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
◎片名:刘天华
◎又名:
◎年份:2000
◎类型:剧情/传记
◎导演:郑洞天
◎制片人:
◎编剧:
◎主演:陈军/颜丹晨/谢尔盖·阿什玛林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IMDB:
◎语言:普通话
◎片长:104分钟
◎上映时间:
◎出品公司:
◎发行公司:
◎全球票房:
◎国内票房:
◎剧情简介: 刘天华,江阴人,自小酷爱音乐。1914年其失业,又逢丧父,贫病交加,每日以拉二胡来抒发内心的忧愤。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一封聘书,改变了刘天华一生的命运。 1922年,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任教的刘天华,结识了俄国小提琴教授古诺夫。刘天华一方面从古诺夫那里学习西方成熟的小提琴技艺和教学方法,汲取有益的艺术养分。另一方面挖掘民乐的精华,收集民间失传的优秀旋律,改进二胡的制造规格和传统的记谱方法。正当刘天华为开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之门努力奋斗时,“五四”运动被军阀政府残酷地镇压下去。“五四”弘扬的新文化事业包括新音乐事业都受到了摧残和打击。天华再一次失业,古诺夫也离开了北京。 北大的同僚们钦佩刘天华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人品,替他谋到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音乐讲师的职位。这年,他的妻子携幼子来到北平,分别多年的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刘天华艰苦的生活道路使他思考了许多音乐之外的东西,他为振兴中国民族音乐挣扎奋斗着,创作出了《月祝》、((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等脍炙人口的中国经典音乐作品。慕名而来的学子越来越多,创作和教学的双重劳累,啃蚀了刘天华的身体。 1930年在北京饭店举行了近代中国最具价值的一场民族音乐会。刘天华拖着疲惫的病体,将国民族音乐的精华献给了在场的全体中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音乐会结尾,当奏完壮丽而又坚定的二胡曲《光明行》时,全场掌声雷动。 1932年6月,刘天华在北京桥听写民族锣鼓经期间,不幸染上了猩红热,于6月8日病逝,终年只有37岁。
◎主题曲:
◎获奖情况: 《刘天华》获奖1次,提名2次 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摄影(提名)张锡贵 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美术(提名) 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录音冯德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