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人人都需要懂一点儿逻辑的学问。因为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式,而一个人只有做到逻辑地思考并表达,才能避免误解,高/效快速地与他人交流。但现实中,许多人不仅没有用逻辑进行思考、讲话、书写的良好习惯,甚至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而不自知。 “以前的孩子都是用笔在纸上写字,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用手指在屏幕上输入文字。因此,现在的孩子字写得不好。”——你能看出这段论述有什么逻辑错误吗?在《聪明人的逻辑思考力》一书中,作者小野田博一起篇就向读者抛出了这个问题。通过这类简单的例题,小野田对基础的逻辑知识和应用方式进行了简单易懂的解释,让读者一目了然地认识到:逻辑到底是什么;怎么表达才能让对方觉得合乎逻辑;与人讨论时,有哪三大禁忌;为什么不要说“我认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反复解决简单的问题,读者会自然而然地内化需要牢记的概念、规则和习惯,成为一名更有智慧、更有说服力的逻辑思考者。 作者简介 小野田博一,毕业于日本最难考取的医学部——东京大学医学部,先后取得保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曾受雇于世界最大的财经报纸——日本经济新闻社,该报也是日本政治界、经济界高层决策者的必读报刊。 日本当代知名的国际象棋棋手——日本邮政象棋协会第21届日本全国冠/军、国际函授国际象棋协会认证的国际象棋大师、日本函授国际象棋协会的国际事务代表。 目录 前言 01 什么是论 论的定义 论的方式 02 什么是反驳 反驳应该满足的两个条件 不要急于反驳,先向对方提问 4种提问,让对方的意思更清晰 03 什么是逻辑 逻辑没有定式 形式正确即逻辑有效 在演绎推理中,学会逻辑 04 “合乎逻辑的”到底指什么 两大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怎么表达能让对方觉得合乎逻辑 3个不要,找到议论的正确方式 05 合理性是论证的关键 强论证合理性强,弱论证合理性弱 多个角度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合理性 06 明确前提 使用对方认同的前提 不要省略,要阐述清楚 07 注意对方隐藏的前提 隐藏的前提奇怪,逻辑也会变奇怪 有问题的假设,会导致逻辑不合理 08 避免在论点中加入“我” 不要使用“我认为” 陈述理由,让表达更客观 09 避免在论据中加入“我” 避免在支撑论点的部分中加入“我” 写作时,避免4种错误习惯 用论证的方式写文章 书面表达时的两个要点 10 论证的说明要尽可能详细 尽可能详细地阐述理由 为相互理解而充分说明 11 避免在论证中加入转折 论证中,不要使用转折词 有转折,就容易逻辑矛盾 12 直接表达,让逻辑更清楚 只通过字面意思表达 论证不需要文学色彩 13 逻辑思考力训练题 序言 掌握逻辑思考,其实很 简单 掌握逻辑思考,不需要 超群的智力。其实,一个正 常人在10岁时就已经具备理 解和驾驭逻辑的智力。这意 味着,无法进行逻辑思考的 人可能还不如10岁的孩子。 因此,本书所涉及的内 容并不高深,甚至可以说是 连孩子都能看懂的内容。事 实上,一些聪明的孩子在10 岁时,逻辑思考力就已经远 超成年人的平均水平。 要问逻辑性的口头与书 面表达具有什么优点,秒答 似乎有点儿困难,不过,我 们很容易想到表达没有逻辑 的缺点。其中,最大的一点 就是让表达者看起来不太聪 明,甚至不如10岁的孩子。 有逻辑的口头与书面表 达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是有智 慧、有理性的人。具体来说 ,有逻辑的表达能让我们清 晰准确地向对方传达信息, 这一点在国际交流中尤为重 要。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 英语交流时,由于英语会话 完全由逻辑性内容构成,不 能谈论逻辑之外的东西,因 此有逻辑的表达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用英语交流。 日本人在说话和写作时 ,形式上时常缺乏逻辑。这 主要是因为日本人有自己独 特的说话和写作习惯。 举个例子。下面是要寄 快递的客人A与便利店店员 B的一段对话。 B:“快递将于明天寄出 ,您需要指定配送时 间吗?” A:“明天上午能寄出吗 ?” B:“那明天上午我帮您 寄出。” 这类对话在日本非常常 见。你能分辨出它哪里逻辑 不对劲吗? 可能有很多读者回答不 上来。(如果你一眼就注意 到问题,或通过思考审视发 现了不对劲之处,那么你的 思维已经具有高度的逻辑性 ,本书对你也许不会有太大 帮助。) B的发言是不对劲的。 A是问“能否”寄出,而不 是说“如果可以,请明天上 午寄出”。 B却将A的话自行理解成 明天上午寄出,并做出了如 上回答。 要使对话具有逻辑性, 那么B应该只回答“可以寄出 ”,然后等待A做出决定,或 询问A一句:“那需要帮您明 天上午寄出吗?”这才是合 乎逻辑的。 下面,我再举一个例子 。 (会议结束后,会上没 有发表意见的两人在电 梯中聊天) 员工A:“D计划不太可行 吧……” 员工B:“万一出了问题 ,社长应该会想办法的吧? ” 这种随意的对话在生活 中很常见。由于不是正式场 合下的逻辑性讨论,平时这 么说完全没问题。但对思考 逻辑而言,这是个很实用的 例子。让我们从逻辑角度再 来看看上面的例子。 你认为这段对话合乎逻 辑吗?答案就是完全不符合 。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会 在后文中解答这个问题。 很多人并不清楚逻辑为 何物,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说话时,他们不会思考自 己所说的内容是否逻辑有效 ,更不会判断它是否逻辑有 效,甚至没有“判断自己的 表达逻辑有效与否是可能的 ”这一概念。 很多人也并不知道“合乎 逻辑的”到底指什么,只有 一种非常不清不楚的印象。 因此,他们的对话中时常混 杂着逻辑无效和不合逻辑的 表达。 为了让我们的表达具有 逻辑,剔除其中逻辑无效之 处与不合逻辑之处,我们必 须充分理解什么是逻辑,什 么又是合乎逻辑的。不理解 这些概念,仅凭一些表面技 巧是行不通的。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 什么是逻辑吧! 小野田博一 导语 一本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表达能力的入门书 本书中,日本知名逻辑达人、国际象棋大师、东大医学部高材生小野田博一通过简要的概念介绍和生动的案例解析,为普通读者讲透了什么是逻辑,又如何在思考和沟通中用好逻辑,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超/高/效、零误解地达到交流目的。 边学边练,帮你轻松走出误区、打破恶习、突破障碍 书中针对常见的逻辑思考和表达问题,如文不对题、贸然否定、自相矛盾等,给出了大量简单有趣的例题。读者通过跟随作者思路,反复解题,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逻辑力,纠正自身原有的错误认知和不良习惯,并学会巧妙应对他人造成的逻辑障碍。 湛庐文化出品。 精彩页 所以许多人认为蝙蝠是鸟。 请问该论证存在什么问题? 该论证的问题在于,结论部分没有给出证明“许多人认为蝙蝠是鸟”的依据。 如果结论部分写成“所以有人认为蝙蝠是鸟,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或“所以,可能有许多人认为蝙蝠是乌”尚且能够接受,但该论证用“所以许多人认为蝙蝠是乌”这一判断句作为结论,这样一来它的前提就不够充分了。如果一个论证前提不充分,我们就很难判断它的结论是否正确。最近《少女的港湾》这部小说很受中学生欢迎,很多中学生在读。 请问该论证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回应? 该论证的问题在于,有关“很多中学生在读”的描述不够具体。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向对方寻求更多正确信息,比如:“‘许多中学生’具体指哪些?” 对对方的观点不加分辨,敷衍地回答“是吗?许多中学生都在读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要点 要学会质疑对方表述的可信度。这并不是说让大家必须质疑或认定对方的观点不正确。我们要做的是学会独立判断,并在证明依据可信之前不轻易相信对方。 4种提问,让对方的意思更清晰 为了弄清对方的意思,我们需要进行提问。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关于理由的提问、关于事实的提问、关于定义(句意)的提问及关于逻辑漏洞的提问。 1.关于理由的提问 例:“A的态度有失妥当。他不应该当着其他下属的面训斥那个下属。” 该观点缺少不应该训斥的理由。我们应该就该点进行提问,比如:“为什么不能当着其他下属的面训斥那个下属呢?” 2.关于事实的提问 例:“最近沙丘猫很受欢迎啊!所以……” 因为该论证没有介绍沙丘猫受欢迎的具体情况,所以可以就这点进行提问。比如:“沙丘猫具体受哪些人欢迎?有多受欢迎呢?”注意像“嗯,最近沙丘猫很受欢迎啊”这样敷衍是不行的。 3.关于定义(句意)的提问 例:“最近weeb越来越多了,所以世界开始向日本逐渐靠拢了。”(weeb:英语俗语,指喜爱日本宅文化的非日本人。)如果你不知道weeb是什么意思,可以向对方提问,比如:“weeb是什么意思?” 如果对方的表述中出现了日常少见的词,即使你知道它的意思,也不要有“我知道这个词,所以不用问了”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为说话人的认知与你的认知可能存在出入,所以事先确认一下比较好。 4.关于逻辑漏洞的提问 例:“乌贼中含有××,所以吃乌贼对身体好。”从“乌贼中含有××”不能推导出“吃乌贼对身体好”这个结论。该论证中省略了关键内容,导致其逻辑无效。我们可以对原论证中的漏洞进行提问,也就是问:“摄入××对身体有好处吗?” 认为对方的意思就是“摄入××对身体有好处”,所以没必要特地问,这是不对的。议论时,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 要点 对方表述不清晰时,要及时提问。 P3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