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依照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维修电工职业技能(中级)的要求,同时兼顾其他专业的培养方案,按项目化课程改革要求编写而成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用书。本书采用项目化编写模式,科学设置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相关实践知识、相关理论知识、本章小结和习题,符合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 本书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认知,直流电路的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互感、磁路和交流铁心电路,线性电路的动态过程,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等。 本书精选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创新性强,贴近生产实际,突出体现了电工基础的职业教育特色,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电子、电气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项目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认知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 1.1.2 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位 1.2.4 电功率与电能 1.3 电阻元件及其伏安特性 1.3.1 电阻元件 1.3.2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4 电感元件及其特性 1.4.1 电感元件 1.4.2 电感元件的特性 1.5 电容元件及其特性 1.5.1 电容元件 1.5.2 电容元件的特性 1.6 理想电源 1.6.1 理想电压源 1.6.2 理想电流源 本章小结 习题 项目二 直流电路的分析 2.1 基尔霍夫定律与支路电流法 2.1.1 基尔霍夫定律 2.1.2 支路电流法 2.2 节点电压法 2.2.1 节点电压方程 2.2.2 节点电压法计算步骤 2.2.3 弥尔曼定理 2.3 电阻的串、并联及混联 2.3.1 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 2.3.2 电阻的串联 2.3.3 电阻的并联 2.3.4 电阻的混联 2.4 电阻的星形、三角形联结及其等效变换 2.5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5.1 实际电压源模型 2.5.2 实际电流源模型 2.5.3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 2.6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6.1 戴维南定理 2.6.2 诺顿定理 2.6.3 等效电阻 2.6.4 最大功率输出条件 2.7 叠加原理 2.8 受控源和含受控源简单电路的分析 2.8.1 受控源 2.8.2 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项目三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1.1 交流电路概述 3.1.2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2.1 复数的相关知识 3.2.2 相量 3.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3.3.1 电阻元件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 3.3.2 电阻元件的功率 3.4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 3.4.1 电感元件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 3.4.2 电感元件的功率 3.5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 3.5.1 电容元件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 3.5.2 电容元件的功率 3.6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3.7 RLC串联电路 3.7.1 皿C串联电路性质 3.7.2 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3.8 多阻抗的串、并联电路 3.8.1 多阻抗串联 3.8.2 多阻抗并联 3.9 谐振电路 3.9.1 串联谐振 3.9.2 并联谐振 本章小结 习题 项目四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4.1 三相交流电 4.2 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4.2.1 三相电源的连接 4.2.2 三相负载的连接 4.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4.3.1 对称Y-Y三相电路的特点 4.3.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4.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4.4.1 Y-Y不对称三相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4.2 位形图 4.4.3 中性线的作用 4.4.4 相序指示器 4.4.5 对称负载发生故障的分析 4.5 三相电路的功率 4.5.1 有功功率 4.5.2 无功功率 4.5.3 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 4.5.4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瞬时功率 4.5.5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本章小结 习题 项目五 互感、磁路和交流铁心电路 5.1 互感和互感电压 5.1.1 互感现象 5.1.2 互感电压 5.1.3 同名端 5.2 具有瓦感线圈的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5.2.1 互感线圈的串联 5.2.2 互感线圈的并联 5.3 磁路和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5.3.1 磁路的基本概念 5.3.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5.4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5.4.1 交流铁心线圈 5.4.2 电磁铁 5.5 理想变压器 5.5.1 理想变压器的定义 5.5.2 理想变压器的作用 本章小结 习题 项目六 线性电路的动态过程 6.1 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计算 6.1.1 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 6.1.2 换路定律 6.1.3 初始值的计算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2.1 零输入响应的概念 6.2.2 R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2.3 皿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3.1 零状态响应的概念 6.3.2 R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3.3 碰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6.4.1 全响应的分析 6.4.2 全响应的分解 6.5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6.6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6.6.1 微分电路 6.6.2 积分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项目七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7.1 非正弦周期信号 7.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7.2.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7.2.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值 7.2.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功率 7.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