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对生命完整意蕴的领悟。而生命的完整意蕴超越于知性思量之外。禅宗认为万物是统一、连续的。觉悟就是了悟万物一体,是实现自我也是领悟到无物独存,领悟到一即一切。
让我们阅读禅的智慧故事,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静心就是一次心灵的开花,它为你洞开一扇禅的智慧大门,带你进入一个清凉的世界,亲近一方灵魂的净土。
禅的智慧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个便捷的门径,去打开自己的法眼,引导我们发现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达到心灵的升华。
本书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的小故事,通过禅语心解、以禅处世、读禅悟道、禅机妙趣、参禅树志、诗偈妙谛六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切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精要地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采。这些直指人心的文字,充满了禅的哲学旨趣,犹如一把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听到没听到
青林师虔禅师初参洞山禅师时,洞山禅师问道:“你从何处来?”
青林禅师答道:“武陵!”
洞山禅师又问道:“武陵的佛法与我这里的有什么不同?”
青林禅师答道:“如在蛮荒的沙石上开放着灿烂的鲜花。”
洞山禅师听后,回头吩咐弟子道:“特别做一些好饭菜供养这个人!”
青林禅师听后拂袖而出。
洞山禅师对大众道:“以后全天下的学僧必然都会争先恐后地聚集在这个人的门下!”
有一天,青林禅师向洞山禅师辞行,洞山禅师问道:“你准备到哪里去?”
青林禅师答道:“太阳是不会隐藏起来,不让人看见的。既然是太阳,它必然沐浴大地。”
洞山禅师说道:“你要多多保重,好自为之!”
于是,洞山禅师亲自送青林禅师走出山门。分手时,洞山禅师忽然说道:“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你此刻远游的心情?”
青林禅师不假思索地说道:“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洞山禅师沉思了许久。
青林禅师问道:“老师!您为什么不说话呢?”
洞山禅师不答反问道:“我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怎么还诬赖我不说话呢?”
青林禅师跪下说道:“你说的弟子没有听到,你没有说的,弟子都听到了。”
洞山禅师扶起青林师虔禅师,说道:“你去吧!天地之大,你可以任意行走了。”
智慧点睛
悟道者凭的是一颗心。
P8-9
禅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结合了儒、道、佛的精神。自从有了空间和时间以来,禅就普遍地存在于无穷大的空间与无限长的时间之中。禅以其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使之与中国思想文化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世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是人类心灵终极的追求,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禅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也不是只有深山古庙里的老和尚才参禅入定,因为禅就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平淡而又神奇、充满智慧与机趣的思想境界。
禅能修身养性,能疗伤治病,它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照在行者的身上,让人远离浮躁,保持清醒的头脑。
禅像一盏明灯,禅思、禅语、禅事、禅诗,无不蕴含着人生的最高智慧,它能净化你的心灵、美化你的人格、强化你的力量,让你久闭的心灵之门豁然顿开。
学禅就是修心,当一个人能认清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时,他便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所以他的心情是愉悦的,态度是积极的,思想是自由的,性情是温和的。
我们过着尘埃喧嚣的生活,心灵有太多负累。阅读禅的智慧故事,便会使烦躁的心放下世俗烦恼,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静心就是一次心灵的开花,它为你洞开一扇禅的智慧大门,带你进入一个清凉的世界,亲近一方灵魂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