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修订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菁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著名近代史学家杨天石教授亲笔审正倾情作序!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作者谢春涛强力推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特别推荐之优秀图书!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修订版)》的作者李菁注意吸纳近几年国内外孙中山研究的新的资料和成果,对内容、文字进行了全面的增补、订正,并新增了几十幅更为清晰的历史照片。

内容推荐

《天下为公一孙中山传》首版,是5年前本社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而策划的重点选题。

本次修订,《天下为公(孙中山传修订版)》作者注意吸纳近几年国内外孙中山研究的新的资料和成果,对内容、文字进行了全面的增补、订正,并新增了几十幅更为清晰的历史照片。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修订版)》的作者是李菁。

目录

第—章 翠亨村的童年生活

 孙家的新生命

 翠亨村的“石头仔”与“洪秀全”

第二章 檀香山的少年时期

 初出国门

 接受西式教育的孙中山

 与孙眉的冲突

第三章 革命思想的悄然萌发

 翠亨村的“反叛者”

 香港与檀香山之间

 “反清四大寇”

第四章 走向民主革命之路

 行医澳穗

 上书李鸿章遇挫

 创立兴中会

 密谋第一次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流产

第五章 伦敦蒙难

 流亡生涯被跟踪

 贸然闯馆遭不测

 康德黎与孟生的大营救

 重获自由

第六章 为革命事业奔走海外

 转往日本筹划革命

 联手康有为的数次努力

 策动李鸿章独立

 惠州起义

 保皇还是革命

 重返檀香山,改造美洲洪门

第七章 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盟的欧洲序曲

 筹备中国同盟会

 亲手建立革命党

 三民主义初次登台

第八章 刀光剑影

 萍醴浏起义

 风起云涌的六次起义

 继续论战保皇派

 第一次倒孙风潮

 第二次倒孙风潮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第九章 中华民国的诞生

 广州起义,革命的前奏

 悲壮的广州“三二九”起义

 “首义第一枪”

 革命中心之外的孙中山

 矛盾四起的革命队伍

 就任临时大总统

 第十章临时大总统的上任与让位

 新政府的财政危机

 南北议和

 让位

第十—章 国民党成立与非常大总统

 宣扬民生主义,筹划全国铁路

 会晤袁世凯

 孙中山的全国铁路计划

 成立国民党

第十二章 宋教仁遇刺与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案

 “宋案”真相

 对“宋案”犹豫不定的国民党

 流亡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

 二次讨袁

 新旧约法之争与南下护法

 痛失革命同志

第十三章 孙中山的情感世界

 一段美丽的婚姻

 悄然隐退的卢慕贞

 陈粹芬:被遮蔽的“红颜知己”

第十四章 《建国方略》与“三民主义”

 《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

 《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

 《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

 完善“三民主义”

第十五章 祸生肘腋:陈炯明叛变

 就任非常大总统

 与陈炯明的分歧

 炮轰总统府

 “永丰”舰上的55日

 联手苏俄

第十六章 伟人的陨落

 改组国民党

 创办黄埔军校

 曲折的北上之路

 生命的最后时刻

 不尽的哀荣

试读章节

无论如何,孙中山还是以革命利益为重,让出了“总统”职位,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让位。其实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也有他的让位考虑:杨衢云手握起义运动的经济大权,他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黄咏商和余育之两人所捐,余与黄都是支持杨衢云的人;相比之下,孙中山等人所得甚少。这样广州起义的经费不得不依靠香港杨衢云方面。另外,杨衢云不但掌握经费,还负责起义的诸多工作,征募部队、密购枪弹等。这也是孙中山不欲与杨起纠纷的原因。

杨衢云回香港后一直积极作起义准备工作,寻找敢死队队员。但就在起义前一天,出了意外。

得到“总统”名义的杨衢云在香港先组织了一个小分队,名为“总统卫队”,卫队成员与其他领队待遇一致,此举导致领队们心存不满,认为杨衢云有失公正——卫队配备的武器精良,而他们的配备有好有坏,于是要求更换,否则晚上不带士兵上船。此时,杨衢云已无时间满足这些领队的要求,于是急告广州方面,要求延期两天行动。

10月26日,预定的起义日到了,孙中山却接到香港方面无法按时前来的电报。陈少白回忆:

……到初九日(26日),天还没有亮,我就起来,马上跑到农学会,等了好久,并没有消息。绿林首领、军队首领、民团首领等都来讨口号等命令,而孙先生却还没有来。本来香港船在早晨六点就应该拢岸了,我们一直等到8点钟,才见孙先生行色匆匆地拿了一个电报来,一看是杨衢云打来的。电报上说:“货不能来。”我就同先生商量这事怎么办呢?我说:“凡事过了期,风声必然走漏,再要发动一定要失败的。我们还是把事情压下去,以后再说吧!”孙先生也以为然。一方面就把领来的钱,发给绿林中人,叫他们回去再听命令,同时马上打电报给杨衢云,叫他“货不要来,以待后命”。

原来的起义部署被完全打乱,缺乏香港方面的力量,冒险举兵起义,难以保证起义得到成功;孙中山只好采纳暂缓行动的建议,于是党员急起而消灭种种形迹,毁文籍、藏军械,以保存力量。同时,打电报给杨衢云,让他们暂时不要来广州。

其实在此之前,起义计划已遭到告发。而告发之人,正是起义领导人之一朱淇的哥哥朱湘。朱湘是位清末举人,任广州西关清平局书记。朱淇是兴中会骨干,为起义起草讨满檄文及安民布告,而起义前两天,碰巧被哥哥朱湘看到。他唯恐受到牵连,就假借朱淇名义向省河缉捕统带李家焯告密。李家焯得报后一面派人监视孙中山,一面向两广总督谭钟麟报告。岂料,谭钟麟并不相信著名医生孙逸仙会造反,反而哈哈大笑说,“孙乃狂士,好作大言,焉敢造反”,坚决不肯相信。惮于孙中山是位名医,又是基督徒,李家焯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边,杨衢云在香港的筹备活动也已经暴露。10月27日,巡官斯坦顿获悉有人雇用约400名战士,乘“保安”号夜航进入广州。斯坦顿马上将情报电报给广州政府。清总督府接电报,立即组织1500多名清军进入广州城内,开始了大搜捕,广州城内的农学会、王家祠等起义的指挥机关都被清军查获。

10月28日凌晨,当“保安”号开抵省河时,清兵已派兵在码头守候搜查。船上虽有起义军400多人,但分装在7大箱的枪支和子弹都被别的货压在底下,无法取出来武装自己。邱四和朱贵全等40人被捕,后来的人因伪装及时,才躲过了抓捕。

这时的广州当局,一面提审被捕人员,一面继续搜捕起义者。在搜捕中陆皓东不幸被捕。陆皓东原本也可以逃脱搜捕,但他担心双门底机关的会中名册被搜去,将会累及许多会员受难,于是他不顾其他人劝阻,冒险前往。名册烧掉后,他也不幸被捕入狱。南海县令李征庸遵照两广总督的命令,提讯陆皓东。当李叱令陆跪下时,陆挺立不动,并拒绝供出任何会员。11月7日,陆皓东、邱四、朱贵全3人英勇就义,程奎光受600军棍的酷刑,伤重而逝,程耀宸也病死在狱中。这5位是最早为中国革命献身的烈士,孙中山后来在自传里称陆皓东“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者之第一人”。

孙中山见城内风头已紧,立即告陈少白及手下各人迅速离开广州,摆脱了盯梢的人后,他半夜砸开了早年在意奥拉尼学校时的同学家,孙中山在这里听到了他最好的朋友和同学陆皓东不幸被捕的消息,不禁痛哭失声。躲藏了三天,等清军的搜捕和戒备有点松懈下来,便化装成一个商人,与尤列等人搭乘一艘小火轮离开广州,后辗转到达香港。

1895年12月7日,清朝以重金悬赏通缉孙中山等17人,其中孙中山名列榜首,拿获他的赏格是花红银1000元。两广总督谭钟麟派人到香港要求引渡孙中山等人,香港当局判令孙中山、杨衢云和陈少白三人出境5年,此后,清政府还向亚洲、美洲、欧洲各国的清使馆发出电文通缉孙中山。

领导广州起义的时候,孙中山年仅29岁。广州起义虽然流产,但“由于先生这一次的起义,才觉醒了醉生梦死的中国同胞,这是伟大的国民工作之开始,中国民族恢复自由平等的起点,在革命史上应该占最重要光荣的一页”(胡汉民:《贯彻总理首次起义精神》)。也是自.广州起义后,孙中山开始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革命党”的代表者和旗帜。P49-52

序言

2011年,海峡两岸同胞、全球所有华人将共同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45周年。为此,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创办、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管的华文出版社,特地修订再版《天下为公一孙中山传》一书,奉献给海内外广大读者。

《天下为公一孙中山传》首版,是5年前本社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而策划的重点选题。该选题承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孙中山研究的著名学者杨天石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谢春涛教授的关爱和指教。杨天石教授不仅推荐了最能胜任的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李菁,而且逐字逐句审定了全部书稿并亲自捉笔作序。首版出版之后,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关注,好评如潮。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以及解放军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对该书作了大量的报道。此后,该书荣获了“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中央统战部“第六届统战系统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等奖项。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评语是: “作为近代中国的伟人之一,传主的生平和经历值得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与同类书相比,该书叙述相对简洁而完整,史实比较准确,又配有较多历史照片,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

本次修订,作者注意吸纳近几年国内外孙中山研究的新的资料和成果,对内容、文字进行了全面的增补、订正,并新增了几十幅更为清晰的历史照片。我们的心愿,是努力使本书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了解和宣传孙中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通俗读本。

本书责任编辑

2011年9月

书评(媒体评论)

该书注意吸收学术界的已有成果,简明扼要,文字清新,图文并茂,当必为广大读者所喜见喜阅。

——杨天石(著名近代史学家、孙中山研究权威学者)

该书是了解和宣传孙中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非常优秀的通俗读本。

——谢春涛(著名中共党史学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作者)

作为近代中国的伟人之一,传主的生平和经历值得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与同类书相比,该书叙述相对简洁而完整,史实比较准确,又配有较多历史照片,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