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如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席杰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岁月如歌》是一部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作者席杰为我们精心塑造了近四十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王伟这个人物形象尤为值得肯定。书中全面展现了他面对爱情和事业的矛盾冲突所表现出的崭新精神境界,仅此足以表明这是一部高歌主旋律和洋溢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作品,人物命运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穿插推进,其间不乏潇洒与精彩之笔,值得大家一读。

内容推荐

《岁月如歌》是一部优秀的回忆题材的小说,作者席杰紧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特色,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对主人公半生的人生历程的回顾,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个年代、那段激情的岁月,那群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了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作品字里行间,热情讴歌了我军通信兵的光辉业绩以及军垦战士屯垦戍边的创业精神。本书语言贴近时代特征,用词文雅,情节安排合理,将众多人物的不同性格及精神面貌准确地予以还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目录

榜样的力量(代序一)

坚守与踔厉(代序二)

正文

试读章节

一个周末的傍晚,礼堂里正在放映电影,饭堂大厅里正在举办舞会,何静、王伟却在林木茂密的小花园里悄悄交谈。花园依山傍水,清静幽暗。伴着徐徐晚风,松竹和花草散发出一缕缕清香。小河旁的柱灯,闪射着乳白色的光亮,映着河水静静流淌。小河上架有一座小木桥,连接着花园与对岸的小山。木桥两边架有木栏,保护着行人不致落水。何静、王伟依附在栏杆上,亲切地交谈着。

何静:“过两天,你就要出院了,临行前,想征求一下你对我的意见。”

王伟:“我也很想听听你对我的意见。”

何静:“别推让了,你先说。”

王伟想了想:“科里的护士都很好,对病人像亲人一样。不过,在护士当中,最好的要数你了。你年纪最小,可最懂事,积极性高,责任心强,最能吃苦,干起工作来,不嫌累,不怕脏,一上班总在干事,就没见闲过,真让人心疼……”

何静打断他的话,问:“让人心疼,让谁心疼了,谁又心疼了?”

王伟:“让我心疼,我就最心疼了。”

何静做个怪相:“是吗?我怎么没感觉到?”

王伟:“那说明你是个木头人,没有知觉。”

何静笑了笑。

王伟继续说:“你拖地,我也拖地;你倒痰盂,我也去倒痰盂;你打扫厕所里的卫生,我见到了,立刻过去帮助你,还有……”

何静:“这些事,倒是都有,我也是记得的。”

王伟又接着说:“另外,你还爱学习,自学高中课程,听广播学英语、学俄语,真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好姑娘。”

何静:“优点说得不少了,说说我的缺点吧,你是党员,我不是党员,我比你落后,希望你能多帮助我。”

王伟:“你以后一定能成为党员的。依我看,你现在就够人党的条件。全院的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够先进的了。”

何静:“我现在才十六岁,不够入党年龄,明年十七岁时就写入党申请书,如果十八岁能人党,一定第一个告诉你。”

王伟一听,心动了:“第一个告诉我,为什么?”

何静一下子脸红了,心跳了,不好意思了,低头不作声了。

王伟心有所悟,不由得叫了声:“何静……”

何静平添了几分勇气,抬起头,望着王伟:“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王伟有点儿紧张,声音都有点儿颤抖地说:“何静,我觉得你真的很好很好,我,我……”

何静见他这样吞吞吐吐,心急火燎地质问:“我我的,我什么呀!”  王伟被他这样一问,立刻变得勇敢了:“我,我喜欢上你了。”

何静没有作声,静静地屏住呼吸,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王伟见何静没有反应,低声问道:“何静,我的话你听到了吗?你不是在生气吧!”

何静迟迟不语,一阵沉默过去,才细声低语地说:“其实,我也很喜欢你。”

王伟高兴极了,但又犯糊涂似的忙问:“你说的喜欢我,是不是爱上我了?”

何静反问:“那你说喜欢我是什么意思呀?”

王伟忙解释:“就是我爱你,刚才不敢直说。”

何静:“我也是这样。”

王伟:“那你就直说你爱我。”

何静:“我不说,多肉麻呀!”

这时,不远处传来脚步声。何静急忙走下小桥,躲进了竹林。等人从桥上走过后,她才蹑手蹑脚地走出来,手从胸口移开:“妈呀!真吓死我了!”

王伟:“怕什么呀,胆子真小!”

何静:“要是认识的人见到了,还不知会生出多少是非呢!”

凤鸣山,一棵大树下。何静手提小布包站在树旁,皱着双眉,怒气冲冲,等着王伟的到来。

附近的路上,王伟跑步前来,到了何静跟前,赔着不是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何静从小布包里取出一捆信件,扔给王伟:“这是你写给我的信,海誓山盟,甜言蜜语,好像真诚得很,实际上是个骗子。”

王伟急于表白自己:“何静,提出分手,不是我的原因,我是不得已的。”

何静不愿听:“什么不得已,不听你解释,把我给你的信和照片还给我!”

王伟一副可怜的样子:“我没有带来。”

何静厉声追问:“为什么不带来,我没有写信告诉你吗?”

王伟垂下头:“我想留做纪念。”

何静冷笑:“留做纪念?说得好听,你分明是想用一个少女的天真来刺激你那丑恶的灵魂。”她越说越气,怒不可遏地骂道,“貌似正人君子,实际上是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王伟被骂急了:“我真的像你说的这样坏吗?如果是这样,那你不是瞎了眼吗?”

何静有点儿语塞,顿了顿:“我是瞎了眼,看错了人。”

王伟:“那你就吸取教训吧,祝你今后找个比我好的人。”

何静:“岂止比你好,要胜过你十倍、百倍。”

王伟:“你太不冷静了。”

何静:“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我恨死你了!今后再也不想见到你!”说罢,转身就走。  王伟无奈地:“何静,何静……”

何静头也不回,急急走远了。

夜深了,万籁俱寂。王伟似无倦意,仍然徜徉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想了何静,又想杨雪。杨雪对自己情深意笃,不能对她有一点儿伤害,自己应把分手的原因如实地告诉何静,以消除她的心结,求得她的谅解。想到这里,他心里踏实了许多。看看手表,已近深夜两点,关上台灯,闭上双眼,想尽快入睡。P28-31

序言

榜样的力量(代序一)

看了《岁月如歌》,深受感动,深受启迪,深受教育。

这是一部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作者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朴实无华。

在党的培育下,主人公王伟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很快熟悉了通信兵业务,各项工作成绩优异,并成为军区通信部门的骨干。被选调到总参通信兵领导机关,他更加敬业,整个心思就是做好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调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渔场,他干一行,爱一行,跑遍了各个连队,很快熟悉了情况,团结大家一起努力工作,为屯垦戍边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伟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他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身先士卒,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他当通信杂志编辑,到第一线现场采访。一到兵团农十师渔场,就下到连队,与军垦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煤矿连队,他和大家一起在井下挖煤担煤;在渔业连队,他和大家一起破冰捕鱼;在农业连队,他和大家一起平地积肥。白天,和大家一起干活。晚上,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了解群众的意见、困难和要求,并尽可能及时解决。在“三同”中,他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王伟富有创新精神。他从实践中了解到阿勒泰地区干旱少雨,渔场所在地的布伦托海,每年蒸发量越来越大,海水面积逐年在缩小。他听取汇集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从仅隔两公里的额尔齐斯河开挖一条渠道,引河水济海。这既保证了布伦托海的正常水面,又可利用水的落差,建设小型水电站。此事报请了师党委,师党委接受了他们的建议。随后师里进行设计组织施工,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对维护布伦托海乃至阿勒泰地区的生态环境都有长远意义。

王伟在爱情方面,既有火一般的青春激情,又有理智、忠诚和责任感。

在王伟身上,体现了一个青年军官的优秀品质和组织才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有志青年树立了修养成材出彩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后记

后记

这本小说写完后,曾请好友叶光华(原总参谋部通信部编研室副主任)、胞兄席世范、次子席韧和老伴黄建容先后看过,他们感到:一是我年事已高(七十八岁),历经数年,写出这本三十多万字的小说,不论写得好坏,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二是小说内容大多来自生活,比较真实,没有刻意编造故事,属纪实性文体。基础是好的,是成功的。三是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文字还算流畅,也比较简练。在人物刻画、事件叙述、景致描绘和感情抒发上,也是用了心的。写得比预想的要好。

初稿打印出来后,又先后送给个别老领导和多位亲友,请他们审阅斧正。其中有徐义宁(大姐是抗战老战士,新四军电台队长)、钱勇(原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部长、解放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鞠开(原粟裕大将秘书、军旅作家)、斯简(原南京军区通信部部长、军旅作家)、姜霖(原宣化通信学院政委)、曹正军(原通信部编研室主任)、贺瑛(原通信部《通信战士》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岳有恒(编研员)、郭沫书(编研员)、林玉华(军旅作家)等同志和胞兄席世范。他们审阅后,在肯定成绩予以表扬、鼓励的同时,也直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希望再做一些修改。根据大家的意见,我在原有基础上又做了较大改动,现交出版社出版。这是同志们热情相助的结果,我谨向同志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并祝大家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席杰

2014年10月1日于北京复兴路20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9: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