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专业能力必修系列》丛书从“知识储备”和“技能修炼”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个别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在目录形式上略有不同)。“知识储备”部分一般包括:①对学科课程价值的理解与认识;②修订后课标(义务教育)的主要精神;③针对该学段、该学科的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内容等。“技能修炼”部分主要针对教学设计、目标把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专题展开论述。每个专题下根据学科特点和当前教学实际设有几个小话题,以案例导入或结合案例的形式阐述教师教学所必需的技能以及形成这些技能所需要的方法和途径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周年之际,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再次修订与正式颁布,我们隆重推出这套“青蓝工程——学科教师专业能力必修系列”丛书。丛书立足于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专业知识与普适技能,为有效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助力素质教育高质量地推进提供了保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做支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我国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但今天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以往,我们常常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或教学技能,但一个合格的教师究竟需要哪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该朝着哪个方向和目标去努力?这些问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在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上,一直以来并不是十分清晰。因此,我们聘请了当前活跃在基础教育学科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直接参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审议或教材编写的资深学者,以担任相应学科的中小学教师应该(需要)了解(具备)的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总结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力求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均衡发展,实现大多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达标。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套丛书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与发展的一个奠基工程,也是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的结晶。我们希望青年教师不但能从书中充分汲取全国资深专家与优秀教师的经验、成果,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前辈的引领下,大胆创新,勇于超越,也因此,我们将丛书命名为“青蓝工程”。
丛书从“知识储备”和“技能修炼”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个别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在目录形式上略有不同)。“知识储备”部分一般包括:①对学科课程价值的理解与认识;②修订后课标(义务教育)的主要精神;③针对该学段、该学科的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内容等。“技能修炼”部分主要针对教学设计、目标把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专题展开论述。每个专题下根据学科特点和当前教学实际设有几个小话题,以案例导入或结合案例的形式阐述教师教学所必需的技能以及形成这些技能所需要的方法和途径等。
本丛书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普适性,希望对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能有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