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搭建天梯的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何启治//李晋西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杨虹沙志亮执掌神箭人亦神大声大气咤乾坤。陶来深处塔架高,睹君挥手唤风云。(注:陶来,蒙语胡杨)这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政工部部长王春河在戈壁大漠深处写的一首题为《神箭神人》的七绝诗。诗中赞叹为“执掌神箭人亦神“的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原副院长、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总指挥黄春平。您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吗?您想知道火箭背后的艰辛吗?……请您打开本书,走进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的人生轨迹!

内容推荐

他们让中国人的航天梦变为现实,他们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想知道他们成功的嵇密吗?请打开这套书,走进“搭建天梯的人”的内心世界。本书是《搭建天梯的人》系列中的一册,向您介绍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的人生经历!

目录

小引

第一章:辉煌

神箭冲天起,“神五”游太空

震惊世界,感动中国

第二章:生于穷困

生命

两个妹妹总算活了下来

到福州去当童工

想家

父母大人

游击队

解放

认字

第三章:在磨难中成长

上小学

“儿子,你可能念不成书了。”

他愿意付出一切去读书

母亲做保姆去了

就这样做了“父母”

“贵人”相助

表嫂和姑妈

第四章:大学啊,我的大学!

背着藤箱上北京

花季中的生命凋谢了

雪上加霜

岁月依旧

“你是灯塔”

一丝不苟

第五章:荒唐年代

讲真话怎么就这么难哪!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文革”中的幸运儿

爱情与亲情

第六章: 航天事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

“澳星”发射

“航天事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

“原因不明”比“发射失败”更可怕

要不要献礼?要不要直播?

第七章:神箭啊神箭

登月探测还是载人航天?

英雄洒热泪

20世纪最后的一天

新世纪“第一飞”

“神箭”

带领团队要有亲和力

“闪电行动”

该说“不”时就说“不”

胜券在握

祖国的荣耀

试读章节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清晨,寥廓的戈壁滩上空晨星闪烁,祁连山脉的群山像巨兽一样蹲伏在基地四周。此时,世人把目光聚集在这神圣的一刻。5时28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出现在众人眼前。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向五星红旗伫立。透过防护面罩,一双明净的眼睛沉静而有神。翟志刚、聂海胜这担任着首飞航天员梯队的另外两位成员紧跟在他的两侧。

8分钟前,到现场观看载人发射的胡锦涛、黄菊、吴官正、曹刚川、王刚等中央领导人来到发射中心问天阁,为即将代表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的航天员壮行。

晨光曦微中,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庄严报告:“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首长指示。”

“出发!”

“杨利伟,我们盼着你回来!”

“祖国期待你凯旋归来!”

回荡在大漠上空的欢呼声,表达了一个伟大民族千年的期盼。此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和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的身影也出现在发射现场。他们和现场的工作队员、战士、蒙古族牧民一样,眼含着热泪,在心里祈祷:愿神箭把神舟飞船送上离地球三百多公里的外太空,愿杨利伟和神舟五号在20多小时遨游太空之后平安返回。

有人说,“没有‘长征号’火箭,就没有‘神舟号’飞船,没有‘神舟号’飞船,就没有中国航天员……如果说‘神舟号’飞船是飘扬在中国高科技珠穆朗玛峰上的一面旗帜,‘长征号’火箭就是将这面旗帜插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运动员。”(李鸣生:《风雨长征号题记》)

在黄春平心里,是把火箭和飞船比喻为跳芭蕾舞的男女演员。运载火箭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是最基础的一环。它一旦出了问题,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其他六大系统的工作;而它的成功,就像跳芭蕾舞的男演员把女演员顺利地托举起来,女演员才能展现她美丽的风姿;火箭把飞船准确送入太空的预定轨道,就可以在世人的眼前展现人们期盼中的精彩和辉煌。当然,就是成功了,运载火箭也是“燃烧了自己,去照亮别人”。为了保障神舟飞船和航天员的绝对安全,这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指标达到了O.97,航天员安全性指标达到了0.997,总体上已达到当今世界先进运载火箭的水平。然而,这就意味着:一百发里面毕竟还可能有三发火箭出问题,三发有问题中,必须保证航天员0.997的安全。对于把杨利伟送到二三百公里的太空去遨游的这载人航天第一箭,黄春平是有把握,有信心的。但他也深知,航天事业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允许“万一”的事业。所以,和往常一样,黄春平是揣着速效救心丸来到现场的。P002-003

序言

每个中国人和海外华人都会记住这个荣耀的日子:2005年10月12日。这一天上午9时正,在中国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称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地将搭载着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的神州六号飞船送上太空的预定轨道。

“神六”飞船人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千米的椭圆形轨道继续绕地球飞行。“神六”在环绕地球轨道飞行五天、历时115小时后,于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安全着陆,返回我国内蒙古四子王旗宽阔平坦的草原上,实际着陆点离预定着陆点仅l千米。返回前,两位航天员使返回舱和轨道舱脱离——飞船的这只“鼻子”此后将作为一颗科学应用卫星继续留轨工作六个月。

我国第二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神六”,和我国首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神五”一样,取得了圆满成功。

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迎来了一样的举国欢腾,一样的举世瞩目,一样的焰火鞭炮,一样的舞狮舞龙,一样的热情拥抱,一样的泪眼含笑……

然而,两次载人航天飞行还是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神五”搭载的只有一名航天员杨利伟,而“神六”上的航天员却是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个人。

“神五”的在轨飞行时间是21小时,而“神六”是5天115小时。

“神五”的食品处于空置状态,“神六”则有专设的食品柜置于轨道舱中,备了足量甚至余量的航天员消耗品,包括四、五十种热食、热饮、咖喱饭、什锦炒饭、冻干水果等较丰富的食品和两种方式(水箱、软包装)的航天员用水,还提高了对水汽冷凝的能力,以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百分之八十以下,舱内的氧气、温度和湿度也都可以自动感应并调节。

杨利伟的一切活动只能在“神五”的返回舱中进行,他只能独自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科学实验,而费俊龙和聂海胜却可以互相配合着完成从返回舱到轨道舱之间的如鱼在水中的“游走”,可以多次完成脱、穿航天服,换上连身操作服的动作,可以在失重状态下翻筋斗,可以更安稳地在睡袋中睡觉休息,并找到“床”的感觉,当然还可以做诸如微重力、育种等更多的科学实验。

根据杨利伟对坐椅存在问题的反映,“神六”对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与整船结合进行了反复的试验,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还研制成功了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

“神五”的“黑匣子”存储容量只有10兆字节;“神六”的黑匣子不仅存储量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我们现在知道,胜利凯旋后的杨利伟,在重新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曾经为难以忍受的“内急”所困扰,以致他在进入停在着陆点附近的体检车时,首先就是迫不及待地走进体检车后面的厕所,美美地“幸福”了一把——“神五”航天员只使用尿不湿,而“神六”首次使用大小便收集装置。

飞船上的空间狭小,环境条件与地面大不相同。航天员虽然有航天服和其他许多安全保障设施,但作为人的生理机能,天上地下却是一样的。“神六”把两个航天员送上太空,成功地实现了五天一百多个小时的太空飞行并安全返回,说明飞船的相关设施,已经比较稳妥地解决了航天员的吃喝拉撒睡的各种问题。

统计数字还告诉我们:“神六”七大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平均年龄为48.7岁,比神舟五号平均年轻了5岁。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时,被任命为运载火箭总指挥的黄春平54岁,而2004年接替他为“神六”运载火箭总指挥的刘宇(原“神五”运载火箭副总指挥)却更加年轻。

就是这位把“神六”飞船安全、准确地送上太空预定轨道的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的新总指挥刘宇告诉我们:根据杨利伟的实际体验,发射“神六”的“长2F”火箭从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等三方面做了17项改进。

以上,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叙述说明:从“神五”到“神六”,两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任何事物,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前后继承关系的。就像人的成长,从婴儿的学爬,学站,学走,再到快步前进,飞跑向前,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黄春平,这位“神一”到“神五”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的总指挥,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伟大事业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之一。

我们正是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上,向亲爱的读者讲述功勋科学家黄春平的成长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