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丛书构筑了作者刘士林教授那美却并不虚幻的“诗性文化”之城的城砖,虽沉默朴素,但很有质感。全系列包括《中国诗学精神》、《中国诗学原理》、《中国诗性文化》、《中国诗词之美》四本。这是对一种已经严重边缘化的传统的回顾、珍惜与重建,不仅曲折地展示了作者面对现实的勇气,同时也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仁心。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诗学原理/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刘士林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丛书构筑了作者刘士林教授那美却并不虚幻的“诗性文化”之城的城砖,虽沉默朴素,但很有质感。全系列包括《中国诗学精神》、《中国诗学原理》、《中国诗性文化》、《中国诗词之美》四本。这是对一种已经严重边缘化的传统的回顾、珍惜与重建,不仅曲折地展示了作者面对现实的勇气,同时也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仁心。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方法论 1 对象与范围 2 自然本体论与社会本体论 3 “经”诗学与“史”诗学 4 诗学人类学方法论的提出 5 诗的本质与现象 6 结构主义的视角 7 人类学的历史考察 第二章 诗性文化论 1 描述与阐释 2 诗性智慧的内在机制 3 区分“文化”与“文明” 4 历史、文学与民俗视角 第三章本 源论 1 发生学的逻辑结构 2 兴比赋的发生顺序 3 “兴”的本体分析 4 “比”的本体分析 5 兴比赋合说 6 发生学的历史结构 7 周六诗新考 8 论《离骚》的结构 第四章 体用论 1 诗体代变与深层结构 2 即体即用的兴观群怨 3 诗可以兴 4 诗可以观 5 观物之文观物之象观物之理观物之妙 6 “朝夕”与“俯仰” 7 “诗可以群”与“诗可以怨” 第五章 本体论 1 本体论问题是它的质朴性 2 “构建性”与“调节性” 3 本源性的思 4 本源性的言说 5 听:诗之声与乐之音 6 看:诗中画与画中诗 7 写:有韵之文与文而成音 后 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