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山竹枝词(风俗与人文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金山区图书馆新馆是“国家二级图书馆”。本书为地域传统文化研究、江南文化研究特色读本,以“乡村振兴”及“文旅融合”的全新理念,金山图书馆古籍部从金山历代传世的大量竹枝词中精选专题赋咏地方风俗(含民俗、节俗、风土、风情)与人文底蕴(含名人风采、文坛掌故)的竹枝词佳作150首,加以专业的题解说明、注释、今译,以让广大金山市民读者、青少年读者领略经典,记住“乡愁”。
本书稿系金山区图书馆《吴越文脉传承工程》系列项目的子项目,也是本馆在江南文化研究的原有基础上,立足馆藏古籍资源的文献转化新成果。本书的撰稿人均为具有传统诗词创作实践的专业人士,对入选作品的注译俱能结合创作经验,抉发精髓,阐发妙谛,这是本书稿有别于其他同类竹枝词选本的突出特点。
目录
时令节俗
贺岁
闹新年
过新年
辞旧岁
小年夜
除夕
除夕
元旦
元日
闹元宵
上元节
元宵
元宵
江南春
清明
清明
清明
春畦
立夏
冬祭夏祀
端午
端午节
闹龙舟
乞巧节
乞巧
乞巧
七夕
乞巧节、中元节
中秋节
中秋
天炙中秋
斗蟋蟀、重阳登高
民俗乡风
鳌山
送子观音
赛社
夜龙船
浴佛节
发黄梅
发黄霉
江村秋祭
迎神报赛
请佛
开稻园
跳灶王
祈雨
礼金仙
阳春游山
秦山游
春台戏
唱杨花、演走索
赏菜花
村味鲜
秦山山市(一)
秦山山市(二)
秦山山市(三)
烟火、灯棚
放纸鸢
贩果桡
夜来香
约小姑
斗蟋蟀、斗鹌鹑
斗蟋蟀、斗鹌鹑
……
风土风物
名人故迹
名人珍闻
作者简介汇录
序言
中唐诗人刘禹锡在参与
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后,
牵连坐罪,迭遭贬谪,当其
贬官任夔州刺史之时,除了
流连于三峡雄奇险秀的山水
之间,同时也对巴渝地区活
泼清新的民间歌谣情有独钟
,多所采撷。其显例就是根
据当地民歌的风格改制新词
,将七言绝句的体裁和民歌
谣谚的词藻完美结合,自创
了一种全新的诗歌样式——
竹枝词。刘禹锡所作竹枝词
迄今尚存11首,内容多吟咏
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语言
通俗明畅,音调轻快悠扬,
将诗意和民风熔于一炉,词
浅意深,语近情遥,给人以
耳目一新之感,令文人雅士
和贩夫走卒俱为之心折,传
诵不衰。竹枝词自刘禹锡创
体以来,脍炙人口,流传广
泛,后世文人多有仿作,踵
事增华,作品山积。随着时
代推移,内容亦有极大的突
破,从地域风光、男女恋情
拓展到物产美食、劳动场景
、经济生活、民间习俗等领
域,生活气息更臻浓烈,纪
实特点愈加彰显,从而成为
研究地方风土民情的第一手
资料。由于竹枝词厚植于民
间土壤,以劳动人民喜闻乐
见的事物作为描写客体,且
具有易诵易记的特点,因而
其“人民性”和群众基础无疑
远胜于士大夫阶层才能欣赏
的古典诗词,这也是它葆有
持久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金山地处海滨,古称雄
州,田土膏腴而水网纵横。
此地风光旖旎,蜚声四海;
物产丰饶,甲于一方。兼之
风俗淳厚,人民聪勤,凡此
种种,无不成为历代文人竹
枝词创作的不竭源泉。自元
末流寓来金的诗人杨维桢所
作《海乡竹枝歌》《云间竹
枝词》发为首唱;明人顾玑
《金山杂咏》赓续韵事;清
人则有程超《朱溪竹枝词》
、王丕曾《留溪杂咏》、顾
文焕《亭林竹枝词》、吴大
复《秦山竹枝词》、沈蓉城
《枫溪竹枝词》、曹灴《干
巷竹枝词》等各擅胜场;到
了民国年间,南社名贤高燮
尚作有《乡土杂咏》70首,
犹如余晖残霭,仍照一方。
上述竹枝词作品量多质精,
总数近2000首,业已成为
金山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
化宝库中的珍品。
金山竹枝词第一个显著
的特点,乃是继承了《诗经
·豳风.七月》反映黎民百
姓生产劳动之艰辛的优良传
统。“潮来潮去白洋沙,白
洋女儿把锄耙。苦海熬干是
何日?免得侬来耙雪沙”(
元·杨维桢《海乡竹枝歌》
)、“量盛海水十分煎,老
幼提携向市廛。最苦疲聋霜
雪里,一筐值得多少钱”(
清·王丕曾《留溪竹枝词》
)。此二首竹枝词皆描述金
山盐民生活,并寄予悲悯恻
怛之情。前一首中“雪沙”即
白盐之譬喻,透过盐场女儿
切盼“苦海熬干”的心声,曲
折表现出制盐生涯的苦楚,
意境与北宋词人柳永赋咏盐
民生活的名作《煮海歌》颇
相仿佛;后一首生动呈现盐
民结队于隆冬奇寒中售盐而
获值低廉的场景,读之令人
酸鼻不已,氛围描写方面则
与白居易新乐府诗《卖炭翁
》同一机杼。金山先民濒水
而生,农作之余兼事捕捞,
竹枝词中也有生动的反映。
“南湖两岸列渔矶,渔兄渔
弟静夜依。捞得鱼蟹携满簏
,商量入市待朝唏”(清·时
光弼《张溪竹枝词》)。旧
时张堰张泾河段渔人夤夜捕
捞并争赶早市的情景历历如
绘,笔致疏宕中含情韵。“
泖蟹相看似蝃蛛,产由急水
异汾湖。三更竹簖篝灯守,
几处鱼罾草舍俱”(清·沈蓉
城《枫溪竹枝词》)。此首
描绘枫泾水产泖蟹和捕蟹人
彻夜劳作的场面,真切动人
。明清之际,金山纺织业极
称兴盛,各家竹枝词也多有
涉笔。“春潮覆草半江青,
长水分涂客未经。少理蚕丝
多织布,百家烟火傍朱泾”
(清·陆宝《朱泾竹枝词》
)、“我乡布利洵堪夸,不
道连年雨烂花。布贱花昂咸
折本,家家纺织尽停车”(
清·白泾野老《俭岁竹枝词
》)。前一首写舟泊朱泾亲
见布业带来的市井繁荣,刻
画工细,宛然一幅《清明上
河图》。后一首作于灾年,
有感于霪雨烂棉,万家罢纺
,一派萧条景象,令人喟叹
不已。
歌咏风光物产自然也是
金山竹枝词一个蔚为大宗的
主题。“十里山塘水色鲜,
菱花开处藕花连。轻舟荡入
波心里,只少吴娃唱《采莲
》”(清·吴大复《秦山竹枝
词》)。旧日秦山下山塘河
的水色花光在文人多彩的笔
下得到优美的体现,写景空
灵清远,令人为之神驰。“
青帘不挂酒家胡,白舫何人
更泛湖?千顷湖光春涨绿,
元人诗笔宋人图”(清·顾文
焕《亭林竹枝词》)。此首
则细摹亭林湖春日的景致,
设色工丽,风神摇曳。“绿
波红树得秋多,指点天空一
鸟过。我向溪南看落日,湾
头毕竟最嵯峨”(近代.高
燮《乡土杂咏》)。此首描
摹朱泾市南落照湾风光,笔
调明净秀润,纯用白描,但
似俗实雅,体现出上流社会
文人流连光景、吟赏烟霞的
雅人深致。物产方面,则以
写水产的为多。“风翻白漾
卷菰蒲,叶尽桑园噪冷乌。
思向钓钩浜口去,教郎网捉
四腮鲈。”(清·沈蓉城《枫
溪竹枝词》)从句末可知,
以产于松江秀野桥著称的名
鱼“四腮鲈”在昔日的枫泾钓
钩浜亦曾出产,不禁令人食
指大动。“渔家惯住野塘前
,开到菱花便棹船。钓得竿
头乌背鲫,小仙也说是神仙
”(清·程兼善《枫溪棹歌》
)。诗中渔人因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