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基础、主要框架、识解操作的主体——概念库、功能范畴结构、概念库理论的应用这五个方面对经验识解的意义模式的核心——概念库及其主要框架——做了系统研究,旨在揭示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转向”的实质,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的解决方案。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范畴化与人类经验识解的相关理论
(一)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论
(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模式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化研究:经验识解模式
三、研究动机与方法
四、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经验识解模式的语言哲学基础
一、概述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经验识解模式提出的背景
三、经验的世界与经验性语言
四、经验语言观之一:意义
五、经验语言观之二:经验
六、经验语言观之三:语言与语法
七、语言与元语言的分层与体现
八、对语言分层观的批评
九、自然语言在经验识解中的作用
十、总结
第三章 经验识解的核心:成分、图式和序列
一、概述
二、经验语义层面的成分、图式和序列
(一)经验语义层面的成分
(二)经验语义层面的图式及其分类
(三)经验语义层面的序列
三、成分性经验现象的语法识解
(一)概念功能角度的成分识解
(二)人际功能视角下的成分识解
(三)语篇功能视角下的成分识解
四、图式性经验现象的语言体现
(一)图式在及物语法中的识解
(二)图式体现中的语法制约
(三)编码和识解于图式中的一级与二级现实
(四)感觉/言说与做/是图式的区别
五、序列性经验现象的语法识解
(一)序列之一:扩展
(二)序列之二:投射
六、我们的评论
(一)图式和小句分类背后的原型范畴思想
(二)图式、序列的含义及其汉译
七、总结
第四章 概念库:经验识解的动力与核心
一、概述
二、概念库:概念功能理论的发展
三、概念库的组织结构
(一)概念库的两个主要维度:精密阶和例示连续统
(二)精密度和例示:标示和价值的视角
(三)概念库对经验范畴的纵聚合与横组合识解
(四)概念库语义扩展的运作方式
四、概念库的经验识解机制
(一)分类细述(taxonomi celaboration):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关系
(二)转喻性延伸分类:延伸意义上的分类关系网络
(三)生态功能性选择网络
(四)参与者识解中的角度转换
五、概念库的本质
(一)概念库是解释经验现象识解模式的元语言
(二)概念库是个多维的语义空间
(三)概念库是对人脑功能的隐喻性模拟
六、概念库的问题以及我们的解决方案
(一)心理语言学的信息加工模型
(二)概念库经验识解的再解读:心理语言学的视角
(三)自然语言的根本特性和概念库的经验过滤模型
(四)语言的复杂度像似原则
(五)细述分类、转喻延伸分类和生态一功能分类的问题
(六)“识解”与“建构”之辨:construe/construal的含义本质及其汉译
七、总结
第五章 多维视角下经验现象的范畴结构
一、概述
二、原型理论的范畴结构观述评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结构观——兼与认知语言学诸观点对比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精密阶理论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基本层次范畴的观点
(三)通俗分类与科学分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四)功能范畴观所存在的问题
四、我们的范畴结构新模型
(一)新模型中的精密阶与范畴选择系统
(二)新功能范畴结构模型中的交际语境:作用及其原理
五、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哲学反思
(一)基本层次范畴的物种相对性
(二)语言与范畴化的疆域
六、总结
第六章 儿童经验识解能力的发展与体验式语言学习:概念库理论的应用
一、概述
二、意义的习得和环境在儿童经验识解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一)语法习得和意义习得的关系
(二)环境在儿童识解经验现象中的作用
三、儿童经验识解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语言体现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四、儿童经验识解能力的发展过程:小结
五、其他儿童母语习得研究对本研究的支持
六、本研究的不足
第七章 总结与前瞻
一、内容总结
二、前瞻
(一)经验识解模式的认知适当性
(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