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2006年南京大学组织召开的“劳动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了国内外劳动派遣的发展状况、主要的法律调整模式、司法经验和学术界在劳动派遣上的理论观点。
第一章劳动派遣的发展背景与现状(1)
非典型雇佣、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1)
上海市企业劳务用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4)
劳动关系非标准化趋势下的劳动力派遣(23)
劳动派遣之立法因应——劳动派遣之社会价值与负效应(30)
劳动者派遣:起因与规制(57)
第二章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派遣立法(75)
劳动派遣在日本的发展现状与问题(75)
德国雇员转让法及其发展(89)
法国劳动法对劳动力派遣行为的规范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102)
韩国劳动派遣立法(112)
第三章劳动派遣国际立法比较(123)
原籍国原则和欧洲社会模式框架内的劳动法(123)
国际劳工组织《1997年私营就业机构公约》对劳动派遣的规制
模式及其对中国未来立法的启示(164)
中外劳务派遣制度比较(174)
“劳动派遣”之大陆法、美国法立法比较与启示(186)
“劳动派遣”在“促进就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的定位——来自上海市长宁区虹桥机场的调研报告(201)
第四章劳动派遣法律关系(217)
劳动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之比较(217)
劳动者派遣若干理论问题分析(226)
劳动派遣关系中雇主责任的法理分析(241)
劳动派遣的责任与期限(251)
关于劳动派遣的几点思考(260)
第五章劳动派遣案例研究(266)
劳动派遣的雇主责任划分(266)
劳动派遣法律问题探析——从裁判的角度出发(273)
论劳动派遣争议案件当事人(283)
劳动派遣还是逃避责任——从农民工案例的视角考察(292)
周然诉上海顶顶鲜超市有限公司工伤赔偿案(299)
第六章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305)
必须严格规制劳动派遣——论我国劳动派遣的作用及其法律规制(305)
劳动力派遣法律规制研究——兼议我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有关规定(314)
从行业角度看中国劳动力派遣立法的价值取向——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第12条、第24条和第40条(324)
现象与本质:劳动派遣性质分析及立法建议(333)
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344)
附录1(362)
私营就业机构(劳动派遣机构)在全世界的影响(英文)(362)
对监管者的挑战:如何协调临时劳动者的劳动权与经济发展(英文)(367)
附录2(372)
德国规范经营性雇员转让法(372)
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劳工派遣法(388)
日本劳工派遣法(401)
中国台湾劳动派遣法(草案)(2004年1月版)(4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节选)(47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节选)(476)
后记(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