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萨塞克斯路24号的童年时光
我的故事或许该从一个多世纪前的班夫镇讲起。班夫镇地处苏格兰人烟稀少的东北沿海地区阿伯丁郡。1911年的一天,镇上一位爱好垂钓的教师詹姆斯·乔治·辛克莱和几个朋友到附近的小河钓鱼。刚刚垂下鱼线,一名警察就冲了过来,声称他们在非法钓鱼,因为这条河是“有主儿的”,从头到尾全归当地的贵族所有。
封建土地使用法在苏格兰和欧洲其他一些地方一直沿用至20世纪,违者会受到重罚。警察警告詹姆斯说,要是再抓到他偷钓贵族家的鱼,就让他尝尝坐牢的滋味。
詹姆斯和朋友们收拾好渔具打道回府。经过一片草地时,詹姆斯怏怏说道:“不钓鱼我可没法儿活。”同行的一个人于是开始讲起有那么一片广袤自由的天地,景色优美,森林里猎物出没,而且,“那儿的鱼不归贵族所有”。他说他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地方虽好,只是远点儿,在4000余英里之外,要横跨大西洋,而且还在加拿大的最远端,这个地方叫“不列颠哥伦比亚”。
几个月后,詹姆斯·乔治·辛克莱带上妻子贝特西和他们三岁的儿子吉米,登上了驶往加拿大的轮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他们发现的远不止是鱼。他们的新家安在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在那里,不论你的口音,也不论你的出身,只要辛勤劳动就有回报。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他们的儿子吉米长大成人,拿到工程学学位,入选罗德学者,二战期间成为加拿大皇家空军军官,当选联邦众议员,出任内阁部长,生意也很成功——而且,同他父亲一样,吉米一生都爱好钓鱼。
吉米和妻子凯瑟琳有五个女儿,他们给第四个女儿取名玛格丽特。如今,玛格丽特生活在蒙特利尔,她就是我妈妈。
1941年9月,吉米·辛克莱作为北温哥华选区的新任联邦众议员崭露头角,还在北非指挥加拿大皇家空军的一个中队。此时,一名法裔加拿大知识分子开始了他不同寻常的独木舟探险之旅,沿着创立哈德逊湾公司的法国皮货商17世纪走过的路线,从蒙特利尔驶到詹姆斯湾,全程1600公里。这次探险吸引了一些媒体关注,当地一家报纸以《大学生欢快漂流之旅》为题进行了报道,六位漂流者的大名见诸报端,其中一位就叫皮埃尔·E.特鲁多。
旅程充满艰辛。但对我父亲来说,这正是他所追求的。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当别人扛着独木舟从陆上绕行时,我仍在与急流搏斗”,“食物消耗殆尽,岸上无路可绕,急流险象环生……总之一句话,人生变得美妙起来”。这就是我父亲眼中的家乡魁北克,一个让人自豪、雄奇壮丽的地方,充满粗犷之美。他始终相信,魁北克独特的精神风貌,既源于她的语言和文化,也来自她的山川大地。 我们家与水一直非常有缘。我最早的记忆就与水有关。记得那时我还不到两岁,裹着滑雪服,和父亲一起在哈林顿湖总理官邸滑雪橇。哈林顿湖官邸位于加蒂诺公园,归政府所有,是我父母共度时光时最爱去的一个地方。1973年12月的一天,湖面尚未完全结冰。母亲当时正怀着弟弟萨沙,随时可能临盆。父亲拉着我坐的雪橇沿山坡一趟一趟爬上去,然后陪我滑下来,母亲就站在不远的山坡上为我们加油。每次雪橇飞驰而下都会一直滑到河边。这是从哈林顿湖泻出的一条河流,也是我日后漂流的河道。
几个来回后,父亲对滑道的安全性有了把握,便决定让我单独下滑一次。他在山坡上把雪橇往下一推,然后和母亲一道看着我从坡上往下滑。然而,雪橇刚一启动,父亲就感到要出大事,因为我俩在雪橇上时,两人的重量让雪橇很容易在冰雪上刹住。而当我一人滑时,雪橇非常轻盈,像滑冰一样飞驶而下,越来越快,直奔小河。父亲立即冲下山坡,急切地想抓住我。我母亲则站在山顶上惊恐万状,喊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虽然那时我还很小,但我仍清晰地记得雪橇的一半扎进了河边的砂质河滩,我张开的双手泡在了冰冷的水中。当时我戴着蓝色的毛线手套,我的第一反应是手套全湿透了。父亲跑来救我时,我半是高兴半是惊奇地哭喊道:“掉河里了,手套湿了!”父亲一手把我拎起,一手拉着雪橇,把我抱回到山坡上。那天过得非常有意义:我完成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洗礼”。
P6-8
这本书就像贾斯廷·特鲁多本人一样,坦诚、务实、有原则。
——《蒙待利尔时报》
在我们渥太华的家里,厨房和起居室内随处可见照片。冰箱上贴有照片,各种架子和备餐台上摆着装有相框的照片,墙上也到处挂着照片。其中既有我们出席各种正式场合的照片,也有我们特别喜欢的家庭照片:索菲在婚礼上与伴郎的合照,格扎维埃上学时的照片,哈德里安出生前我们一家四口在海达瓜依群岛①旅游时的留影,我在帕皮诺选区与选民的合照,弟弟萨沙、米歇尔和我在萨塞克斯路24号门前骑车的情景,还有我母亲玛格丽特与孙辈们一起开怀大笑的瞬间。每张照片都会触发一段意味深长的特殊回忆。所有照片中,最吸引我眼球的当属一位朋友用三张照片拼成的一组。这些照片不仅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更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第一张照片上一位中年男子坐在独木舟尾部,手把舟桨,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独木舟正经过一片湍急的水道,男子注视着坐在船头的一个还不太会划桨的小男孩。男子是我父亲,小男孩当然就是我。那是一个温暖宜人的春日,我和父亲正在划船。从父亲脸上的笑容看得出他是多么心满意足,我想我没有看错,因为他正带着我踏上一段特殊的旅程,一场为儿子举行的成长仪式。
萨沙、米歇尔和我,都曾与父亲一道激流飞舟。我们才学会走路不久,父亲就把船桨塞到我们手上,向我们传授划船的技巧。我们会在他的看护下到加蒂诺山上哈林顿湖泻出的一道道急流中体验漂流。父亲不希望我们在平静的水面荡舟,而是希望我们迎难而上,亲身参与激流飞舟,同时多多少少能协助他把握船的航向。他也希望我们能从中获得乐趣。
下一张是两个男人划皮划艇的照片,但其中对抗激流的难度远远超过第一张照片中的。事实上,他们正处于湍流中。年长些的男人留着邋遢的胡子,坐在船的前部,手握皮划艇的船桨。船在湍流中的角度很危险,他看上去既兴奋又焦虑。在他身后,坐在船尾的年轻人正专注地避开一旁的大岩石。
两张照片中的人物相同,但拍摄时间相隔20年。第二张照片中,父亲享受着划桨,我控制着皮划艇的方向,两人在那一刻都全神贯注。两张照片都很感人,记录了时光的流逝,也反映出岁月对我们各自的影响。
第三张照片展现的是另一条闪亮的红色独木舟,让人眼前一亮。独木舟行驶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我还是坐在船尾。索菲从船头向镜头招手。在她身后,埃拉一格蕾丝模仿着妈妈招手的样子,格扎维埃安静地坐在船的中央,向前张望。我们经常带孩子乘独木舟,这张照片捕捉到了其中的一次。照片拍摄于育空河的迈尔峡谷,对我们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那是我们一家四口度过的最后一个夏天,当年冬天,我们的另一个儿子哈德里安出生了。
前两张照片上父亲是主角,我心里总认为第三张照片上也有他,当然我说的是他的精神。众所周知,他热爱划独木舟。这项运动让他走向户外,激励他树立了独立和生存意识。无论是作为一名年轻男性、一名有天赋的运动员,还是作为一名加拿大人,独木舟运动把他和他的祖先联系在了一起。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划船、滑雪和远足的机会,而且常常一去就是大半天。他是我认识的最精通户外运动的人。
照片是岁月流逝的见证,在我内心深处引发了共鸣,也让我更加思念父亲。我们每次一起划船或远足后,家人间的感情都会更加亲密。在城市,工作和政治上的压力有时会把家庭压垮。户外活动会让我们放松心情,我们只需做回真正的自己,不必扮演他人赋予我们的角色。我们一起学会面对困难,克服恐惧,同时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及其壮丽的自然美景也心生出无尽的感激之情。
现在,我已不可能一时兴起就拿上滑雪板、船桨和救生衣,花上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独自流连在群山或河流间。索菲和我会把假期和家人期盼的周日留给全家。然而,儿时受到的教育已深入我的骨髓,索菲和我都想把自己学到的全部传授给孩子。格扎维埃、埃拉一格蕾丝和哈德里安就是我们世界的中心,也是我们共同开启这次旅程的动因。
我非常有幸一生曾以不同的身份多次探索我们的国家,无论是儿时陪父亲旅行,年轻时到西部游历山川、念师范学院和主持卡提马维克基金会,还是今天作为一名父亲和政治家旅行。每次旅行都不断提醒我,我们生活在怎样一个国家,该如何缩小巨大的地理空间距离,以及该如何利用好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资源禀赋。地图无法描绘加拿大的辽阔。空中飞行无法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之广。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你无法感受草原三省的辽阔和罗杰斯山口的工程奇迹。只有脚踏实地,你才能真正发现脚下这片土地,才能与像我一样珍惜这片土地的人不期而遇。
太多的加拿大人强调他们的地域差异,但却忘了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是使用两种官方语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同属一个国家的人民。尽管我们在文化、历史和地域上有差异,但加拿大人共同的价值观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深爱和尊重加拿大,坚信我们加拿大人有无与伦比的潜能。我生命中每一件事都一次又一次印证和确认了这一事实,我政治生涯中每一个主张都基于这一前提。
然而,这种潜能很容易被浪费掉,一旦挥霍殆尽,就很难恢复。过去几年,在分裂化政治和为权而权的阴影下,我们国家的巨大潜能正在消逝。这不是加拿大需要的,更不是加拿大人愿意看到的。我们建国的宗旨非常好。我们建国的愿景独一无二,让全世界人民备受鼓舞。
国家潜能面临风险,这是我决定步入政坛、愿意站出来以不同的方式带领加拿大前进的一个原因。我的方式在很多方面反映出我所接受的教育和我的认知:我们不仅要分享脚下这片土地的馈赠,更要共同承担保护和丰富这份馈赠的责任。我们要珍视和加强我们举世称道的包容意识,更加尊重民主价值观。我们要敬重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带来的无价财富,敬重她带给我们的为子孙后代开创美好未来的希望。
如果我的话听起来有点狂,请一定原谅我。我仅仅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加拿大的热爱和珍视之情。我写这本书,目的是说明为何我对我们国家怀有这份情感,以及介绍我是如何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领导力的。
我对国家的愿景很大程度上基于自己的经历,同时也受到父亲特鲁多和母亲辛克莱、法语和英语、加拿大西部和东部的影响。正如每一条河流都是由成百条支流汇成的,我的愿景也是许多人和地区共同影响的产物。
我是一个儿子,但今天,我还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对国家充满感情的男人。如果我希望有一天能有幸领导加拿大迈向公正、平等和共同目标>、我认为有必要用我自己的话,向你们讲述我的故事。只有这样,你们才能从一个远离政治关注的角度,更好地了解我。我愿意与你们分享一直激励我的责任感:凝聚共识、服务国家,让每一个加拿大人都可以在一个强大、公正的加拿大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5年10月,贾斯廷·特鲁多领导加拿大自由党在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实现了自由党的成功逆袭。加拿大人民热烈回应特鲁多的竞选纲领,将他送回萨塞克斯路24号的总理官邸,这次不是作为总理之子,而是作为加拿大的第23任总理。
身为前总理的长子,特鲁多记录了童年与政界名人的交集,以及之后的心路历程和跌宕人生。原本无心政治的特鲁多在父亲逝世后开始赢得政坛关注,逐步成长为一位风度翩翩、意志坚定的政治领袖。他坚信,加拿大因多元而伟大,共同的希望和梦想能激发出更大的国家潜能。
《特鲁多自传(传奇再续)(精)》末另精选七篇演讲,展现了这位政坛新星备受赞誉的高妙口才。
加拿大现任总理亲笔自传,记录特鲁多从总理之子到总理的传奇历程,中国驻加大使罗照辉倾力推荐!
《特鲁多自传(传奇再续)(精)》是加拿大现任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亲笔撰写的一部自传。其父为中加建交奠基人,两度出任加拿大总理一职的皮埃尔·特鲁多,父子二人谱写了加拿大首例“父子档总理”的传奇。贾斯廷·特鲁多继承了父亲出众的个人魅力和领袖气质,能流利使用英、法双语。因外表俊朗,被赞“好莱坞面庞”,《时代周刊》将他列入“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特鲁多在书中细数了童年与政界名人的交集、父亲的盛名带来的压力,以及因父母离异和母亲的心理疾病而蒙受的心灵创伤。作为一位“70后”的政坛新星,特鲁多展现出了与老派政治家完全不同的面貌:高颜值、爱运动、文艺范儿、“网红”、段子手、学霸、好爸爸。G20期间,特鲁多访华,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对话马云等企业家,“特鲁多热”也随之刮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