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台州唐诗考辨/和合文化研究丛书
分类
作者 何善蒙//张淇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浙东唐诗之路”在今日浙江已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旅发展议题以及地方经济话题,但是对于作为学术概念的“浙东唐诗之路”,我们仍应站在学术的立场上来对待、研究,力求让其回归到学术的本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认识其所具有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才能充分挖掘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中真正有益于当下的价值。
有鉴于此,本书系统梳理了《全唐诗》《全唐诗补遗》《全唐诗逸》《补全唐诗》以及台州地方志等历史文献中与台州有关的唐诗,并对“浙东唐诗之路”研究所涉及的审美特征、文化意蕴、基本理路、重要思想等进行深挖与拓展。本书对于全面认识“浙东唐诗之路”所具有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其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为“浙东唐诗之路”研究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和方法论支撑。
作者简介
何善蒙,1977年生,浙江天台人。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思想文化研究,著有《魏晋情论》《隐逸诗人——寒山传》《三一教研究》《民国杭州民间信仰》等。
目录
代序 唐诗之路与浙东唐诗之路
第一章 以“天台”为中心
第二章 以“赤城”为中心
第三章 以“国清寺”为中心
第四章 以“桐柏”为中心
第五章 以“石桥”为中心
第六章 以“寒岩”为中心
第七章 以“玉霄峰”为中心
第八章 以“华顶”为中心
第九章 以“刘阮”为中心
第十章 以“琼台”为中心
第十一章 以“天姥”为中心
第十二章 以“临海”为中心
第十三章 以“台州”为中心
第十四章 以“括苍”为中心
第十五章 以“寒山”为中心
第十六章 以“项斯”为中心
附录一 《全唐诗》所见台州区域诗歌分地区汇总表
附录二 安祖朝《天台山唐诗总集》的考辨
序言
唐诗之路与浙东唐诗之

浙东唐诗之路,毫无疑
问是浙江最近几年最为流行
的词汇之一,虽然它的提出
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
但是作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
的社会现象,是近几年才逐
渐“热”起来的,这既跟浙江
的经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也是浙江省在对历史文化资
源进行科学梳理的过程中,
逐渐明朗起来的一个具有巨
大现实意义的概念。2018
年1月25日,时任浙江省省
长袁家军在《浙江省政府工
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抓好大花园建设,积极
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
唐诗之路,加快建设浙江名
山“十大公园。”
这表明,浙江省委省政
府已经从浙江文旅建设的高
度,充分认识到历史上的唐
诗之路对于今日浙江所具有
的重要意义。质言之,唐诗
之路不仅是一种具有标识性
的文化资源,更为重要的是
,还是一种重要的文旅遗产
,与当下的社会经济生活有
着密切的关系。从2018年
开始,浙江唐诗之路(尤其
是浙东唐诗之路)作为区域
的重要文化和社会现象,受
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
视,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
广泛。
2020年10月12日下午,
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
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在天台
召开。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
作出重要批示,时任省长郑
栅洁出席大会并按下浙东唐
诗之路启动键。对于浙东唐
诗之路的发展来说,这是一
个极为重要的时刻。
袁家军在批示中指出,
高水平建设诗路文化带是全
面展示浙江诗画山水、推进
美丽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设的
内在要求,是忠实践行“八
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
口”的重要举措。浙东唐诗
之路基础好、底蕴深,特色
明显,希望各地各部门深入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
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深入实施浙江省诗路文
化带发展规划和浙东唐诗之
路三年行动计划,围绕“诗
画山水佛道名人”四大主题
,凝练彰显“诗心自在”的文
化内涵,推动浙东唐诗之路
建设早出经验、多出成果。
要坚持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有序启动其他三条诗路建
设,串珠成链,文化赋能,
美美与共,为在山水与诗情
中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做出积极贡献。
郑栅洁指出,诗路文化
带“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
珠”,串连了我省文化精华
之“链”、山水之“链”、全域
发展之“链”,具有从古至今
走向未来的重大意义,是诗
画浙江大花园的标志性工程
和文化浙江建设的“金名片”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根据浙江省诗路文化带
发展规划,建立工作专班,
完善工作协同、要素保障和
评价考核机制。各地要发挥
特色优势,条件成熟的抓紧
动起来,系统性推进浙东唐
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
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建设
,进一步擦亮“珍珠”,串珠
成链,努力把诗路文化带建
设成为魅力人文带、黄金旅
游带、美丽生态带、富民经
济带、合作开放带,打造成
为“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
把浙江大花园建设成为国内
外游客向往之地。
毫不夸张地说,“浙东唐
诗之路”是浙江地区在过去
五年中,最为流行的文化词
汇和经济词汇之一。“浙东
唐诗之路”作为省委省政府
的一项重点工作,引起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是题中应有
之义,但我们应如何理解作
为一个严谨的学术词汇的“
浙东唐诗之路”呢?其实早
在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
学会就正式发文批准了“浙
东唐诗之路”这一专用名称
。时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
长傅璇琮先生对此作出说明

有唐一代,有两个极具
人文景观特色、深含历史开
创意义的区域旅程文化,一
是河西丝绸之路,另一个便
是浙东唐诗之路。……“浙
东唐诗之路”的正式提出是
在1991年。时南京师范大
学举行“中国首届唐诗宋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新昌的
竺岳兵先生正式提出这一概
念,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时
我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
,即于1993年,学会正式
发函,同意成立“浙东唐诗
之路”的专称。此后,专门
的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著作
也陆续出版问世。
在这里,傅璇琮先生明
确指出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历
史地位,及作为学术概念的
“浙东唐诗之路”的由来。此
外,肖瑞峰教授曾对大众语
境中的“浙东唐诗之路”与专
家语境中的“浙东唐诗之路”
进行辨析与区分。他说:
由于舆论的大范围宣传
,尤其是今年以来的媒体热
炒,“浙东唐诗之路”这一名
称已为浙江百姓所耳熟能详
,越来越多地成为文化素养
日益提高的浙江百姓茶余饭
后议论几句的话题。但大众
语境中的“浙东唐诗之路”与
专家语境中的“浙东唐诗之
路”应该是有区别的,前者
无妨模糊,甚至无妨变形,
后者则绝对不能失真,不能
走样,不能作迎合大众的媚
俗之论。
大众语境中的“浙东唐诗
之路”与专家语境中的“浙东
唐诗之路”的上述区别,是
我们在谈论“浙东唐诗之路”
的时候尤需注意的。从社会
事实的角度来说,“浙东唐
诗之路”已经被赋予了更多
的世俗意义、大众语境。毋
庸置疑,正是浙江省近五年
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