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和你对着干
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到了青春期,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也在发生着变化。这诸多变化中的一个特殊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逐渐加强,孩子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于是他们会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而他们逆反的对象并不只是父母亲,对老师乃至整个社会,他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
“他总是不听话,我行我素”“他总是和我顶嘴,我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我”“训斥他根本没用,他就是跟你对着干”……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五六岁甚至从十一二岁开始,就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家长的话他们一句也听不进去,而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两三年。这就是孩子叛逆行为的典型表现。
其实,这一现象并不难解释“逆反期”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了巨大的发展,他们开始强烈地关注自己的身体以及内心世界,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要求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各项事情;他们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很多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对自己的现实和未来生活也已有了初步的定位和设想;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提高,自我反省思维能力也获得了发展,并且自我概念也变得更加清晰、准确和稳定。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因而有了更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愿望,渴望更多的自主权利,希望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而不希望父母干涉、管制太多。如果父母违背了他们这些独立自主的……
P33
《父母向左孩子向右》对青春期逆反这一当今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和父母苦恼的现象剖析得非常全面,让教育工作者和家庭深刻认识青春期逆反特点及对应策略。书中的案例及分析对父母如何陪伴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国家心理咨询师《当代家庭教育报》心理健康版主编 付学煜
就像地心中沸腾的熔岩,“潜力生”具有无限能量,并蕴育着珍贵宝藏;父母不要只想压制掩埋他的天性,而应引导合理渠道,他就会尽情喷发!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徐岫茹
“潜力生”系列图书对我来说,是一份难得的礼物,它让我更加感激我的父母,也让我更加了解我的孩子,相信这一系列图·书能够积极地帮助越来越多的家庭,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刘素梅
潜力生的转化教育是艰巨的,但又是迫在眉睫的,谨以此书献给困惑且一直为之努力的父母们。
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成长、学习以及社会化,就需要父母的哺育和悉心教养。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渐渐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建立行为规范,并逐步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从而实现生活自立。
家庭教育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或一劳永逸的事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卑、任性、撒谎、叛逆、网瘾、离家出走……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这些“劣迹斑斑”的孩子称为“问题生”、“后进生”或“差生”,在这里,我们借鉴国外的教育观点,善意地称他们为“潜力生”。
“潜力生”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于认知、情绪、意志力、环境等诸多环节出现问题,导致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同龄人,并造成他们在性格、心理、学习意志等方面存在一些临时性障碍。而这些问题与障碍,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逐渐排除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是存在着转变的潜力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潜力生”转变的关键,在于父母,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得法,孩子的潜力能够被挖掘出来,走上健康成长的正轨;家庭教育失策,可能会延误时机,导致孩子无法顺利走出暂时的困顿,在迷茫中越陷越深。显然,第二种情况不是父母愿意看到的。
正是意识到“潜力生”问题的存在,以及“潜力生”教育的迫切性,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了《“潜力生”家庭教育指导系列》图书。本系列图书围绕“潜力生”的话题,从“潜力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出发,追根溯源指出“潜力生”出现的种种原因,以科学的理论、生动的实例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是“潜力生”父母的良师益友,是解决“潜力生”各种问题的权威指导。
没有平庸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潜力生”家庭教育指导系列》图书愿与天下父母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走出迷茫和困惑,体验成长和成功的喜悦!
一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所谓“叛逆”其实并不是异常现象,也不代表孩子将来会一直叛逆下去,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生理变化过程。
1 疯长的身体,躁动的心
2 夫妻关系也能影响亲子关系
3 家教不当让孩子“变坏”
4 逃离校园
5 交友不慎让他坠入深渊
6 成人社会的道德失范误导了孩子
二 孩子叛逆的表现
随着接触社会范围的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加了,内心世界也丰富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有的甚至遭到父母的反对,以致孩子觉得父母不那么亲近了。
1 他就是和你对着干
2 学习没意思,不想学了
3 家里的小网虫
4 早恋:羞涩抑或疯狂的情愫
5 他的哥们儿,他的江湖
6 年纪轻轻就思想偏激,愤世嫉俗
三 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发飙”的孩子
对于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父母要以这样的心态来面对:对孩子不听话行为中的消极因素,坚决不能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其叛逆行为中的积极因素,不要扼杀孩子的个性。
1 摆正心态,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
2 别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孩子
3 其实,叛逆也有积极意义
4 叛逆孩子也有灿烂的未来
5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6 让孩子走出“楚门的世界”
四 平等沟通,让孩子敞开心扉
孩子们做每一件事情时,都有他们的想法和动机。父母应该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解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对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引导。
1 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
2 孩子的心,你要听听
3 孩子都是“顺毛驴”,多表扬他
4 怎样批评孩子更有效
5 沟通不只用语言
6 非语言沟通的魔力
五 叛逆青春路,以宽容的心与孩子同行
父母一定要正视孩子的各种叛逆现象,千万不能不知所措或陷入与孩
子的矛盾中。要让宽容的心和浓浓的亲情,与孩子一路同行。
1 正视孩子的生理变化
2 营造理想的家庭环境
3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慈母有败子,溺爱不是爱
5 给孩子交友的自由
6 让孩子吃点苦
六 家校合作,让孩子的校园生活充满欢乐
逃学、厌学等现象普遍存在,这说明并非所有孩子的校园生活都过得很
快乐。对此父母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多关心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让他们的
校园生活过得顺心、舒心。
1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
2 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3 人缘好的孩子欢乐多
4 多和老师沟通
5 怎样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
6 让孩子的书包轻一点,再轻一点
后记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表现尤为明显,这和人体内的激素分泌有着密切关系。在青春期,激素让人体发生了变化,激素通过影响大脑神经元引起主管情感、决策等大脑区域的变化,从而引起大脑结构的重塑,这就是青春期“行为异常”的秘密。
生理的发育必然会引起心理的变化,但这一时期,孩子心理上的成熟却远远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做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并产生反抗的心理和对立的情绪。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他们的认识是不坚定的、动摇的。虽然在看待问题时有其独立性、批判性,但往往会出现偏激、片面甚至极端化现象,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荷尔蒙的作用激发了孩子突破束缚、寻求自我的渴望,而来自各方面的因素比如父母的过分期望、学业压力过大、社会不良现象的浸染等,都加剧了孩子叛逆心理的形成。特别是孩子在第三个叛逆期——青春叛逆期到来的时候,孩子的独立意识大大增强,已经不满足于老师和家长的说教。他们想实现自我,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当这种思想和行为不被家长和社会认可时,他们就会采取一些非理智的行为表示反抗,比如逃学、沉迷网络、离家出走等。
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孩子有意为之。可以说,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孩子长大成人所必经的一环。他们在躁动中寻找一种叫做独立的东西,他们始终坚信,总有一天会找得到。所以他们在一天天地寻找,也在一天天地长大。但让孩子们真正长大的并不是他们找到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经历了这个寻找的过程。而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走错了路。
《父母向左孩子向右:这样教,孩子不叛逆》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正视了这部分孩子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受教育权利。我们提出,叛逆孩子的挑衅行为是天性使然,是身心急剧变化或压力作用的结果,对于孩子的叛逆家长不能一味地指责和训斥,应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书中对于解决“潜力生”的叛逆问题,不仅告诫家长不要做什么,而且也提醒家长需要做什么。
本书是叛逆孩子的家长不可不读的最佳读物,具有可读性和较高的实用和教育价值,书中提出的建议对家长、孩子、学校教师和家庭教育咨询人员都有很大的帮助,既切实可行又合情合理。
叛逆总要回归理智。冲动过后便是成熟。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用理解、宽容和浓浓的亲情,守护叛逆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编的《父母向左 孩子向右:这样教,孩子不叛逆》正视了叛逆孩子的存在以及他们受教育的权利。《父母向左 孩子向右:这样教,孩子不叛逆》编者提出,叛逆孩子的挑衅行为是天性使然,是孩子身心急剧变化的结果,也是外部压力作用下的一种表现。 对于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指责和训斥,应正确对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引导。
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编的《父母向左 孩子向右:这样教,孩子不叛逆》是著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闵乐夫、胡玉顺、徐岫茹、付学煜、刘素梅、杨忠健联袂推荐。
它是国内第一套以“潜力生”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图书;它是父母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