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愈是执著于自己的精神信仰,就愈发会对固有的权力充满“革命”的意念。这种“革命”理想由来已久,导致了价值理想与权力体制之间的冲突甚至敌视。因为中国儒教所奠定的权力合法性与传统宗教之信仰恰好是相反相成、相生相克,文化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力量,惟有通过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这两大孪生结构,才能够让自己得到最充分的表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李向平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中国人愈是执著于自己的精神信仰,就愈发会对固有的权力充满“革命”的意念。这种“革命”理想由来已久,导致了价值理想与权力体制之间的冲突甚至敌视。因为中国儒教所奠定的权力合法性与传统宗教之信仰恰好是相反相成、相生相克,文化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力量,惟有通过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这两大孪生结构,才能够让自己得到最充分的表达。 目录 自序 绪论 当革命成为信仰 第一章 中国人的关系及信仰模式 1.人神关系的中国模式 2.天命信仰:权力的表达形式 3.宗教资本:出“神”入“圣” 4.中国式“关系-信仰模式” 第二章 宗教社会学的中国语境 1.韦伯式问题的中国解读 2.儒教问题的社会学意义 3.乡土中国的宗教社会学 第三章 镶嵌在权力中的“革命”信仰 1.中国式的卡里斯玛:天命 2.“受命”与“革命”的信仰模式 3.象征交换:行动与结构的中介 4.嵌入型制度宗教的构建 第四章 信仰与秩序的折叠 1.秩序象征及其符号共同体 2.神伦信仰与人伦秩序 3.权力结构的分析工具 4.共享结构与秩序有限 第五章 公共崇拜与权力秩序 1.天-祖-社稷的“公共”原型 2.宗教表达的公共权力 3.圣俗整合的中国礼仪 第六章 圣人正义论及其内在冲突 1.圣人正义的宗教构成 2.“私人信仰”与“公共崇拜” 3.信仰的正当性冲突 第七章 宗教行动的集体逻辑 1.神人之中介关系及其制度化 2.神伦设教的制度安排 3.宗教间关系的权力整合 4.“官寺”形态的制度佛教 5.亦官亦民的道教形态 第八章 正邪之间的精神秩序 1.民间信仰的宗教政治学 2.圣人正义的民间形式 3.公私交织型群体信仰 第九章 信仰革命的宗教隐谕 1.二十世纪的“革命”信仰 2.隐谕“革命”的近代佛教 3.象征改造型文化革命 4.“第三种革命”模式 结论 以精神建构为宗旨的革命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