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坦荡人生无悔路(修订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曹凤岐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凤岐教授的回忆录,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
作者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发展和奋斗在改革开放中,因此,读者不仅能够从书中管窥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而且能够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书中故事生动曲折,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朴实无华,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修订版的主要变动之处包括:增加了一章,即第十一章“春风化雨”;对部分章节和内容进行了增删,比如删除了“关于家族的传说”一节,删除了有关北大“文革”时期的部分内容,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内容和故事,进一步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增加了不少历史资料和照片,由此使本书的历史感更强。
作者简介
曹凤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副会长。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最早提出在中国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学者之一,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多项国家和教育部等重点科研项目,出版20余本专著、教材,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代表著作有《货币金融学》《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货币金融管理学》《金融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等。
目录
第一章 童年记忆
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庭
童年生活
欢乐的少年时期
第二章 中学时代
因病休学
加入共青团
三年困难时期
高中阶段
学习雷锋和革命化运动
考入北大
第三章 北大风云
北大第一年
北大的“第一张大字报”
“革命大串联”
北大的“派性”活动
认真研读马列原著
工宣队进校
战备疏散
加入党组织
回校进行大批判
毕业分配
同学情谊
第四章 曲折十年
丧父之痛
我的婚姻
下放劳动
一次莫名其妙的批判会
母亲患病离世
我学会了坚强
第五章 进军金融
先学后教
开设多门课程
注重编写教材
第一次出国讲学
成立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
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贡献
第六章 股份制改革
我是最早提倡推行股份制的学者之一
一本研究股份制的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一次后果很严重的批判会
柳暗花明又一村
继续深入研究股份制改革
第七章 资本市场
我是在国内最早提出发展资本市场的学者之一
提出“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观点
对中国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提出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理论
提出发展广义资本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理论
提出建立和健全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理论
获证券市场20周年特别贡献奖
继续深入研究资本市场问题
第八章 起草两法
《证券法》由专家牵头起草
顺利进行阶段
激烈争论阶段
总结经验,调查研究阶段
峰回路转,《证券法》终于出台
《证券法》的修订
《投资基金法》起草背景
综合立法遇到困难
改为起草《证券投资基金法》
《证券投资基金法》顺利通过
第九章 创建学院
出任经济管理系副系主任
为申报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而奔走呼号
成立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命名
光华管理学院得到迅速发展
急流勇退
继续关心光华管理学院的发展
第十章 家乡情结
参与松原市“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关于建立以松花江为中心江旅游城市的建议
不忘母校,感恩母校
我是松原奥运火炬手
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
班主任生涯
严格要求,负责到底
绵绵师生情
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十二章 不忘初心
退而不休
设立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
立德树人
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人生感悟
附录 一位经济学家眼中的历史——评曹凤岐教授自传《坦荡人生无悔路》
后记
序言
红烛滴汨化春雨
《坦荡人生无悔路》一
书于2018年出版,如今已
经三年时间了。这本书受到
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尤其是我的学生们很喜欢
这本书,写了多篇读后感,
部分读后感已结集成册——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坦荡人生无悔路〉读后感集
》(非公开出版)。《坦荡
人生无悔路》一书出版后很
快售完,并进行了加印,现
在也已基本售完。为了满足
广大读者的需要,我决定对
这本书进行修订后重新出版

这一版主要在以下方面
进行了修订:
第一,增加了一章,即
第十一章“春风化雨”,主要
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如何建
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一
章中摘录了《春风化雨桃李
芬芳——〈坦荡人生无悔路
〉读后感集》的部分内容。
第二,对部分章节和内
容进行了增删。比如删除了
“关于家族的传说”一节,删
除了有关北大“文革”时期的
部分内容,增加了一部分新
的内容和故事,进一步增强
了本书的可读性。
第三,增加了不少历史
资料和照片,由此使本书的
历史感更强。
《坦荡人生无悔路》已
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什
么还要修订再版呢?
因为我是在“口述历史”
。书中不仅讲述了我成长、
发展和奋斗的历史,更重要
的是以我的亲身经历从侧面
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
多年的发展史,尤其是四十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史,讲述
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发
展史。一些年轻同志对这些
历史是不太熟悉的,后来者
对此可能更为生疏。俗话说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七十多年来,中国发展到今
天不容易,我们经历过不少
灾难和曲折,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才取得了今天的
成就。
首先,北大已经走过了
一百二十多年,从我在北大
学习开始到现在是56年
(1965-2021),半个多世
纪的时间里我都是在北大生
活和工作的,我了解了北大
的辉煌历史,亲眼看到北大
的发展和强盛,亲身参与了
北大的改革,参与了教书育
人工作,参与了光华管理学
院的建设。北大使我受到了
很多的教育和熏陶,我在这
本书里谈了一种精神——北
大精神。北大精神最重要的
就是创新。我在北大学到的
是要不断前进、创新的精神
。我认为这种精神需要传承
下去。
其次,我是改革开放的
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可以
说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机会,
才有了现在的我。改革开放
已经四十多年,需要总结一
下我们走过的路。现在不少
人很悲观,对国家悲观、对
政府悲观、对市场悲观,我
觉得大可不必。回过头去看
,1978年我们什么样?现
在我们什么样?四十多年的
巨变不是历历在目吗?国家
那么大的进步看不到,却整
天在网上发牢骚,这种思想
很不对头。另外,改革不是
一帆风顺的,而是一场革命
,首先是一场思想的革命。
没有思想的革命,没有邓小
平同志提出的改革的一些理
论、方针、政策,能有我们
的今天吗?然而,现在很多
人对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加否定
,认为这些富起来的人就是
为富不仁,造成两极分化。
我要为小平同志发声,小平
同志讲的是“让一部分人先
富起来”,可还有第二句—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小
平同志讲得很全面,是我们
没有执行好。所以现在我们
如何对待改革、如何看待改
革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这
也是我写作本书的原因。我
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
的,不能否定改革开放。
最后,我是一名教师,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
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
教书育人。重点是育人。我
把我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经
验、体会记录下来,希望通
过这本书对年轻人或者后人
有所启发。现在不少年轻人
的思想比较混乱,分不清是
非,缺乏定力。我对网络上
肆意传播一些没有事实依据
的负面新闻这一现象进行了
抨击,认为这样混乱的环境
可能会使人们的思想也变得
混乱起来。以这样混乱的思
想为指导怎么能把中国搞好
呢?我多次强调:“年轻人
是我们的希望,中国的未来
在年轻人。”而现在不少家
长教育孩子的理念还需要进
步,仅仅用找到好工作来教
育和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
这个目标是不是低了点?这
让孩子们以后怎么爱国,怎
么爱人民、爱劳动,怎么能
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呢?
书中的第十一章“春风化雨”
和第十二章“不忘初心”,就
是讲如何教育青年的,不仅
要教青年知识,还要教他们
如何做人。中国的教育需要
在教育学生怎么做人上下功
夫。只有会做人、做好人,
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中国
现在经济发达了,但是思想
还需要进步,教育还存在很
多问题,必须把思想教育放
在首位。
本书讲的是一种精神:
向上的精神;一种理念:创
新的理念;一种思想:愈挫
愈勇、永不言败的思想。传
播正能量是我写作本书最根
本的动机。让大家看看比我
们年长的一代,以及我们这
一代人是怎么走过来的,在
坚持些什么。年轻的一代应
思考如何继承老一代人的光
荣传统,为国家、为人民做
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在本书的最后,我写道
:“我是一根蜡烛,在我能
够燃烧时,我尽量拨
导语
本书讲的是一种精神:向上的精神;一种理念:创新的理念;一种思想:愈挫愈勇、永不言败的思想。年轻的一代应思考如何继承老一代人的光荣传统,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本书是为年轻人和后人写的。他们需要了解1949年以后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
后记
经过努力,我的回忆录
《坦荡人生无悔路》(修订
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之际终于出版了。
本书作为一朵小花,献给党
的100周年生日。
我20岁之前在东北的一
个小县城(吉林省老扶余县
县城,现为松原市宁江区)
里生活,我的儿童时期、少
年时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我至今还对那里的生活有着
深刻的记忆,有着家乡情结
,甚至某种眷恋。
我在20岁时(1965年)
考入北大,今年已经76周岁
了。时光如梭,没有想到,
转眼自己已经是一位白发苍
苍的老人了。我经历过苦难
,也有过失意与辉煌,现在
是“山野闲人”。如果说老了
要给年轻人和后人留下点什
么的话,那就留点精神食粮
吧。这就是我在身体很不适
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修订版
的写作的原因。有人会说,
我们已经看过第一版了,再
读修订版有必要吗?我认为
很有必要。一是修订版比第
一版内容更丰富,二是历史
感更强。因此,修订版也是
珍藏版。
我在北大学习、生活和
工作已经56年,迄今为止我
生命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
是在燕园度过的。考入北大
,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里,我有过快乐与痛苦
,有过困惑与迷茫,有过奋
斗与挫折,但更多的是受到
北大厚重文化的熏陶,得到
名师的指点,打开了知识的
宝库,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我又有
幸留在了北大,这里是我事
业的新起点。在这里,我继
续得到恩师的指点、大师们
的教诲和同事们的帮助,加
上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新时
代,我如沐春风、如鱼得水
,做出了一些成绩。
本书主要写我上大学以
后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对儿
时和少年时期(上大学以前
)的事情简而带过。因此,
本书一开始想起名叫“燕园
岁月”,后来发现这个名字
并不能涵盖我从小到老的全
部生活,因为毕竟还有上大
学前的20年不是在燕园度过
的,所以才改为现在的名字
:坦荡人生无悔路。
我是带着感恩的心来写
回忆录的,我在一生中遇到
很多贵人,他们给予了我很
大的支持和帮助。除小学时
期的一些老师和中学阶段的
左永山老师、赵久礼老师外
,在大学里我遇到了更多的
恩人,而且都是大师级的人
物,这些人的高尚品德、卓
著学识,对我的影响很大,
对我的成长、发展起了关键
性的作用。北大方面有陈岱
孙先生、厉以宁先生、胡代
光先生等,其他方面有黄达
先生、董辅初先生等,我特
别感恩于他们!
我也要感谢同我一起工
作的我的老师和同事们,感
谢他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尤其感谢和缅怀已经去世的
闵庆全先生、高程德先生以
及杨岳全教授、朱善利教授
,他们在生前都给了我很大
的帮助,因篇幅所限,书中
未能把他们对我有所帮助的
具体事情和内容呈现出来,
但我心存感谢和感激。愿他
们一路走好!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是
他们养育、教育了我,使我
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他
们却没有享受到我给他们的
回报。我父母都是1921年
生人,2021年是他们100周
年诞辰,仅以此书纪念他们

非常感谢我的妻子孙立
军女士,多年来她默默地为
我付出,对我精心呵护和照
顾,不仅使我能心无旁骛地
工作,而且使我从小多病、
中年以后又添新病的身体能
支撑到现在。
还要感谢我的女儿曹海
峰、女婿邹舰明,我可爱的
外孙女安安、外孙牛牛,是
他们让我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近几年,我手抖的毛病
越来越厉害,几乎无法写字
,幸运的是我可以用“一指
禅”的方式在电脑上敲字,
可以说我的回忆录的第一版
和修订版完全是用一根手指
敲出来的。我经常点错键,
有时竟打不开文件夹,或把
文件不知点到哪里去了,找
了很久都找不回来,写作的
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我还
是坚持每天一有时间就敲字
,争取早日完稿。我真怕有
一天我连字都敲不了了,那
样就无法完成写回忆录的心
愿了!现在终于完成了,深
感欣慰。
当然,由于自己水平有
限、视野有限,对问题和事
件的看法可能片面甚至带有
偏见。与我相关的人,凡是
我需要感谢的,我会说出他
们的名字;凡是对我造成负
面影响的,我尽量不去提及
,实在避不开,也客观陈述
,绝无攻击和抹黑之意。如
果无意中伤害了谁,那我会
表示歉意,也希望得到理解
和谅解。
本书之所以能够出版,
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
林君秀和贾米娜同志。
曹凤岐
2021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坦荡人生无悔路》一
书,是曹凤岐教授七十余年
生活、学习、研究、奋斗经
历的系统总结。本书不仅是
作者坦荡人生的记录,更是
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史,是
资本市场的发展史,是东北
基层的生活史,是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的创建史。
作者以一位经济学家的
视角,以他数十年的思考,
研究和解读了七十余年来中
国的历史。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籍。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本书
都将为愿意思考的所有读者
,提供一道回味无穷的精神
大餐!
——贾春新 北京大学光
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
心主任
精彩页
可爱的家乡
我出生在吉林省扶余县城区(老扶佘县,现为松原市宁江区)。老扶余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那里三面环水,这在世界所有城市中是很少见的。松花江从长白山下来向西流经吉林市再流经老扶佘城区后拐向北流,经伯都镇与嫩江汇合后转向东北方向,经过哈尔滨最后流入黑龙江。历史上从长白山到老扶余的江段曾被称为第二松花江,从老扶余的西北三江口(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起流经哈尔滨汇人黑龙江的江段曾被称为第一松花江。
老扶余有悠久的历史,建城时间很长,古时曾是渤海国、扶余国的所在地,是金起家的地方,至今仍留存着“大金得胜陀颂碑”。
松原是1992年成立的地级市,辖区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5万,下辖宁江区、扶余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乾安县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个省级开发区(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哈达山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前郭经济开发区),全市共有78个乡(镇)、1123个行政村。
松原位于东北地区几何中心和哈长城市群核心区域。从中国地图上看,正好处于雄鸡眼睛的位置。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联结8市14县(市),辐射人口3400多万。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构想在松嫩两江交汇处设立一个“东镇”,作为东北的交通枢纽,“东镇”就是现在的松原。 松原既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又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松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人把它总结为“七个一”,即一黑、一黄、一绿、一蓝、一白、一多、一文。一黑是指有石油、天然气资源;一黄是指处在黄金玉米带;一绿是指有草原、湿地;一蓝是指有三江(第二松花江、第一松花江、嫩江)、一河(拉林河)、一湖(查干湖);一白是指查干湖,因为查干湖的水是白色的(湖底是碱地;其实松原江河的颜色用蓝色来形容更合适,蓝蓝的天映衬着松原的江河,使其变成蓝蓝的水);一多是指松原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三十多个民族,尤其以蒙古族、满族居多,形成蒙满文化;一文是指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我看过老扶余很多的历史资料,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猛犸象化石,在秦汉时期有扶余国,后来是渤海国,是女真、金和清起家的地方,还有很多历史遗迹,老扶余县(现宁江区)虽然是个县城,但也有300年的历史了,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历史和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松原境内有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查干湖。查干湖在蒙古语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纵长37公里,最宽处10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28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时,水面面积345平方公里,蓄水6亿多立方米。查干湖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盛产鲤鱼、鲢鱼、鳙鱼等。夏日的查干湖碧波万顷,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人们或是驾驶快艇在幽深宽广的湖面飞舟斩浪,或是乘坐竹筏穿行在曲径通幽的蒲苇长廊赏荷戏水,或是团坐于浓密的野草丛中倾听悠扬的马头琴声,或是于茂密的树荫下接过蒙古族少女手中的银碗饮尽醇香的奶酒,或是坐在小舟上悠然垂钓、赏鸥鸟齐飞,此情此景此种惬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加回味悠长……
查干湖冬捕是一种古老的渔猎方式。冬捕被誉为“冰湖腾鱼”。冬捕前要举行祭湖、醒网等仪式,这一习俗从辽金延续到现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冬捕现在仍然每年举行,渔夫会在湖上厚冰处钻多个孔来下网,然后透过透明的冰层追踪鱼群的动向。捕鱼的网孔遵照传统保持疏织,以确保鱼龄在五年以下的幼鱼可以游离渔网,以便将来的渔获。头鱼拍卖更是热闹,一条鱼能卖到上万元。吃头鱼能带来好运,据说帝王们历来就喜欢吃查干湖的头鱼,预示着江山稳固、风调雨顺。查干湖渔场冬捕单网产量曾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一网最多能捕二十多万公斤。查干湖冬捕是目前唯一仍然保留蒙古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的渔猎活动,因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因此令查干湖成了吉林省新兴的旅游景点。
在我做松原市经济顾问期间,市政府曾多次邀请我去参加查干湖冬捕节,但那时我上课的课程还没有结束(冬捕节一般在12月底举行),所以没有回去观看过冬捕节的热闹场面,但从查干湖渔猎博物馆中,看到了捕鱼的整个过程。夏天的时候,我多次去查干湖,乘坐小船穿梭在芦苇荡中,还参观了妙音寺(藏传佛教),在蒙古包里吃百鱼宴,欣赏马头琴和蒙古族歌曲,别有一番情趣。我为自己的家乡有这颗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塞外明珠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曾写过赞美查干湖的诗:烟波浩渺水接天,湖光蜃景美如仙。蒲苇轻拂鸟翩舞,荷花绽放鱼儿欢。妙音古寺钟声响,蒙古包里歌声传。牛羊成群闲庭步,茫茫草原野花鲜。
松原处于三江平原的中心地带,具有区位优势。松原建市后得到长足的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柏油马路四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