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歌77首(贝里曼诗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约翰·贝里曼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梦歌》是自白派诗歌奠基者约翰·贝里曼的代表作,一部组诗形式的个人史诗、反乌托邦《神曲》,本质上是主角“亨利”在醉与醒中游历人间的所思所感。谈及他,贝里曼说:“我们时有相交,只不过我是真实的人。”这个偏执、热情、抑郁、酗酒的反英雄人物,写下如梦语般的记录,叛逆的语言不拘章法,风格离奇而诡异。
出版于1964年的《梦歌77首》于次年获普利策诗歌奖,是整部《梦歌》的一部分。贝里曼将它题献给妻子凯特及挚友索尔·贝娄。中译本也包含贝里曼年表,而聚焦于作品背景的生动注释,亦可谓对贝里曼/亨利的“梦境解读”。
作者简介
  范静哗,诗人,翻译家。1965年生于江苏,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十多年,现在新加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华文语言文学教学、现当代英文诗歌。在海内外多家刊物、多部选集中发表中英文诗作和译作,出版诗集、译著、学术著作多部,主要诗歌译著有《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深层的需要》《消失的岛屿》等。
目录
译者序:漫谈贝里曼的《梦歌》
作者按
第一卷
梦歌1号
梦歌2号 大纽扣、纸高帽:上场
梦歌3号 给一个老畜生的刺激
梦歌4号
梦歌5号
梦歌6号 韦尔斯的一个柱头
梦歌7号 有保罗·穆尼的《鲨鱼岛的囚徒》
梦歌8号
梦歌9号
梦歌10号
梦歌11号
梦歌12号 安息日
梦歌13号
梦歌14号
梦歌15号
梦歌16号
梦歌17号
梦歌18号 献给罗特克的阔步曲
梦歌19号
梦歌20号 智慧的奥秘
梦歌21号
梦歌22号 关于1826年
梦歌23号 艾克的歌谣
梦歌24号
梦歌25号
梦歌26号
第二卷
梦歌27号
梦歌28号 积雪线
梦歌29号
梦歌30号
梦歌31号
梦歌32号
梦歌33号
梦歌34号
梦歌35号 美国现代语言协会
梦歌36号
梦歌37号 以老绅士为中心的三首
梦歌38号
梦歌39号
梦歌40号
梦歌41号
梦歌42号
梦歌43号
梦歌44号
梦歌45号
梦歌46号
梦歌47号 愚人节,或埃及的圣玛丽
梦歌48号
梦歌49号 醉瞎
梦歌50号
梦歌51号
第三卷
梦歌52号 无声的歌
梦歌53号
梦歌54号
梦歌55号
梦歌56号
梦歌57号
梦歌58号
梦歌59号 亨利在克里姆林宫冥想
梦歌60号
梦歌61号
梦歌62号
梦歌63号
梦歌64号
梦歌65号
梦歌66号
梦歌67号
梦歌68号
梦歌69号
梦歌70号
梦歌71号
梦歌72号 尊者风范
梦歌73号 枯山水,龙安寺
梦歌74号
梦歌75号
梦歌76号 亨利的自白
梦歌77号
贝里曼年谱
死后出版物
译后记
序言
漫谈贝里曼的《梦歌》
美国中生代代表诗人约
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 1914-1972)的
《梦歌》是一部组诗形式的
个人史诗,由385首“歌”组
成,贝里曼自己曾用“切碎
的”来形容这部作品。整部
《梦歌》写作时间横跨二十
年,最早的“梦歌”形式的诗
行能够追溯到1947年,当
然其中涉及内容所跨的时间
比实际写作时间更长。贝里
曼一直一边写一边思考如何
将数百首《梦歌》按照某种
结构进行编排,但似乎始终
没有一个明确的可循的线索
,所以现在被称为《梦歌》
的这部长诗,从表面上看,
要么是一首一首互不相关的
诗,要么是具有某种内部关
联的一组一组诗。现行的《
梦歌》分为两部出版,第一
部《梦歌77首》出版于
1964年,获得当年的普利
策诗歌奖;第二部“梦歌”以
《他的玩具、他的梦、他的
休息》为题于1969年出版
,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不算未完成的断章碎片,已
经完成但没有发表的成篇“
梦歌”还有几百首;1977年
,贝里曼研究专家约翰·哈
芬登(John Haffendan)将
其中的45首以《亨利的命运
》为题集辑出版。当整部《
梦歌》出版时,贝里曼的“
作者按”有这样的话:“回应
评论家是很无聊的,但有些
讨论《梦歌77首》的人实在
是太不着边际(这话印刷出
来就该道歉了,但有谁见过
道歉呢?),所以我就容许
自己说一句。这部诗,无论
其中的人物多么繁杂,本质
上是关于一位名叫亨利的想
象出来的人物(不是诗人,
不是我),是一位美国白人
,初入中年,有时是黑脸,
经受过不可逆转的丧失,有
时用第一人称有时用第三人
称有时甚至用第二人称谈论
他自己;他有一个朋友,从
没有被命名,会称他为骨板
先生或由此衍生出的其他变
体。”
贝里曼1947年就写了他
后来认为是第一首的梦歌,
那首诗的第一行是“那开心
的老头是个愚蠢的老哑巴”
(The jolly old man is the
silly old dumb)。当然,那
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它会成为
“梦歌”,也不知道后来的梦
歌会按照哪种口吻和方式写
,在写作梦歌中的过程中,
他曾几度考虑要以哪一首诗
结束《梦歌》。在他儿子出
生的第二天夜里,他在日记
里记下:“《梦歌》应该恰
好以这件事结束。”当然,
他一直以为他那次生的应该
是一个女儿而不是儿子。《
梦歌》的最后一首,第385
号的最后三个词是“我沉沉
的女儿”(my heavy
daughter)。贝里曼的藏书
、手稿、日记等收藏于其生
前任教的明尼苏达大学图书
馆。
这部诗之所以被命名为
《梦歌》,可以做如下几方
面的解释。一、所谓《梦歌
》,当然可以作为“梦”来看
,梦之歌所写的便是日之所
见所思而发的夜梦,这样的
组歌是不需要什么线性逻辑
的,甚至连弗洛伊德的“梦
之运作”也运用不上。有人
甚至曾试图从数字序号出发
对他出版的三本诗集进行研
究,但从诗人选择出来供出
版的“梦歌”来看,似乎很难
说其中有什么可经证实的逻
辑(除了主人公的情绪线索
)。甚至可以说,这些歌的
创作过程便是做梦过程。二
、仅在1954-1955年之间,
贝里曼就记录了好几百页的
梦,并不时地加以分析;也
是在1955年底,他写出了
最早的“梦歌”(和很多早期
的梦歌一样,都没能收进后
来的《梦歌》。梦之歌也许
更应该被理解为“白日的梦
幻”(不是“白日梦”),这
是一种亦真亦幻的联翩浮想
。我们可以想象处于半醉半
醒之间的诗人在不分现实和
幻想、不在此时此地也不在
彼岸世界的状态下躲在斗室
里涂涂改改,一会儿假话真
说,一会儿真话假说,一会
儿以我作他,一会儿以他作
我。这部诗中有几个角儿扮
演着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
人戴着不同面具依次或同时
出场,互相观察或自我省察
。也许耽于杯中物的贝里曼
一样可以自问,谁知道是我
审视蝴蝶还是蝴蝶审视我呢
?关键在于,这里有一个落
实为文字的文本使得所有的
我/我们/他们有了栖身之所
。三、这些文字构成的场所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梦歌》的世界是围绕一个人
建立起来的,这个人叫作亨
利。《梦歌77首》初版的“
作者按”中,贝里曼说过这
样的话:梦歌中的诸多观点
和错误不应该推给主角亨利
,更不该推给作者,而应该
推给这部作品的标题。这是
就作品中隐晦难解、语言混
杂这一层面来说的。
……
第三句:“……他们都以
我为歌曲。”这句来自《圣
经·耶利米哀歌》(3:63)
,这句话出现在向耶和华的
呼求中,上下文是:“耶和
华啊,你听见他们辱骂我的
话,知道他们向我所设的计
,并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口
中所说的话,以及终日向我
所设的计谋。求你观看,他
们坐下、起来,都以我为歌
曲。”原文中的“歌
曲”[musick(钦定版《圣经
》文本)]实际上有谐戏取
乐的意思。因此,有的《圣
经》版本直接翻译为“我都
是他们的笑柄”。
第四句:“但是还有另一
种方法。”这取自南非改革
家、作家奥利芙·施莱纳
(Olive Schreiner)出版于
1914年的书《梦》。施莱
纳小姐认为艺术家通常有两
种方法呈现“真实”:其一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