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瑶族神话集成(瑶族口头文学集成)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瑶族神话集成》是针对瑶族神话编撰而成的文集。本书内容全面、分类系统,是目前所见收录瑶族神话文本最多的作品集,是全面了解、深入研究瑶族神话、瑶族文化的重要文献。编者从一百余种出版物和内部资料(油印本)中筛选出一百余则神话,这些文本凝聚了数十年来无数瑶族文学(文化)调查者、研究者的心血,是对其在瑶族神话文本搜集、整理方面所获得成果的集中展示。有助于瑶族文学、文化的传承、传播,有助于瑶族同胞了解本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学(文化)研究者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资料。 目录 第一部分 世界起源神话 密洛陀(九则)(广西大化县) 密洛陀(广西都安县) 密洛陀(广西巴马县) 密洛陀(广西巴马县) 密洛陀(云南富宁县) 达努节(广西巴马县、都安县) 《密洛陀》概要 《密洛陀》神谱(广西都安县、巴马县) 《杠葩众》概要 开天辟地的传说(八则)(云南西畴县、麻栗坡县) 造千种万物(五则)(贵州从江县) 张六角和他仔的传说(三则)(广西钟山县) 宇宙万物的创造(广西都安县) 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广西金秀县) 天为什么这样高(广西金秀县) 米罗沙造天造地(广西都安县) 盘古神话(云南屏边县) 青布做天,木盆做地(湖南道县)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广东乳源县) 盘古开天地(湖南宁远县) 盘古以身化天地(广西西林县) 太古老和盘古郎开天地(广西南丹县、贵州荔波县) 盘古立天地(广西贺州市八步区) 盘古圣皇凿天辟地(广西河池市宜州区) 第二部分 日月星象神话 射太阳(广西南丹县) 阿大射太阳(广西上思县) 射月亮(广西北部瑶区) 天地日月山川风雨的由来(广西金秀县) 天地始歌(广西南丹县、贵州荔波县) 黄家兄弟打日月(广西南丹县) 打太阳的传说(广西兴安县) 雷公雨(广西南丹县) 太阳与月亮(广东连山县) 月亮娃娃(云南麻栗坡县) 梭罗树上的人(云南河口县) 十营贵射日(云南金平县) 月食为什么用箭射(云南西畴县、麻栗坡县) 令公射日(云南师宗县) 瑶王勾洼射日月(贵州荔波县) 喊太阳(贵州荔波县) 十六个太阳十七个月亮(贵州荔波县) 射天狗(贵州荔波县) 长脚哥哥射太阳(贵州荔波县) 第三部分 人类起源神话 咪罗陀造人(广西都安县、巴马县) 特推阿公教猴子(广西马山县、都安县) 人和蜂的来历(广西南丹县) 兄妹结婚的故事(广西荔浦县) 昆虫繁衍人的故事(云南河口县) 黄瓜变人神话(云南西双版纳) 务告造人(贵州荔波县) 第四部分 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 伏羲兄妹的故事(广西金秀县) 水淹天下的故事(广西南丹县、都安县) 瑶族人的由来(广西上思县) …… 第五部分 文化起源神话 第六部分 族群源流神话 序言 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 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 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 族中的一员,第七次全国 人口普查(2020)显示其 人口为263万。在国内,瑶 族主要分布于广西、湖南 、广东、云南、贵州四省 一区,且相对集中地分布 在“粤北湘南桂北滇南”一线 。瑶族不仅人口多、分布 广,还形成了源远流长、 内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民 族文化。瑶族神话是瑶族 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其口 承传统的核心部分,以其 多样的文本类型、独特的 情节结构、厚重的历史感 以及丰富的内涵闻名于世 。 笔者搜集到收录瑶族神 话的公开出版物和各类资 料63种,在此基础上结合 田野调查,整理出瑶族神 话192篇。这些神话流传于 瑶族聚居的5省(区)20市 (州)下辖54县(区), 其中有97篇是从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桂林、河池、百 色、贺州、柳州、南宁、 来宾、防城港8市下辖25县 (区)搜集得来,占总篇 数的51%;从湖南省的永 州、郴州、邵阳、衡阳4市 下辖13县搜集33篇,占 17%;从广东省的清远、 韶关2市下辖4县(市)搜 集15篇,占8%;从云南省 的文山、红河、西双版纳 、曲靖4市(州)下辖9县 搜集23篇,占12%;从贵 州省的黔东南、黔南2州下 辖3县搜集24篇,占12%。 从流传的广度、数量以及 多样性来看,这些文本具 有一定代表性,大体能反 映瑶族神话的基本情况。 在本文中,笔者拟全面 、系统地对瑶族神话进行 分类,接着从情节模式入 手,分析诸神话类型的特 质,由此归纳、总结其整 体特征。 一、神话的分类:从“基 础存在论”到“神话四分说” 针对口承文学的研究, 故事形态学的开创者普罗 普(V.Propp)曾说:“正确 的分类是科学描述的初阶 之一。”①就神话而言,要 建立一个普适性的分类体 系是比较困难的,这主要 是因为人们对神话的整体 认知各各不一。 笔者认为,哲学家海德 格尔(M.Heidegger)通过定 义“此在”“存在者”“存在”这 三个基本概念以及阐发此 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 一个“人”“物”“世界”三者间 根基性的关系模式,即“基 础存在论”,这对神话分类 具有启发意义。关于“基础 存在论”的重要论断有三: 一是“此在”是特殊的“存在 者”,其特殊性在于“此在” 是“存在者”存在的前提和基 础(人与物);二是“此在” 与“此在”共在(人与人); 三是“此在”在“世界”之中存 在(人与世界)②。 首先,根据上述三个论 断可引出“人与物”“人与人” 这两种基本关系。“人与物” 的交接构成一般意义的“自 然”,“人与人”的交接构成 通常所说的“社会”,这样, 内容多样的神话就大体可 分为“自然神话”与“社会神 话”。 其次,根据前面三个论 断,局部、有限的“此在”“ 存在者”与整体、无限的“存 在”有本质的区别,且前两 者从属于(包含于)后者 ,这样,“人(物)与世界” 这一基本关系启发我们从“ 局部”与“整体”这一对范畴 出发,分别审视“自然神话” 与“社会神话”。 再次,从“局部”的角度 审视“自然”,就形成了一类 解释个别的自然物之来源 、自然现象发生之原理的 神话,这就是“自然释原神 话”;从“整体”的角度审视“ 自然”,就形成了一类从根 源上追问“整体”的世界之由 来的神话,即“世界起源神 话”。“自然释原神话”与“世 界起源神话”同属“自然神话 ”。 最后,从“局部”的角度 审视“社会”,也就是通过“ 个体的人”即“文化英雄”展 示其在生产技术、风俗礼 仪、社会制度等方面的贡 献与意义,这就是“文化起 源神话”;从“整体”的角度 审视“社会”,其实就是从根 源上追问原初的、种属意 义的人的由来,这就是“人 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 话”与“文化起源神话”同属“ 社会神话”。 综上,基于对“基础存在 论”的理解,笔者从人与物 、人与人、人与世界这三 对基本关系出发,结合局 部(有限)与整体(无限 )这一对范畴,将神话分 为自然释原神话、世界起 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 文化起源神话,此可称为“ 神话四分说”。对此需补充 说明的是:首先,人与物 、人与人这两对基本关系 植根于人的“生存性”,且分 别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 对应;其次,局部(有限 )与整体(无限)这一对 范畴隐含着先民“思维演进” 的历程。 笔者以“神话四分说”为 基本框架,再结合瑶族神 话的实际情况,从情节入 手,将瑶族神话分为六类 ,它们分别是:世界起源 神话、自然释原神话、人 类起源神话、洪水后人类 再生神话、族群源流神话 以及文化起源神话。 “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 在前文已有较详细的论述 ,此类神话关涉婚姻礼仪 的起源、生育制度的构建 。婚礼、葬礼是重要的人 生礼仪。从“个体生命历程” 的层面看,婚礼是个体生 命的谋划与准备,葬礼是 个体生命的终结、过渡与 轮回生命观的预演。孔子 有云:“死生亦大矣。”学者 维柯也认为婚礼、葬礼与 天神崇拜是诸民族文化演 变的早期阶段最重要的三 大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