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风正则帆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公务员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而建设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在行政管理模式上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有了新的转变,这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书挑选了66个公务员身上常见的错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不仅可作为公务员工作中的常备书籍,而且也是一本公务员提高职业素养的培训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公务员易犯的66个错误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作者 | 萧野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常言道:“风正则帆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公务员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而建设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在行政管理模式上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有了新的转变,这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书挑选了66个公务员身上常见的错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不仅可作为公务员工作中的常备书籍,而且也是一本公务员提高职业素养的培训教材。 内容推荐 公务员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忘人民公仆的根本职责,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做到不为私欲而害公、不为小利而失节。本书挑选了66个公务员身上常见的错误。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对那些反面典型进行反思。从中汲取教训,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聪明的人从不掉进同一个陷阱。更聪明的人从不掉进看见别人掉过的陷阱。这就是所谓的“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编者相信:你一定是那个更聪明的人。 目录 1.抱着旧“官念”不愿意放 2.封建特权思想严重 3.恪守“无过便是功”之信条 4.斤斤计较的牢骚大王 5.以领导满意为工作指向 6.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7.急功近利,满脑政绩 8.唯我独尊,刚愎自用 9.挥霍、浪费公款 10.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11.财迷心窍,利欲熏心 12.没有大局观 13.一味地迎合顶头上司 14.热衷于搞封建迷信 15.生活作风糜烂腐化 16.拍拍脑袋作决策 17.疏于学习,玩物丧志 18.吹牛成性,忽悠上瘾 19.文山会海瞎折腾 20.拉帮结派抱成团 21.言谈举止出格 22.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23.没有创造力 24.处理工作不分轻重缓急 25.不懂得尊重别人 26.过分求稳 27.缺乏自省意识 28.不讲效率瞎忙 29.武大郎骑骆驼能上不能下 30.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 31.总是为自己找借口 32.做事拖拖拉拉 33.不愿意从小事做起 34.不能坐冷板凳 35.不善和领导进行沟通 36.做事没有条理 37.缺乏合作精神 38.随波逐流,疏于创新 39.不善于给自己减压 40.好面子,讲排场 41.作风简单粗暴 42.畏首畏脚,轻易认输 43.不懂得调节情绪 44.无法控制自己的下属 45.耍特权,逞威风 46.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47.好赌成性 48.思想陈旧落后 49.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50.不懂得获取领导的信赖 51.被挫折打倒 52.批评他人无法度 53.和领导的关系错位 54.办公室恋情玩火自焚 55.深陷传言的漩涡 56.不能虚心接受批评 57.官本位意识严重 58.责任心缺失 59.心存非分之想 60.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潭 61.热衷作秀 62.好大喜功,作风漂浮 63.不注重公共形象 64.大话空话套话就是没实话 65.喜欢夸夸其谈 66.政绩不够,数字来凑 试读章节 1.抱着旧“官念”不愿意放 在一些人观念里,当公务员就是当“官”,是国家干部,是政府雇佣来“管理”民众的。这样的公务员,很难说他们工作不勤勉。相反,很多时候他们起早贪黑地工作,为管理好分内的事而殚思竭虑。但比较奇怪的是:他们的付出与回报常常不成正比,“好心”有时被当成了“驴肝肺”,一些良好出发点的举措得到的却是民众的抵触。于是,一些公务员忍不住感叹:现在的公务员越来越难当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简而言之,传统的“牧羊”式管理失效了。在封建社会,各级官员是“牧羊人”,他们在放牧民众(民众是被驱使、放牧的“羊”)。这种传统的观念虽然经过建国后的几十年清肃,但在当今某些公务员的大脑仍有或多或少的遗毒。 哪里水草丰盛就把羊驱赶到哪里,哪里有沼泽和猛兽就把羊赶开些——这种类似放羊的管理方式在古代的官员身上一旦得到贯彻,就是难得的好官。但现在的公务员要是这样来“放牧”民众,显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 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了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国家到地方,大量的行政审批项目被削减,很多地方都开办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这实际上是政府从原有的行政管理色彩中逐渐淡出,迈开了走向服务型的步伐。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工作规则》、《公务员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在2008年3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纷纷就“建设服务型政府”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个目标的完成,要靠全体公务员的共同努力。其中,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非常有针对性;现在一些政府机关仍然存在着干部作风散漫,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亟须改进和提高等问题,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十分迫切。 时代在发展,我们应该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认识“公务员”这个角色。可以这样说,称职的“公务员”,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服务员”。 从“干部”到“公务员” “干部”这个词,原本来自于日文,意思是:在一个组织中担任管理和领导职能的人。建国以后,“干部”这个词在我国的党政机关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官员”一词。今天看来,“干部”带着浓厚的时代烙印,它反映出政府公务员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计划经济和社会管制。 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民众需要的是一个服务型政府,其核心价值就是:具有核心竞争力、民主和负责、法治和有效、合理分权、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服务型政府与计划时代的行政体系具有迥然不同的价值理念,而这种理念的载体,就是公务员。 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并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从《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尤其是政府组建国家公务员局以后,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改变。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文跃然发表评论认为,国家公务员局组建带来的变化,是“干部概念基本没有了,但保留了公务员概念。”从“干部”到“公务员”,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字面上的概念变化,它所反射出来的是公务员群体的身份回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管理者到服务者,公务员身份的回归,契合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客观要求。计划经济时代,行政部门对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严加掌控,市场不能合理调配资源,物资不能自由流通,社会的生机和活力被束缚,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因此处于困乏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现象虽然在改变,但却并没有消失,一些地方的计划经济思维依然严重,行政部门对经济生活干预过多,阻碍了社会发展。可以说,新的时代在呼唤一种新的行政理念。 而公务员身份的回归,正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保证。公务员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体现出其服务性,就要改变以往管理者、领导人的思维和办事方式,要以民众愿不愿意作为取舍标准,以民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处处为民众着想,事事对民众负责。同时,要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公务员还要虚心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行政能力。 从干部到公务员,从管理者到服务者,这种行政理念的转变,既反映出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也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强大推力。在这一进步的潮流之中,公务员不能倦怠。 P1-3 序言 (一) 如何才能对得起“公务员”这三个沉甸甸的字?一位老干部在退休时颇有感触地说:作为政府公务员,责任大,担子重,在做人做事上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环节是要努力学会尽可能少犯错误。 如同歌德所说过的:“只要奋斗,就会犯错”。公务员在日常工作实践中,难免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错误是绝对存在的,但这不是我们放任错误发生的理由。因为,多数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加以规避。 (二) 常言道:“风正则帆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公务员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而建设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在行政管理模式上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有了新的转变,这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作为公务员不能只是将工作作风停留于不犯错误——这种“无过即功”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我们还要自觉地向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这样的公务员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精神、生活作风,学习他们对待权力、地位、利益的态度和方法,做到做人有底气、做事有锐气、为官有正气。 (三) 归根结底,公务员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忘人民公仆的根本职责,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做到不为私欲而害公、不为小利而失节。 在本书中,编者共计挑选了66个公务员身上常见的错误。编者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对那些反面典型进行反思,从中汲取教训,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聪明的人从不掉进同一个陷阱,更聪明的人从不掉进看见别人掉过的陷阱——这就是所谓的“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编者相信:你一定是那个更聪明的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