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形成篇和接受篇,主要介绍了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形成;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创作倾向;文化激荡与常州词派的一统词坛;同光时期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与创作倾向;常州词派影响下的清季词风等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常州词派与晚清词风 |
分类 | |
作者 | 迟宝东 |
出版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形成篇和接受篇,主要介绍了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形成;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创作倾向;文化激荡与常州词派的一统词坛;同光时期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与创作倾向;常州词派影响下的清季词风等内容。 目录 序/叶嘉莹 序/陈 洪 绪论 一、何为常州词派 二、研究常州词派的意义与价值 三、常州词派的研究现状以及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四、本书撰写的基本思路 形成篇 第一章 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形成 第一节 常州词派产生的文化动因 一、常州词人之心态 二、常州词人之学风 三、嘉道词坛之求变趋势 第二节 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组织形态 第二章 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 第一节 常州派词学之创立:张惠言的词学思想 一、立意为本之内蕴要求 二、近于比兴之表现方法 三、低徊要眇之审美追求 四、指发幽隐之鉴赏原则 第二节 常州派词学之发展:周济的词学思想 一、“词史”说:周济对词之内蕴的拓展主张 二、“有无寄托”说与“寄托出入”说:周济的创作论 三、重视接受主体的鉴赏思想 四、“空实”说与“浑厚”说:词境思想的萌芽 第三章 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创作倾向 第一节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生机勃发的张惠言词 一、“渊雅”的儒者风范 二、幽微善感的词人心性 三、困厄与“生意”:张惠言对词境的拓展 第二节 年时此地看花处,到花时、一例伤神 ——《词选·附录》词人群婉丽典雅的词风 一、闺情题材与悱恻之思:有意复古的创作倾向 二、从和婉到凄婉:衰世之感的无意识流露 第三节 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 ——直抒词人情志的创作倾向 接受篇 第四章 文化激荡与常州词派的一统词坛 第一节 道成词坛的多元格局与常州词派的暂时不显 一、浙派末流:衰而不绝 二、直切时事:良莠杂呈 第二节 文化反思与同光时期常州词派的再度崛起 一、传统士大夫的文化反思与词人身份的自我定位 二、词特殊美感之广泛认同与常州词派之被普遍接受 第五章 同光时期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与创作倾向 第一节 常州派词学之推衍:谭献的词学思想 一、“柔厚之旨”:新历史语境中的内蕴要求 二、从“寄托出入”到“潜气内转”、“一波三折” ——在创作理论方面之继承与发展 三、“幽涩”之美与“虚浑”之境 四、“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对读者接受的再思考 第二节 常州派词学之深化:陈廷焯的词学思想 一、作为宗旨论的“沉郁”说 二、作为创作论的“沉郁”说 三、作为体性论的“沉郁”说 第三节 繁富理论下的不和谐音 ——同光时期常州词派的创作倾向 一、“托志帏房,眷怀君国”:陈而不新 二、或吞或吐的忧愤心绪:沉厚未足 第六章 常州词派影响下的清季词风 第一节 清季词坛的演变趋势 一、摆脱儒家政教观念的束缚,拓展词之抒情功能 二、从“非寄托不入”到“即性灵,即寄托” ——清季常派词人通达的创作观 第二节 从甲午到庚子:清季“词史”之作的杰出成就 一、滴血的历史,悸动的灵魂 二、通往词之美感特质的不同途径 附录 清代中晚期词学简表 主要征引与参考书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