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间食单(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干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人间食单》收录作者多篇关于美食和饮食文化的散文,从故乡的美食到各地的佳肴,将美食与人生百态巧妙地结合起来,见社会、见历史、见文化,尤其那些对饮食背后的“潜文化”的挖掘,颇有新意。作者文笔生动有趣,受过汪曾祺的影响,可读性较强。全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本书通过美文将中国人的记忆和心灵,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相连。让经历世俗波澜的人们,品尝种种人生滋味之后,在平常的一饭一事中,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
目录
序 言 王干的“锁麟囊”
第一辑 美食的“首都”在故乡
里下河食单    
高邮美食地图    
时间深处的泰州    
泰州的河    
“酒酿”颂    
偷月饼    
烧饼与咸生姜    
第一次“碰头”    
初吃河豚    
江南三鲜
南京的菜    
明前茶、雨前茶与青春毒药
第二辑 寻找他乡美人痣
中国老百姓最爱吃的十道菜
感恩村宴
晋江的土笋冻
怪吃
明府鲞
胡公饼
“凤鸣三仙”诞生记
过桥米线和菜泡饭
临沧记茶
知青饭店
在安居古城喝茶三次
北京的秋
把风情撒向餐桌
红色聚餐?我吃“开国第一宴”
《茶馆》和消失的楼外楼
小二、点五、涮羊肉
平民烤鸭
谁送的酒
青岛太平角的咖啡屋
第三辑 人生百态看吃相
人生的三种颜色
吃什么
和谁吃
在哪儿吃
点菜是个美学问题
喝酒是个军事问题
酒桌上的红颜
吃饭吃出“政治”来
马铃薯的文学素
随笔·茶·酒及可乐
营养
味道
苦味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甜
春晚慎说一句话
吃相和食相
“美食家”汪曾祺
火腿笋片汤
赤子其人 赤子其文
汪氏父子之美食
“贪吃蟹”谢冕
王朔开酒吧
“冷香丸”的奇效
《红楼梦》里的茶事
后记 梦见汪曾祺先生复活
序言
序言 / 王干的“锁麟囊”
汪朗
大约十年前,王干先生要在《北京晚报》开美食专
栏,找了几个熟人在饭馆小聚,也算是搞个小小的启动
仪式。那家饭馆老板是生活在南京的安徽人,店名叫金
陵渔港,最出彩的菜品却是粤式烤乳鸽,皮酥肉嫩不说
,关键是汁水丰盈且毫无腥气,吃过的人都说好。到如
今,那家饭店早已改换门庭,王干先生的美食文章却是
越写越多,随随便便就编成了这本集子。看来,美食方
面的精神产品,其生命力未必逊于物质产品。当然,货
品成色得够高才行。
王干先生的这本《人间食单》,大体可分三部分内
容,故乡滋味、他乡美食,还有就是人生食态。在谈及
故乡食物的文章中,《里下河食单》最为用心,用情也
最深切,看后不免让人联想起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端午的鸭蛋》等回忆家乡美食的作品
,有些内容就是对老头儿文章的补充和诠释,可以对读

王干的老家是兴化,在里下河地区,高(邮)宝(
应)兴(化)的关系更密切,风物习俗也更相近;王干
又是高邮女婿,在高邮生活工作过挺长时间。他二十多
岁便和汪曾祺有了交往,写过不少评论老头儿作品的文
章,颇有心得;更重要的是,王干和汪曾祺一样,还是
个吃货,对于家乡的美食记得清楚,还能说出不少道道
。由此,这些文章如果看不到汪曾祺的痕迹,反倒有些
奇怪了。
《里下河食单》的内容,比起汪曾祺的文章要丰富
,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其中许多感受更是王干独有的
,这就形成了文章的独特性。美食文章,还须“有我”
,融入作者的经历感触寄寓,这才是文章。否则这类文
字只是添加了些无用辞藻的菜谱,没有“魂儿”。
王干在文章中曾经说过,汪曾祺先生写了一篇《咸
菜慈姑汤》,让人不是垂涎,而是乡愁泛起。最后一句
“我想念家乡的雪”,才是这篇文章打动人的文眼。这
是文学评论家的眼光,也是王干的追求。《里下河食单
》中也常有这样的“文眼”,看似闲笔但意蕴丰富。只
是更加隐蔽,表现方式更加“王干”。
比如他在《咸肉河蚌煲》中写到,他的伯父家境较
好,1975年春节,伯父官复原职,又当上粮站的主任,
招待王干全家吃好的。“那一天做了咸肉河蚌煲,才上
桌时,我震惊了,古色古香的瓷煲里,乳白色的汤漂着
几片白里透红的咸肉片,河蚌的肉也泛着咖啡色的光泽
,几叶青菜映衬期间,伯父让我们先喝汤,汤是鲜的,
带着淡淡的咸味,再吃肉,肉是香的,浓郁的腊香里,
又透着河蚌的特有的泥土的芬芳。”这并不算完,文章
最后部分说:“父亲吃过咸肉河蚌煲后,连连称赞,‘
真好喝,真好喝,第一次喝到这么好的汤’,伯父打断
他,‘你记性这么差,小时候经常喝的呀,家里经常做
啊’,父亲说,‘记不得了,记不得了’。祖母在一边
擦眼泪,一边给我加汤,‘多喝点,你小时候没吃过’
。”
这最后一段对话看似平常,但蕴含的滋味比起咸肉
河蚌煲,更丰富。不过要通读全书对此才能更好理解,
因为王干把许多相关信息藏在了不同地方。他在别的文
章中透露,自己祖上算是殷实人家,祖父在泰州开有粮
行(那可是需要大笔资金囤货的),祖母还代表全家参
加了李明扬的五十大寿庆典(泰州二李是近代史上的有
名人物,王干在书中略有介绍)。就是这样的人家的第
三代,王干居然到了十五岁才第一次吃到咸肉河蚌煲,
而他的父亲连小时候经常喝这个汤都不记得了,可见家
道中落到了何等地步。难怪祖母面对咸肉河蚌煲会抹眼
泪。但是老人又不敢向晚辈追忆当年的富足生活,只好
用“多喝点,你小时候没吃过”这样的家常话,掩饰内
心复杂的感情,表达对孙辈的疼爱。在平平常常的述说
中,含藏多重意思,让读者用经历和知识去慢慢发掘体
会,这是王干一些美食文章的特色。不知王干对此是否
认可。
南京的顾小虎先生曾经评价王干的文字“不骄不嗔
,不高不矮”“不徐不疾,一板三眼”。翻看王干的《
人间食单》,不禁让人想起京剧《锁麟囊》。薛湘灵送
人的锁麟囊中,装着各种宝物:“有金珠和珍宝光华灿
烂,红珊瑚、碧翡翠样样俱全。还有那夜明珠粒粒成串
,还有那赤金链、紫瑛簪、白玉环、双凤錾,八宝钗钏
,一个个宝孕光含。”王干的这本书,也是宝物杂陈、
名类繁多。有纯粹谈食物的,有素描食客的,有论述食
场规矩的,有考证菜肴起源的,还有专门分析《红楼梦
》中的食事的,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让人折服。比如
他说,薛宝钗不动声色地介绍自家“冷香丸”的繁缛制
作过程,就是想从侧面告诉贾府的高阶仆人,我们薛家
是见过世面的,是精通低调奢华的,以免和母亲搬入贾
府后受到这些势利眼的欺负。回想书中相关场景,好像
还真是这么回事。
我们家老头儿对《红楼梦》也熟,谈到其中的吃吃
喝喝常有“高论”。例如,他认为刘姥姥进大观园吃的
“茄鲞”,纯粹是曹雪芹跟读者开的玩笑,一个茄子根
本犯不上这么瞎折腾。“茄鲞”对应的是北京土话“且
想”,“且”的意思是漫长的时间,因此“茄鲞”就是
导语
《人间食单》是一本展现人生趣味的散文集。王干的美食审美受汪曾祺先生的影响,汪氏文字在众多文学爱好者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王干的文字传承汪先生的格调,不暴烈,偏温润。王干的散文思想深邃,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他的散文受汪曾祺美食文化的影响,所以这本书写人生美食的食单,面向普通读者,具有现实意义和烟火气息。本书通过美食将中国人的记忆和心灵,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相连。让经历世俗波澜的人们,品尝种种人生滋味之后,在平常的一饭一事中,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
后记
梦见汪曾祺先生复活
2022年6月20日,下午,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
一条“汪曾祺纪念馆文化街区入选城市贡献奖”的消息
,因为当初汪曾祺纪念馆的设计被人质疑与某馆同款,
所以我在微信专门说到了这一点,以正视听。晚上,继
续校编《人间食单》,书中不少篇涉及汪曾祺先生。夜
里十二点,看累了,便卧床休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没想到居然梦见汪先生复活了。现如实记录于下:
汪先生复活的场景是有点像他的剧本《大劈棺》写
的,我们发现他在棺材里,一只手在抖,便摇摇他,他
居然能说话了,开始断断续续,然后就站起来了。来到
我的老家周庄镇的老宅子里,祖父、祖母接待了他,给
他端茶敬烟,汪先生喝了一口茶,说,这珠兰味道不错
,是镇江产的。我祖父点头称是。汪先生看到我的女儿
(上小学)在画画,问:在画什么?女儿说要交作业,
他拿起画笔,指指点点,不一会儿女儿的作业完成了,
兴高采烈地去学校了。
很多人听说汪先生复活了,围过来,带着汪先生的
著作,让汪先生签名(这场景有点像在书店里)。汪先
生拿着毛笔,一一签上米芾风格的“汪曾祺”三字。这
时,我的表弟过来了,问我要一本书,让汪先生签,可
能是要的人多了,我手中居然没有了,表弟有点不信,
说,好吧,我明天去买《汪曾祺小全集》(我和汪朗正
在编的一套书)。我说,他明天就走了,找张宣纸让他
签吧,祖父递上一张信笺,汪先生签上“彩云追月”四
字,然后落款,还钤了印。
祖父、祖母张罗着为汪先生准备午餐,汪先生笑眯
眯地问我,有没有醉蟹哪?我说,有,家里有,春节的
还没吃完。我开始在祖宅里翻箱倒柜地寻觅醉蟹,从厨
房到书房再到粮仓,都没有找到。汪先生说,没有醉蟹
,我就回高邮吃饭了。
我一急,就醒了。
这个馋鬼。
是为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