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所承载的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亦是坦然、淡定的黑色倒影。咖啡的世界很小,但绝对精致和深邃。
人在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时候,是一种奇妙的美,这种美就像咖啡的味道,让人陶醉。
老面所著的《啡常道(精)》味道如何,请自品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啡常道(精)/时尚休闲馆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老面 |
出版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杯咖啡所承载的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亦是坦然、淡定的黑色倒影。咖啡的世界很小,但绝对精致和深邃。 人在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时候,是一种奇妙的美,这种美就像咖啡的味道,让人陶醉。 老面所著的《啡常道(精)》味道如何,请自品尝! 内容推荐 一杯黑色的咖啡,就像浩瀚宇宙中的黑洞。黑洞吞噬了任何企图接近它的光,也禁锢了任何企图离开它的光,所以在我们眼中,它因为无法直视观测而成为一个黑色的无底深渊。一杯纯粹的咖啡为什么也是黑色的呢?禅说:因为它有太多的秘密。咖啡问世于四百多年前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如今它已遍布世界,它知道的秘密一定很多。可是,咖啡会告诉我们什么吗?不,它什么都不会说。咖啡只会静静地待在白瓷杯子里,等待着我们用智慧与它对话。那么,我们就从一杯咖啡开始,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悟性,用我们的心,来倾听它对我们说些什么吧。 《啡常道(精)》由老面所著,《啡常道(精)》是“时尚休闲馆”丛书的其中一本,供读者阅读欣赏。 目录 引子 1.情人节的情侣咖啡 2.美酒加咖啡,总会使人醉 3.咖啡可占卜? 4.Coffee Halia,妙不可言的南洋姜汁咖啡 5.Regular Coffee到底是什么咖啡 6.要Latte,还是Cappuccino? 7.Café Mocha:此摩卡非彼摩卡 8.Flat White, 大洋洲的牛奶咖啡 9.热情洋溢的Cafe de Olla 10.何谓“猫屎咖啡” 11.咖啡可解酒? 12.咖啡雪茄,还是咖啡与雪茄 13.冷热咖啡,此一时彼一时 14.咖啡馆里谈共和 15.为了感恩的Double Espresso 16.莫名其妙的“咖啡茶” 17.用百元大钞买咖啡的老外 18.哲学家的咖啡和茶 19.没有瑕疵的咖啡 20.你心中那杯咖啡就是好咖啡 21.古巴咖啡和Cuba Yes, Yankee No 22.牙买加的博尔特和咖啡酒 23.1948年涅槃的牙买加蓝山咖啡 24.巴黎的咖啡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5.伦敦,交易胡同的咖啡馆 26.伦敦,劳埃德的咖啡馆今安在? 27.罗马尼亚,金融危机和咖啡,谁更刺激? 28.圣地亚哥,你想要美腿加咖啡吗? 29.深度烘焙的咖啡和“传统智慧” 30.首尔,清川溪畔咖啡香 31.首尔,博物馆里的咖啡 32.越南,街头的米粉、面包、咖啡和滴滴壶 33.自主品牌的越南咖啡 34.老挝的Dao Heuang咖啡 35.老挝的乡间咖啡:Coffee Lao 36.朱苦拉,深山里的咖啡 37.咖啡桌上的书:Coffee Table Book 38.窄巷子的普洱拿铁 39.绵阳有好咖啡 40.喝酥油茶,还是喝咖啡? 41.饮水思源:中国咖啡第一人 42.海南岛的候臣咖啡 43.一言难尽星巴克 44.化外之地的美食 45.谁禁锢了我们的思想 46.茶餐厅里的鸳鸯 47.东南亚的“猪崽”与“白咖啡” 48.夏威夷的Kona 咖啡 49.什么是“真正的希腊咖啡” 50.香料,阿拉伯咖啡难舍难分的伴侣 51.听得风儿在轻轻唱 52.对着老虎机喝咖啡 53.每逢佳节倍思亲:中西合璧的咖啡月饼 54.咖啡,陪伴人类到地老天荒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地图上,东经13度19分,北纬43度15分的也门小镇穆哈(al-Mukha)是个不起眼的地方。 没有几个咖啡客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穆哈的地方。不过要是说摩卡,事情就不一样了。在咖啡客的圈子里,谁不知道“摩卡咖啡” (cafe Mocha),那他一定是新来的。 造成混乱的是英国人。英国人按自己的发音和书写习惯,把al—Mukha改成Mocha。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大半个世界都用Mocha替代了a1-Mukha。作为一个咖啡世界的迟到者,尽管大英早已风光不再,我们也只能跟着说“摩卡”。这也没什么奇怪,这个世界,不是还有某些亚非国家搞庆典时,俨然把自己当成欧洲的英伦人。穿上花格子裙,一面吹风笛,一面很滑稽地表演鹅步操吗? 穆哈有过辉煌。这个地方曾经是世界级的贸易港。阿拉伯人、埃塞俄比亚人种的咖啡,靠人力加畜力,辗转运到这个地方,然后装船发往欧洲。在15—17世纪,穆哈港垄断了世界的咖啡贸易,并因此而富得流油。 也门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咖啡种植大国。但是当年的也门人做咖啡生意绝对一流。可叹的是,他们赚得盘满钵满,就不思进取,一心只想垄断咖啡贸易。待到欧洲人把咖啡树苗偷到手,再满世界种植之后,穆哈港,这个繁荣景象曾经让来访的欧洲人叹为观止的地方,落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时至今日,流浪汉住的废弃集装箱是穆哈港最坚固的房屋,而那些未被沙砾掩埋、支离破碎的彩绘砖墙,似乎在向稀稀落落的来访者诉说早已远去的辉煌。 如今穆哈港的呻吟,恐怕连上帝听了也无动于衷吧。不过源自“穆哈”的“摩卡”二字,却是如日中天。可叹的是,虽然现在也门多少还种一点叫“摩卡咖啡”的咖啡,赚点蝇头小利,但是,这满世界卖得红红火火的cafe Mocha,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那种咖啡馆里的“摩卡咖啡”,非但与也门的“摩卡咖啡”全无关系,与那个摩卡港(穆哈港)更是沾不上边。 我们杯子里的摩卡咖啡是个真正的混血儿,一个有强大杂交优势的混血儿。 本是水火不相容的三大植物饮料可可、咖啡和茶叶,被香港人撮合了一对:红茶咖啡一大名鼎鼎的“鸳鸯”。美国人则成就了另一对:巧克力咖啡——名闻遐迩的“摩卡”。 古印第安的玛雅人称可可豆为Kakawa,阿兹特克(Aztec)人则称之为Cacao。可可树原产中美洲低海拔热带森林,是一种珍稀植物。它的果实可可豆有兴奋作用,被印第安人用作迷幻药或者春药,传说中的“巧克力治失恋”,出处即在于此。因为稀少,可可豆也被印第安人充作货币流通。1502年,航海家哥伦布先生偶然看见一个玛雅人急急忙忙地捡起自己不慎丢下的杏仁状物。那玛雅人捡起那东西的急切,用哥伦布的话说“就好像丢的是自己的眼睛”。思维敏锐的哥伦布先生一下子抓住要害:这东西必定十分珍贵。 可可就这样被欧洲人发现了。然后,它被作为一种商品引进到出钱给哥伦布航海探险的两班牙王国,两班牙人则以讹传讹地称之为chocolate(巧克力)。 接下来的故事与咖啡的故事大同小异。用科学掌握可可树栽培技术、凭借武力扩张殖民地、靠来复枪和皮鞭奴役奴隶,白人的这三板斧一使,廉价的巧克力很快风靡欧洲。在咖啡还是穆斯林专用品的时候,巧克力成了天主教徒的标准提神饮料。 中国人通常认为Chocolate 巧克力应该是块状的固态食品。其实作为产品的固态巧克力直到1847年才被一家英国公司发明。只是最先传入中国的“巧克力”是固态的,所以国人才会产生这个误解。 究竟是谁最先把巧克力加到咖啡里,发明了Ca代Mocha——摩卡咖啡的,似乎不可考了。唯一没有争议的是,这家伙是个美国人,一个脑瓜儿好使的美国人。 其实谁创造了摩卡咖啡无关宏旨。我们也不知道“鸳鸯”具体是哪一位香港人的发明。重要的是它们已经风行天下,成了我们难舍难分的杯中物,还稳稳当当地为老板们创造利润。而那些种了上千年咖啡的埃塞俄比亚人,那些世世代代采集可可豆的印第安人,还有那些只会坐在家门口卖咖啡豆的也门人,他们的后代还要为生存而挣扎。 P44-48 后记 2006年,天涯社区的一篇《一个中国土包子的咖啡经》的连载吸引了我。借着这篇文章,我认识了它的作者,滇士麦田原君。为了那个黑色的精灵——咖啡,我和麦田原君在网上交谈甚欢,有相见恨晚之感。 网友们喜欢称麦田原君为“老麦”,正如他们喜欢私底下叫我“老面”,却很少用我那个来自朋友赠送的ID“面冷心热”一样。 在我看来,老麦是一位具有世界水准的咖啡大师。我这样说,是基于自己近些年来在30余个国家与地区工作和游历的体验:这个世界,咖啡很多,好咖啡却是稀缺品;同样的,这个世界咖啡师很多,可是,精通咖啡从种子到杯子全过程的咖啡大师,也是稀缺品。老面有幸认识了其中一位。 一年后,在老麦的鼓励下,我用“你从一杯咖啡看到了什么”为名,根据自己在工作和游历中的所见所闻,以咖啡为引子,陆陆续续在天涯社区发表了几十篇随笔。2008年,这些随笔被磨铁文化的两位美女编辑连翔和唐心看中,在她们的努力下,以“一杯咖啡的时光”为名,付梓成书。 2008年后,在众多网友的鼓励下,我又断断续续写了几十篇有关咖啡的随笔。天晓得是中了什么彩,又有一位京城的美女编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徐媛媛找到我,说要出版这后续的帖子。 自2006年开始写《你从一杯咖啡看到了什么》,并贴在天涯社区的论坛“闲闲书话”以来,访问量超过60万,回复量超过1.4万。因为那个帖子,老面有喜有悲。喜的是,老面因此结识了数百位新朋友,更因为有过万来自全球的回帖,老面得益良多。悲的是,人生无常。一位在海南咖啡园长大、对海南建设有过重大贡献、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咖啡知识、ID“提刀李天王”的朋友,竟在帖子红火时,英年早逝。 逝者已矣。现在《你从一杯咖啡看到了什么》的后半部分成书,也是对天王兄一个迟到的纪念了。 老面感谢所有帮助过老面的朋友——无论是神州大地的朋友,还是异国他乡的朋友;无论是见过面的朋友,或是素未谋面的网友。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 本书主要收入随笔《你从一杯咖啡看到了什么》中2009年后的部分。根据徐媛媛编辑的建议,也收入了少量之前的内容。至于书名则由出版社决定。 书,至少是当今的书,其实没有文人声称的那么伟大,它只是一种商品而已。既然是商品,它的终极检验者,不是作者也不是编辑,而是市场——读者群。 对任何一本书而言,读者就是上帝。对老面而言,这本小书能博上帝们在一乐之余有所思,足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