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云帝国内幕(全球最大电商企业成长秘籍)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魏昕//石海娥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差等生到世界领袖”之变:一个在数学上曾考出1分成绩的考生,为何能在20年间摇身一变为国际会场上的座上宾,成为未来的“世界领袖”。

“骗子疯子到创业教父”之谜:一个曾被人视为“不是好人”的青年教师,为何能瞬间蜕变为享誉中外的励志大家,成为亿万人信奉的“创业教父”。

“穷教师到造富魔手”之法:一个曾为了生活在夜校兼职的穷老师,又是如何长袖善舞、演绎了中国最大一批富翁成长的大戏。

魏昕、石海娥编著的《马云帝国内幕:全球最大电商企业成长秘籍》的主人公马云不仅是当今中国的商业英雄,更被国际舆论称为中国的“乔布斯”,是当今中国为数不多的“企业思想家”之一。他从一个名不见传的教员,在并不太长的时间内即成为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先锋,并连续创造了多个中国或全球第一。这其间,他用自己的商界偶像和思想影响了数以亿计的人们,而他的人生也充满了或悲或喜的故事,以及人生警示。

内容推荐

历史总是以波浪的形式前行,从弱至深的晚清民国,到如今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在这股上升的浪潮中,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商业英雄,他们以各自的精彩演绎着传奇,并影响着无数的人们。

魏昕、石海娥编著的《马云帝国内幕:全球最大电商企业成长秘籍》打破了已有相关图书的采写模式,更有“马云危机”发生后许多从未披露的新鲜内容。《马云帝国内幕:全球最大电商企业成长秘籍》运用纪实解读的写作手法,在精密梳理一个商业帝国运营奇迹的同时,力图再现主人公非同寻常的人生轨迹,是当今亿万成功梦想者的真实参考图。

目录

第一章 撕裂的“中美联姻”

 一、大洋彼岸传声明

 二、谁的支付宝

 三、被打开的死结

第二章 杭州城的差等生

 一、“黑五类子弟”

 二、神童的故事

 三、差等生的奇迹

第三章 名师的躁动

 一、象牙塔下修六年

 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三、惊魂美利坚

第四章 从骗子到疯子

 一、创业大赌场

 二、布局舆论场

 三、从骗子到疯子

第五章 西子湖狂想

 一、从山顶到山谷

 二、阿里不是游戏

 三、怪侠初亮剑

第六章 脑袋决定着口袋

 一、小虾米的B2B

 二、发烧的脑袋

 三、赌徒出阴霾

第七章 阿里大跃进

 一、赚一块钱的模式

 二、阿里跑马圈地

 三、马云的网商时代

第八章 淘宝这个玩意儿

 一、从秘密走向公开

 二、支付宝横空出世

 三、终结者淘宝

第九章 阿里帝国像

 一、高尔夫球场的交易

 二、雅+巴的阵痛

 三、阿里闹庄风波

 四、阿里到底有什么

第十章 马云帝国之变

 一、兔年的特别礼物

 二、欺诈门真相

 三、局外人身份

 四、阿里的殉道者

附录 马云经典内部讲话

 冬天里的使命

 10年前的诺言

 为理想而生存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3.马云:进入紧急状态

当互联网的冰河期来临之时,马云实施的阿里巴巴扩张之路已开始了5个月,他力推的国际化模式呈遍地开花之势。

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网站,就像前文中所描述的那样,阿里巴巴的国际化,似乎已远远走在了中国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前列。除了资本的国际化之外,马云在人才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国际化方面,均拉开了架势。

此时,阿里巴巴的服务器甚至是技术大本营都放在了美国硅谷。2000年5月,马云成功地挖来了雅虎的搜索器之王——吴炯。在此基础上,阿里巴巴的美国研发中心便很快聚集起了许多硅谷的顶尖网络技术高手,人数最多时达到了20多人,他们的开销一度超过了杭州总部200多人的开销。

而为了占领世界大市场,阿里巴巴继中国香港、美国之后,又先后建立了欧洲办事处和韩国办事处。“阿里巴巴要的是放眼世界,挑战世界,真正做到打进全球市场。”那时的马云显得豪情万丈。

业内有人将阿里巴巴的此轮扩张,以2000年2月起,止于2001年1月。据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在这个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平均每个月要“烧掉”100万美元的投资。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纳斯达克突然吹来的网络寒风。

几乎与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这个时候的阿里巴巴仍处在不断试错的摸索阶段。它最为明显的特点,便是“没有模式、没有产品、没有盈利手段”。与此同时,在2000年的海外扩张中,海外机构的大量设立,让公司的运营成本骤增,消耗着阿里巴巴看似充裕的金钱资本。这些成本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机构,并且以人力资源开支为主。

这里有这么一个事例:马云一度将阿里巴巴的英文网站放在了美国硅谷。可是当网站建起来后时间不长,马云便意识到了当初决定的错误:在硅谷几乎都是技术性的人才,为了满足阿里巴巴网站所需要的贸易人才,马云团队不得不从纽约、旧金山等地空降相关人员到硅谷工作。这一过程中的相应费用支出,对于仍在试错摸索阶段的阿里巴巴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据一些资料披露,当时阿里巴巴一个美国雇员的工资达到了杭州雇员工资的十几倍。以至于当时的一些舆论认为,阿里巴巴千辛万苦融来的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大半都用来给国际化人才发工资了。

而马云对此也曾总绪性地认为:“钱太多了不一定是好事,人有钱就会犯错!阿里巴巴犯过许多错,最早一个是在创办时,因为全球化的概念,所以就认为公司要设在美国,于是跑到硅谷。结果招来的员工,愿景、思路、想法都不同,实在无法做事。不到一个月,发现这是个错误。即使有全球眼光,也必须取胜本土。换句话说,在中国也能创造一个世界级的顶尖公司。这一个月,我们是有损失,但得到的比损失多,至少我们懂得了全球化。所以我们买的是犯错的经验,这是阿里巴巴的价值。”

其实,那时候的一些舆论对马云在阿里巴巴实施的“国际化”模式也给出了相应的肯定,认为如果没有众多国际化精英的加入,阿里巴巴在那个时候的影响肯定要小得多。这其中甚至有多个代表『生人物,至今对阿里巴巴依然有着重要影响,如蔡崇信、关明生、吴炯……

时间进入到2000年底,当代表着全球新兴经济的纳斯达克指数再次跳水之际,阿里巴巴的账上也只剩下了700万美元。与此同时,一向嗅觉敏锐的风险投资商们所应允的新投资纷纷取消。

一位知情者回忆:当2000年下半年纳斯达克股票狂跌的时候,阿里巴巴新进入的人开始人心不稳。他们原本指望着阿里巴巴一年可以上市,现在显然已不可能了。有的人在看到马云上了《福布斯》封面之后,以为阿里巴巴是个很正规很大的公司,进来才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样。甚至在阿里巴巴内部出现了很多谣言,批评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是假大空。

此时的马云,四处都面临着被质疑的声音,质疑的焦点自然是阿里巴巴的模式。因为,这一时期的雅虎盈利了,易趣盈利了,至于还没能盈利的亚马逊正在遭受来自全世界的攻击。

与此同时,网站迟迟不能赢利也使得来自股东的压力愈来愈大,股东们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有的甚至放狠话,“再不盈利,就把网站拆了。”

阿里巴巴仿佛四面楚歌,但马云并没有慌乱,他依然高谈阔论:“阿里巴巴如果想赚钱,今晚就可以赚钱。我今晚宣布关闭阿里巴巴网站,全世界许多商人就会主动把钱打到我的账号上,因为他们离不开阿里巴巴!他们一定会交费!阿里巴巴可以赚钱的道路实在太多,我现在还不想赚这点小钱。”

马云一方面表现得胸有成竹,一方面也的确感受到了互联网冬天的寒意。这也迫使他不得不像其他众多网站一样,下决心实施开源节流运动。于是,“撤站裁员,全面收缩”也就成了马云的必然选择。

“冬天的时候,我们当时犯了很大的错误。一有钱,我们跟任何人一样,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我们请了一大堆人。可最关键的时刻又要做决定请他们离开。我们清掉了很多高管,这是最大的痛苦。就像一个波音747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面,结果拖拉机没飞起来,反而四分五裂。我们如果当时不做这样的手术,可能阿里巴巴就没了。”事后,马云如是说。

200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刚好成立一周年,巧的是这一天也是马云的生日。在这个对于马云个人和阿里巴巴团队都有着重要意义的日子里,阿里巴巴的创业者们宣布:公司进入紧急状态。

P123-125

序言

记不清是第几次因产经人物咬文嚼字了,但为了金大侠笔下的人物倒还真是第一次。

这个人物在大侠的笔下是这样的:白须青袍,身形瘦长,神气抑郁,脸如金纸,武功盖世,剑术超神,隐居华山思过崖。没错,此人正是《笑傲江湖》中的一代武林宗师——风清扬。

笔者明白,有太多的人读过武侠小说《笑傲江湖》,熟知风清扬其人,所以无须聱述。只是,我猜不出会有多少人硬将自己与风清扬扯上关系,且口气坚决。

就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有一个正站在无数国人面前的人,逢人便讲自己就是“风清扬”,还公开使用其名。为此,有人说他“拽”,有人称其“狂”,更有人一度将“骗子”贴在了他的脸上。

这个人有着拿破仑般的身材,颇为特别的五官和玩童般的气质;他不习惯平静,得意于搏杀商海;他自称不懂电脑,却白手创建了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他没有名校学历和海归背景,却频频登上世界顶尖学府和精英会议的讲坛高谈阔论……

是的,这个人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打造者——马云,一个能够让别人过目不忘的怪侠。

怪侠曾被人称呼为“外星人”,第一次有幸谋面还是在1997年。那时我刚好有机会得以在外经贸部一个部门实践工作。由于需要经常联络各个司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间接地知道了外经贸部新成立的EDI中心,但当时并不知道这个中心的职责功能。

那个时候的北京已有了网络,但也基本上限于拨号,外经贸部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积极上网的国家部委。随着工作环境的熟悉,轻狂和好奇驱使着我黏上了当时在部里工作的一个年长些的朋友,鼓动他带我去看看“EDI中心”。

于是,我第一次见到了那个有“外星人”称号的人。然而,当时更好奇的还是他们的工作,所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知道那个“外星人”就是马云。

那时的马云,的确跟部里其他大小领导,甚至是普通科员都显得不太一样,但极富感染性。所以,若干年后,当“一个男人的才华往往和他的容貌是成反比”的话出自马云之口的时候,我从内心深处是无比认同的。只是,老婆大人却给我这一认同加进了一些注解,她总认为我多少“是因为自己的容貌不很过关”的原因,才不得不沦为马云忠实粉丝的。

的确,当工作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之后,马云便在我和朋友们的谈话聊天中不可或缺了。他创建的“中国黄页”,以及外经贸部的几大网站,都一度成为我们得力的工作帮手。只是,我也不得不承认,我至今仍未使用过“支付宝”和“淘宝网”。为此,常被家人和身边的男女朋友们嘲笑——“与时俱退”。

2011年初春,一直习惯了的马云式调侃和风趣励志,突然被某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代替了——马云和阿里出了什么状况?

从那个时候起,每天的第一件事,便是留意阿里巴巴,留意马云的只言片语,直到2011年6月16日读到马云的“狂人日记”。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地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不禁回想起学生时期背诵鲁迅《狂人日记》里的这段话,还是在老师的“胁迫”下完成的。如今再次在马云的微博里读到这些句子,我似乎彻悟了鲁迅先生当年内心里的那种煎熬。  就在此文前三天的另一篇微博中,马云写道:“……有时候了解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事时的原则和底线,更重要的是学会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和判断。鲁迅说,我的文章还没出来,总已经有人在愤怒地磨墨了!”

至此,心中有种冲动不可抑制——整理一些文字,然后都认真地放在《马云帝国内幕》里!

一年后的2012年7月,《马云帝国内幕》终于付梓。在最后通读这些文字时,我时不时地会想起2010年12月10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里的那一幕:

一个90后的同学用“拽”和“邪”两个极富个性色彩的词向马云表达崇拜之意,马云则仿佛回到了他当年的英语课堂:

“我在金庸小说里最喜欢的人物是‘风清扬’,我的笔名曾经用过。我们公司内部很多人有化名,我的化名就是‘风清扬’。‘风清扬’我喜欢他的是两个,第一他是老师,自己不愿出来但他培养了令狐冲;第二个他是无招胜有招,他是基本上打穿了整个的剑法。我觉得特别好,无招胜有招,无招本来就是招,最后一招无招,那就是招。”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是传记,而是对当下市场经济发展中一种新颖商业模式的解读。写作本书的根本目的既不是宣传某个人,更不是宣传某个企业,而是向有志于成就自己人生的现代人们,展现一个富有学习意义的纯正榜样。所以,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借鉴了业界和理论学者们较为公认的评析或观点,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些精彩的内容还直接进行了引用,以求得到最广大读者们的认可。

我的媒体朋友们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的还亲手动笔为本书添彩。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小气地索取过杯水便饭,但他们似乎跟我一样,工作和生活已经习惯有了马云。

在此,一并致谢!

而对于有心的读者朋友们,还是借用马云的一句话共勉:“人生最大的自由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而是想不干啥就不干啥!奥巴马约您下午去白宫喝茶谈心,您说:‘哟!下午约了几个朋友去钓鱼,木有空。’这才是自由!”

再祝好人们:心中无敌,尔后快意人生!

魏昕

于北京奥运村寓所

2012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