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以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内容主要涉及魏玛时期苏德关系的回顾、从希特勒上台到慕尼黑会议的苏德关系、苏德关系的重大转折、苏德合作时期、苏德在欧洲的角逐与两国关系的危机等方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南京大学博士文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陈晖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1933-1941年的苏德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内容主要涉及魏玛时期苏德关系的回顾、从希特勒上台到慕尼黑会议的苏德关系、苏德关系的重大转折、苏德合作时期、苏德在欧洲的角逐与两国关系的危机等方面。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大量的多国外交文件,尤其是在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冷战后解密的二战前后的前苏联档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和对外情报等方面,全方位、多视角地论述了从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苏联和德国的关系。重点阐述了苏联对外政策演变的轨迹,对苏联外交史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深刻揭示了苏联外交成败的重要原因。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魏玛时期苏德关系的回顾(1919—1933年) 第一节 共度难关:拉巴洛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合作与革命:20年代的苏德关系 第三节 风雨飘摇:“大萧条”时期的苏德关系 第二章 从希特勒上台到慕尼黑会议的苏德关系(1933年1月一1938年lO月) 第一节 从友好到敌对:希特勒上台后苏德关系的恶化 第二节 共同对敌:苏联的集体安全路线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方针 一、东方洛迦诺公约和法苏、苏捷互助条约 二、共产国际七大与人民阵线政策 三、苏联倡导太平洋公约和援华抗战 第三节 强硬背后:坎杰拉基使命与苏联改善苏德关系的尝试 第四节 表里不一:苏联与慕尼黑会议 一、西方的绥靖政策 二、慕尼黑会议时期的苏联外交 第三章 从敌对到友好:苏德关系的重大转折(1938年10月一1939年8月) 第一节 无可奈何的处境:慕尼黑会议以后的欧洲局势与苏德关系的缓和 第二节 欧洲新格局的形成:从德国灭亡捷克斯洛伐克到波兰危机 第三节 互不信任的伙伴:苏联与英法的结盟谈判 第四节 与虎谋皮:英德谈判 第五节 相互摸底:苏德秘密接触 第六节 最后的抉择:《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 第四章 昙花一现的“蜜月期”:苏德合作时期(1939年9月一1940年6月); 第一节 倾斜的天平:苏德合作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趁火打劫:苏联建立势力范围的努力 一、苏联吞并波兰东部地区 二、苏联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互助条约 第三节 军事和道义的双重挫折:苏芬战争 第四节 大战略中的经济因素:1939—1941年的苏德经贸关系 第五章 从合作到对抗:苏德在欧洲的角逐与两国关系的危机(1940年6月-1940年12月) 第一节 出乎意料的结局:苏联与西线战局的变化 第二节 未雨绸缪:苏联吞并波罗的海国家和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一、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 二、苏联强占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第三节 帝国遗梦:苏德在巴尔干地区的角逐 一、苏德在多瑙河流域的争夺战 二、苏联与黑海海峡 第四节 徒劳的努力:克里普斯的使命与英苏关系 第五节 难以弥合的分歧:莫洛托夫访德与苏联加入三国同盟的尝试 第六章 走向战争(1941年1-6月) 第一节 “东进”夙愿:巴巴罗萨计划 第二节 巴尔干的钉子:苏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第三节 东线无战事: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 第四节 不切实际的战略方针:苏联在西部的军事准备 第五节 缘木求鱼:苏联避免战争的最后努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