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夜空中站满了提灯的人(第18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诗人作品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谈骁//芒原//周簌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华文青年诗人奖”坚持面对有发展前景的优秀青年诗人,坚持独创性、立体化,专家评审的评奖方式,它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奖结果,获得了中国诗歌界的普遍好评。本诗集是第18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三位获奖诗人获奖作品集。谈骁的诗情感饱满、沉潜,有种经历和思考后的明澈,使平凡的事物呈现出丰富的诗意;芒原的诗歌语言清晰简洁、使现实生活呈现出戏剧性诗意;周簌是一位有典雅抒情色彩的诗人,对自然的书写中流露温暖的诗意。
目录
第18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诗人名单
第18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组织委员会
第18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评审委员会
华文青年诗人奖简介历届获奖诗人名单
谈骁作品
诗人简介
授奖词
评委评语
但求理解(诗学随笔)
虚构
追土豆
语言指南
恩施时间
爷爷出门了
群山无名
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
老成之歌
羞耻可以对人言
百年归山
山顶
的果实垂到街道
水果还在山中
西和山中
我住过的地方
湖水
昨日的野鸭
五祖寺后山
过夜树
军大衣
大地之上
是我离开了他们
夜路
我最喜欢的声音
最甜的梨是不是最好的梨
酸李子,甜李子

稻穗和稻草
推磨的人
屋外的声音
口信
人事
音书
二高山
成为父亲
走马/虫子的声音我形容不了
生碑十四行
春联
襁褓
视野
芒原作品
诗人简介
授奖词
评委评语
在诗歌现实中重铸肉身(诗学随笔)
夜宿抚仙湖
身体里的晚钟
亮了
流水上的朗诵(节选)
清风帖
黄沙覆身(节选)
树冠上的咒语
末日演员
梦里追凶/流水的通缉犯
与铁轨并行的头颅
虎口中的杀人犯
大海上的供
词/北方的来信
狮子美学
时空图书馆
提灯
下雨
樱桃树下
撞响
某个喝茶的下午
沸腾的黎明
白纸黑字
破庙中的审讯
江水磨孤刀
把稻草抱到天空去
在警史馆
黑色幽默
周簌作品
诗人简介
授奖词
评委评语
因为活不成一首诗,所以写一堆灰烬(诗学随笔)
一个人孤独的晚祷
亲爱的乌鸦
春寺
访稠溪怀古
只有这条小河醒着
一个盲人,看见南山的梅花开了
大寒帖
大雪
夜色
枯寒
黄昏
理解
悲欣录
夜宿九成山舍
麻雀之诗
未必与你重逢
在浅山茶馆
云中记
风拂过一切隐忍的孤独
秋日
我的世
界寂静无声
白鹭
谁配得上今夜高贵的孤独
未被陈述的
有神秘之美
在泊水寨
大雨滂沱
乡居
月13日所见
我们都是简
单到美好的人
繁花小径
向晚十六行
多么沉静
雨水记
北方冬日
颐和园冬记
灰色的下午
我现在开始嫉妒那个男人
贡江即景
颁奖笔会手记:写在内蒙太西煤集团
阿拉善记,或诗的感受/谈骁
硬挺挺地揳进我的骨血里/芒原
诗歌,是心灵的煤/周簌
第18届华文青年诗人奖活动掠影
《诗探索》简介
导语
“华文青年诗人奖”是由《诗探索》编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诗歌奖项,该奖项面对40岁以下的、年度创作成绩突出的青年诗人。旨在表彰和树立优秀青年诗人形象,倡导良好的诗歌写作方向。该奖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40-60名创作成绩突出的诗人,作为候选人入围该奖的评选,最终评出3名获奖者。《诗探索》是创办于1980年的中国第一本中国新诗写作与理论研究期刊,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新诗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三家学术单位共同作为学术支持机构,由谢冕、吴思敬、林莽等十几位新诗专家和著名诗人组成编辑委员会。
“华文青年诗人奖”是《诗探索》编辑委员会主办的独具特色的诗歌奖项。目前,该奖已举办了18届,评出54名活跃在中国诗坛第一线的优秀诗人。
本书是“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诗集精选本。
精彩页
但求理解(诗学随笔) 谈骁
写了近10年诗之后,我才开始写我的故乡。
2013年春节,我坐一辆面包车回老家,汽车在山路盘旋。车里有几个过去生活在乡村、如今在镇上经商的亲戚,一直在谈论着过去的田问生活。经过一片陡峭的农田,一个人指着窗外说:“这些田这么陡,什么都种不住。种几个土豆吧,挖出来就跑了,追都追不到。”这一幕我太熟悉了:倾斜的山坡上,土豆在前面滚动,人在后面追赶。我就是那个追赶的人,不仅滚动的土豆如在眼前,更多的山村经验也逐渐复活,成了我取用不尽的写作资源。
之前也写过家乡,但多半是猎奇式的景观书写,或者浮泛的田园挽歌。我没有真正理解那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全球化时代,地域的神秘性已经丧失,它只是构成一个人的生存背景,决定了一个人理解生活的方式。
写家乡,不可避免带有追忆性质。在这个求新求变、“每天不一样”的时代,注目过去,往往被视作对当下的逃避。我曾经自我辩护说:所有的写作都是面向过去,即便你描述此刻正在发生之事,你写出来,它也成了过去。这是一种诡辩,只能在逻辑上安慰我。我的追忆之诗,既是认识童年观察过而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遗忘的事物,理解过往之物的“现在性”;也是借助童年的清澈和无垢,来观察此刻,理解此刻之物的“过去性”。所以,追忆不是目的,而是方法。 画家德拉克洛瓦曾如此论述创作的速度:“如果你的技巧不足以在从4楼摔到地面的时间里素描出一个从窗口跳下去的人,你就永远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支持德拉克洛瓦的波德莱尔也说:“对于行为的速写,存在一个变化速度极快的问题,这要求艺术家们以同样的速度去完成创作。”追忆之诗写多了,我已经丧失了这种写作的速度。这丧失,归根结底是经验的缺席:眼前的经验,仓促之间还不能成为写作的养料。就像一个池塘,因为无所不包,因为一切尚在形成、建构,所以是混浊的。我不得不等待,等池水变清,看得到池中的游鱼和水沫,也能看到池底的淤泥和水草。
有一次和张二棍谈到写诗的速度一一我们都不是善于即刻反应的写作者。张二棍对我说:“不要怕我们跟不上光怪陆离的城市。”张二棍的慢是相对的,厚积薄发,他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停笔不写,一旦动笔却又能下笔千言。他不追求速度,在于他有足够强大的消化能力一一他最近写了很多长诗,似乎就是一个证明,而写长诗,需要的也不是瞬间反应,而是对各种材料的综合处理,是一个必要的观察的距离;于我,这个“观察的距离”是被迫的,是经验到文字的转化欠缺功力所致。但我仍然愿意相信,写作不需要追求速度,不像绘画,德拉克洛瓦对瞬间的抓取以及之后的印象派对稍纵即逝的捕捉,是因为当画家抬头再看时,一切已经面目全非了。诗歌不怕面目全非,有时候,诗歌甚至渴望面目全非,它需要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时候,去重新建立一种坚固。
我是依仗经验的写作者。如果要仔细分析,我仰仗的经验是“身体经验”:我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至于我们想到的、读到的,当然也是诗歌中的一部分,但它们不是诗的引线,不是诗的开端,至多是一种中介、一种激发、一种臂助,帮助我们完成一首诗。
P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9: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