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笔者所经历的四十多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近年主持完成的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几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典型实例,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六个方面包括城市布局的自组织生长与规划干预、规划中的布局结构生长、规划中的城市布局形态变化、规划布局的动态生长、规划布局生长过程中的生态导向以及对城市规划实施效果的回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长型规划布局--西北地区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法研究(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黄明华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在笔者所经历的四十多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近年主持完成的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几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典型实例,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六个方面包括城市布局的自组织生长与规划干预、规划中的布局结构生长、规划中的城市布局形态变化、规划布局的动态生长、规划布局生长过程中的生态导向以及对城市规划实施效果的回访。 内容推荐 在经过问题展示、理论回顾、理念提出、实践剖析之后,本书从八个方面总结了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生长型规划布局”的基本方法。即,区域定位、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用地发展分析、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总体结构与形态、结构要素和分阶段布局。 在第一部分,本书通过对多方面背景的阐述,指出了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目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希望通过研究,探索一种符合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现实情况和发展可能的,具有操作性的,能使城市从小到大均衡、健康发展的,同时具有生态和动态特点的“生长型规划布局”理念及方法。随后,研究回顾了与生长型规划布局相关的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研究的目标、方法及框架。 第二部分从自然、经济、社会方面阐述、分析、研究了西北地区的基本状况,以及与全国乎均水乎的差距后指出: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形成未来西北地区东部,即陕、甘、宁三省区区域城镇体系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即将面临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城市规划是保证其健康、均衡、合理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阐述了与生长型规划布局相关的规划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些理论包括规划布局的结构理论、形态理论、生态理论和动态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长型规划布局”理念。研究认为城市的生长型规划布局最终体现在形态上,这个形态不但充分反映了布局的结构,而且体现出结构及其形态自身由小到大的发展变化过程。而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它们的发展变化过程,都应该体现出生态对它们的作用。 在对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剖析之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三省区中小城市发展建设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绝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长率缓慢,也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某些地区其快速发展也只是近十年的事。而西北地区由于发展缓慢,城市周边的农田、林木等自然生态得以保存,尚未遭到破坏,这为未来城市的生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为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布局带来了“后发”优势。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目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3 对本书书名的释义 1.4 研究的目标、方法及框架 2 西北地区城市的生长环境及特征 2.1 自然、经济、社会 2.2 西北地区的城市与城镇体系 2.3 城市分类与特征 本章小结 3 与生长型规划布局相关的规划基本理论 3.1 城市布局结构理论 3.2 城市布局形态理论 3.3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 3.4 城市动态规划理论 本章小结 4 适应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生长型规划布局”理念探讨 4.1 对原有理论的借鉴 4.2 “生长型规划布局”理念 本章小结 5 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 5.1 社会经济基本状况 5.2 城市发展建设状况 5.3 城市布局与实施状况 5.4 几个不同地区城市的橫向比较 本章小结 6 规划中的城市生长——“生长型规划布局”实践与研究 6.1 城市布局的自组织生长与规划千预 6.2 规划中的布局结构生长 6.3 规划中的城市布局形态变化 6.4 规划布局的动态生长 6.5 规划布局生长过程中的生态导向 6.6 对城市规划实施效果的调查 本章小结 7 “生长型规划布局”:适应于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方法 7.1 区域定位 7.2 城市性质 7.3 城市规模 7.4 用地发展分析 7.5 城市发展综合评价 7.6 总体结构与形态 7.7 结构要素 7.8 分阶段布局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