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与南社
分类
作者 卢文芸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南社是一个以古典文学形式作为联谊手段,社会各领域知识分子结合成的一个文化团体。它是神奇的,一千余名社员中,囊括了当时中国最杰出的一批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国学家、教育家、新闻出版家、政治家以及军事学家……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转型中,被视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南社,其实是“五四”新文化的前驱,是文化变革的最早探索者。另一方面,南社人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开掘和发展,为清末困难重重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也保存了民族文化的精华,使中国近代文化在不断变革的同时,仍然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守望的心灵故乡。

内容推荐

南社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回首望南社,这个史上罕有的社团巨无霸从成立起至今已将近百年。由于前期南社与辛亥革命的密切关系,人们对南社的揄扬多出于对其政治功绩的夸张评价。而由于南社在文化革新上比继起的“五四”新文化社团相对保守,南社人在性情、修养、思想、行为上相对于新文化人群也保存着传统文人的更多特征,所以作风传统的南社又受到了新文化界的批评。然而事实上,南社及其成员在挣扎于新旧之间的同时,也就中华文化在近代的转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是双重的贡献。

本书所致力的目标,就是探索和展现南社在传统与现代的两难之间如何寻求微妙的平衡,以及由此产生的“局限性”的双重意义。因而,本书选择了南社的“国学情结”、“民族主义”、“文学选择”与“传统人格”四个问题来进行论述,南社的这四个方面都既立足于深厚的民族传统,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纠结于变革的欲求、时代的局限与民族的情结之间,其间的经验与教训,即使是对今天的民族文化建设,也是有巨大的借鉴意义的。

首先,对中国近现代之交传统文化的整理及中国学术的转型,南社人不仅以丰富的学术成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南社本身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读者群,营造出了国学的整体气候和共同话语。他们一方面欲以国学召唤国魂,拯救民族危亡,寻求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另一方面又强调“孔学之真”,把孔子从圣人还原为一个思想者,同时给学者以思想者的自由,使国学也成为一种思想革命。他们以重新阅读和言说完成将传统学术从君主制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但是,南社的国学研究没有完成学术的现代转型,尚局限在传统上附会新思想的阶段。

其次,南社借助“文化民族”意识的传统遗产,承袭惨烈的种族冲突的历史记忆,构建了民族主义的革命意识形态。南社因此对民族历史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挖掘,搜罗了大量的文化语汇,形成了革命所需的丰富完整的民族主义话语,并积极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对现实革命的言说。他们通过搜集、整理、出版遗烈文献,重建被抹杀的民族历史,进行以排满革命为主旨的研究和创作,来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也通过祭扫故陵,吊谒遗址,搜集相关文物,来抒发民族主义情怀。

再次,南社文学。南社文学是革命的。南社的许多文学观念,都与其革命立场相关。政治的立场与文学的本质互相冲突,南社内的文学论争,大多因此而起,例如关于是否“以人存诗”的争议,宗唐宗宋之争,关于韩愈的讨论。南社的革命追求。也使他们以“草泽”气概对古典文学传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如果说同光体达到了那个时代民族诗歌所能达到的审美高度,南社则继承晚清的文体革命,并继续发展,达到了那个时代民族诗歌所能达到的革新深度。只是这种革命很有限,因为南社的文学又是笃古的,传统的“文学”观、名士的创作方式、滥腐的文体模式,是南社文学的几大障碍。然而,去粗存精,南社的文学仍然有许多是那个时代最美的收获,不能评价过低。其实作为传统诗词形式的最后创作群落,南社的文学地位与传统诗词创作在新文化运动之后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有极大的关系——而这也是一个现在还在争论的问题。

最后,南社的发生发展,正是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由“士”向现代新知识分子转化历程的写照。南社是基于晚清新知识界形成而出现的,从这一代起,可以称作知识分子,而不再是“士”了。南社中很多人是新闻、出版、教育(教育是知识分子的传统职业,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在目的、内容、形式及师资的来源、培养各方面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法政、工商等现代知识分子新兴职业的第一批开创者和成功者。当然他们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然而人生观、价值观大体上还是非常传统的。这种传统人格一方面“把民族文化的精华,提升到一种品格的高度”,“成为民族的脊梁”;另一方面,这种传统人格的落后方面与它的现代使命之间的磨合和冲突也是新文化运动的起点之一。

总之,虽然作风传统的南社受到过新文化界的批评,但南社事实上是新文化的前驱。在新文化诸子出现之前,南社人也曾是一代青年仰望的文化英雄。尽管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比,它的思想和文学的革命相对来说是有局限的、低烈度的,但南社人参与政治革命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并且建立了新文化运动文学、艺术、学术、新闻各方面的基础,而且不少人本身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作为前驱,他们在文化转型中不可避免地先触到传统文化兼容现代文明的底线。南社这一代人的某些困境因而成了新文化的前鉴,扮演了一个奇怪的角色,不是从正面而是从反面启动了新文化运动思想与文学的变革——新文化运动是通过对这一代人的扬弃来实现他们的突围的。

目录

绪论 喧哗与寂寞——南社及南社研究

 一 一个矛盾的传奇

 二 喧哗一时的南社

 三 一度寂寞的南社研究

第一章 欲存国魂——南社的国学情结

 一 南社的国学情结

 二 国魂、国学与国家的三位一体

 三 从孔学之真到国学之真

 四 伦理政治观下的国学

 五 于救世与逃禅之间(南社与佛教)

第二章 井中心史——南社与民族主义

 一 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及其特殊历史语境

 二 历史文化符号的挖掘

 三 民族主义话语的营造形式

 四 历史记忆的重构

第三章 依然笃古——南社的文学选择

 一 革命影响下的南社文学观

 二 政治的南社与文学的南社

 三 文学笃古的“围城”

 四 南社文学的结束与新文学革命的登场

第四章 花前说剑——南社与传统人格

 一 从“士”到“新知识分子”

 二 士人传统的遗存

 三 文人习气的张扬

 四 嬗变中的痛苦与启示

结语 我们自己的陶杯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1: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