了他的视野,更使他
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决
心用自己的笔将这幅神奇、
美丽的画卷描绘出来,这便
是他创作自然文学的初衷。
后来他在科学考察、旅
行、狩猎及与护林员、老猎
人的交往过程中留心观察和
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积
累了丰富的素材,为以后的
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使他笔下的生灵栩栩如生
,形象逼真动人。
1928年问世的《森林报
》是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
路的标志。1959年6月10日
,比安基在列宁格勒(今圣
彼德堡)逝世,享年65岁。
他在3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
写过大量科普作品、小说和
童话,其中,《森林报》是
他最杰出的代表作。除此之
外,《少年哥伦布》《写在
雪地上的书》《无所不知的
兔子》《小老鼠比克流浪记
》《大山猫历险记》等同样
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比安
基曾坦言自己创作大自然文
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传递爱
,引导孩子热爱大自然,善
待动物。只有这样,热爱祖
国的人才能在自己国家的大
自然中发现大大小小的奥秘
并将它们一一展示出来,从
而给予人们享用不尽的乐趣
。作为苏联自然文学最突出
的代表,比安基被誉为“发
现森林的第一人”。
《森林报》于1928年问
世(此说据1962年俄文版
《简明文学百科全书》,与
本书《致读者》所说的
1927年不符,立此存照)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一再重
版(至1961年已出到第十
版),究其原因,就是它以
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表现手
法宣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主题,具有恒久不衰
的生命力。如果说作家在中
短篇小说中描写的主要是动
物故事及与动物相关的人的
故事,那么《森林报》则向
读者全面展示了自然界的万
千气象,举凡天地水陆大部
分的生灵都有涉及。不仅如
此,他还对当时苏联各地的
山川湖泊等自然环境有生动
的描述,使小读者在轻松愉
快、饶有趣味的阅读中,潜
移默化地产生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
这部作品不但内容有趣
,编写方式也极其新颖:作
者采用报刊的形式以春、夏
、秋、冬四季12个月为顺序
,用轻快的笔调,有层次、
有类别地报道了发生在大森
林里的故事:冰消雪融,春
暖花开,秋风落叶,酷寒难
耐;最先绽放的花儿,最早
回归的鸟儿;云杉、白桦与
白杨之间的“三国演义”;农
庄里的稀罕事儿,城市角落
里的秘密……比安基用富有
美感的文字,将动植物的生
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
胜。
关于《森林报》的意义
,比安基曾说:“我们的读
者应该了解自然界的生活,
这样就可以去改造自然,按
自己的意愿左右动植物的生
活。这样,我们的读者长大
之后,就能亲手培育出惊人
的植物新品种,管理森林,
为国家造福。但是,首先要
热爱并熟悉祖国的土地,了
解大地上的动植物和它们的
生活……”
当时已进入21世纪,经
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
类因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而
受到大自然愈加强烈的惩罚
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命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
峻地摆在作为万物灵长的人
类面前。希望《森林报》又
一个中译本的问世,能对中
国未来的一代早早地树立起
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理念
产生积极的影响。
《森林报》的俄文原版
在每次新版问世时,都对上
一版有所修订,内容或增或
减,但基本栏目保持不变,
所增减者仅止原栏目内的篇
目或新增栏目。如此看来,
谓其“年报”自有道理。从目
前我国新出版的几个不同版
本的中译本看,由于所据原
著版本有别,中译本的内容
也略有不同。
本书译文生动精准,纠
正了其他译本中很多知识性
的错误,且优美流畅,充分
展现出原著里的浓厚诗情和
盎然生机。另外,本书还配
置了300余幅精美插图,由
国内著名插画师绘制,图片
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
逼真、生动活泼,极大地提
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引领孩
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情境中,
走近景象万千的大自然,开
始一段浪漫清新的精神旅行
,领悟生命轮回的意义。
书中涉及的动植物知识
广博,以译者的浅陋,在翻
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
的,有时可能超过文学经典
翻译中所遇的困难,需要查
阅许多工具书和资料。即使
这样,仍然可能会出现译者
力所不逮的问题。对此,谨
祈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正。
导语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本书为其中的春册。
精彩页
一年:太阳在12个月内谱写的乐章
喜迎新春!
3月21日是春分。这天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天空中太阳待半天,月亮待半天。这天也是森林生物喜迎新春的节日。
民间有句谚语说:“三月暖风吹,冰棍儿化成水。”太阳赶跑了冬天,阳光使积雪变得松软起来,平坦的雪层上出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孔。往日白净的雪也变得灰蒙蒙的,再也不像冬季那样了,看来它在太阳的热情下也屈服了!看雪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知道冬天马上就要结束了。屋檐上挂着的一根根小冰棍儿,化成了一滴滴水,不断往下滴,一滴、两滴……地面上逐渐汇成了一个个水洼。街头的麻雀互相招呼着,欢快地在水洼里扑腾着双翅,想洗掉自己羽毛上积累了一冬的灰尘。花园里,山雀们银铃般的歌声传了出来。
春天扑扇着阳光翅膀飞临人间,遵循着严格的工作秩序。首先是将大地从积雪的覆盖下解救出来:阳光使白雪一片片地融化,土地露了出来。此时河湖还在冰雪下沉睡,森林也在积雪下酣眠。
3月21日这天清早,人们会按照俄罗斯古老的风俗,用洁白的面粉做成云雀的样子烤着吃。这是一种形状小巧的面包,前面捏出了个鸟嘴,再用两颗葡萄干做双眼。人们还要在这天打开鸟笼放生,按照新习俗,这天也是爱乌月的第一天。孩子们会在这天为生有翅膀的朋友们操劳。他们在树上挂满了鸟屋,有椋鸟窝、山雀窝和树洞式鸟窠;把树枝捆扎起来,方便乌儿做窝;他们还会为小客人们建立免费餐厅;学校和俱乐部还会举办报告会,他们会详述鸟类保护我们森林、田地、果园和菜园的情况,仔细宣传怎样爱护和欢迎这些活泼可爱、挥舞着翅膀的歌唱家们。
3月,母鸡们也可以在家门口畅饮甘甜的春水了。
林中轶闻
来自森林的第一封电报
白嘴鸦拉开了春天的帷幕!
白嘴鸦拉开了春天的帷幕。积雪融化后显露的土地上,聚集着一群群白嘴鸦。
秋天,白嘴鸦会飞到南方过冬。现在它们正匆忙地飞回故乡。它们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暴风雪的多次猛烈袭击。几十、几百只白嘴鸦因过度疲乏而长眠在路上了。
第一批飞回故乡的白嘴鸦是最强壮的,现在它们正在休息。它们在城市和乡下的道路上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用坚硬结实的尖嘴翻刨着泥土。
浓黑厚重、遮天蔽日的乌云消散了,徜徉在蔚蓝天空上的是雪堆一样的浮云。第一批野兽幼崽出生了。驼鹿和狍子长出了新犄角。黄雀、山雀和戴菊鸟在森林里欢歌。我们在等待椋鸟和云雀从南方飞回来。人们在被崛起的云杉树根下发现了熊窝,他们在熊窝旁轮流守候,只要熊一露面,就能第一时间向外界报道。层层冰雪下,一股股雪水正悄悄地汇成小溪。树上融化的雪水不断往下滴。夜里,严寒又把融化的水重新冻成冰。
本报特派记者申。
新春降生的第一只蛋
白嘴鸦是森林里最早产卵的乌。它的窝就建在高大的云杉上,树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乌鸦妈妈们长时间卧在窝巢里,因为它们怕蛋被冻坏,小乌鸦被冻死。食物只能由乌鸦爸爸送给它吃。
雪地里的兔宝宝
积雪还覆盖着田野,兔妈妈就生下了一窝兔宝宝。
兔宝宝一出生就睁开了眼睛,它们身上裹着一件厚软暖和的小皮袄。它们一落地就能跑跳,经常在吃饱了之后四散开去。但是它们会藏在灌木丛和草丛里,乖乖地趴在那儿,不出声,不乱动,更不会调皮捣蛋。兔妈妈则跑得无影无踪。
一天,两天,三天,兔妈妈只知在野地里蹦跳,早已经忘记了孩子们。可是兔宝宝仍旧趴在原地。它们可不能乱动,也不敢到外面乱跑,否则就会被鹞鹰瞧见或是被狐狸跟踪。
兔妈妈终于从远方跑回来了。不对,它不是兔宝宝们的妈妈,这只是一位过路的陌生兔阿姨。但是饥饿的兔宝宝实在没有办法,就跑到它跟前吱吱地央求:“喂喂我们吧!”“好吧,好吧,那就过来吃吧!”大方的兔阿姨喂饱了兔宝宝们,又跑开了。
兔宝宝再次回到灌木丛里老老实实地趴着。它们的亲妈妈此时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喂着谁家的兔宝宝呢。
原来兔妈妈们已经约好了:所有的兔宝宝都是大家的孩子。不管哪一只兔妈妈在什么地方碰见兔宝宝,都得给它们喂奶。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兔妈妈都一视同仁!
你们以为兔宝宝离开了父母的抚养,生活就会很艰难吗?才不是这回事呢!兔宝宝身上裹着厚暖的皮袄,兔妈妈的奶水又浓甜味美,它们只要吃一顿,就可以撑上好多天呢。
出生后八九天,兔宝宝就能吃草了。率先丹放的花儿
第一批绽放的花儿出现了!但是不要在地面上寻找,现在地面上正覆盖着积雪。在森林的边缘,有潺潺流动的河流,河水已经漫到了岸边。瞧!就在这儿,在那褐色的春水上,有一棵光秃秃的榛树,树梢上,第一批开放的花儿就在那里啊!
树枝上垂下一根根灰色的小尾巴,柔软且富有弹性,它们被称为柔荑花序。但是它们其实和柔荑花序又有不同。如果摇一下这小尾巴,里面就会有很多花粉飘飘扬扬地撒落下来。
更奇怪的是,树枝上竟然还开着其他的花儿。这些花儿两三朵聚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